第三十二章

案例教育

對學生的思想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他介紹了什麼是封建迷信的定義,封建迷信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種陋習,一般是由神漢、神婆等迷信職業者主持的算命、看風水、求簽卜卦等活動組成。封建迷信活動沒有正式組織、形式、儀規、戒律,沒有像宗教那樣具有群眾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特點,一般是迷信職業者隨意活動,隨聚隨散。

案例一,近年來,無論是在城市的一些邊角旮旯,還是在農村山區,我們都不難看到:大仙巫婆生意何其紅火,求神卜卦者又是多麼地虔誠。更有甚者,有人把牙縫裏省下來的錢用於集資修建廟宇神壇,一些學生無心學習而沉迷於網上算命……

案例二,湖南懷化地區造價1萬元以上寺廟達800多處,有的地方強行向農戶攤派,加重了群眾的負擔,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有的封建宗教頭目和反動幫派組織利用各種手段征斂錢財,修建宗祠,傳經布道,拉山頭,搞宗派,成為危害一方的不安定因素。

更嚴重的是對青少年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有的人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有的人生了病卻認為是“鬼神”作怪;上課時聽老師講破除迷信,放學後卻去寺廟頂禮膜拜;有些父母甚至帶孩子燒香拜佛,向他們灌輸封建迷信思想。

故事一,有兩個人去算命,算命先生對A說:“你這幾天將會有好運氣。”對B說:“你這幾天不要出門,否則會有黴運。”在A開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場很嚴重的車禍,他抱怨算命算得不準,而當聽說自己差一點就搶救不過來的時候,高興極了,心想:幸虧我運氣好把命保住了,算命說得果然應驗。B回家的路上每一個路口都遇紅燈,他鬱悶極了:還真是夠倒黴的,看來這幾天不適合出門。

提出問題:在科技飛速發展,我們的“神六”都已遨遊太空的今天,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人執迷不悟,不但迷信於“神靈”保佑、求神拜佛這一套封建迷信活動,甚至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大仙”身上?

首先是由於人們的收入兩極分化迅猛,市場競爭激烈,窮富升降變化頻繁,導致個人占有財富差距懸殊。在這樣一種情形麵前,一些人開始心氣浮燥,失去心理平衡,感到難以掌握和控製自己的命運,於是,就把個人的運勢寄托於神靈。這時,所謂“大仙”就特別管用。

其次這種現象還表明,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殘餘還在侵蝕和吞噬著一些人的靈魂;另一方麵,科學思想、科學文化及科學知識遠遠沒有在全社會得到普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還沒有能夠跟上和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提高整體科學素養,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做大量的艱苦而又耐心的工作。決不可低估封建迷信的負麵影響,尤其是在我們努力創造現代文明的今天,迷信不破除,人們的身心難以健康發展,舊的傳統觀念不廢棄,人們難以真正達到和諧。

我們要宣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倡導科學文明之風,用科學戰勝迷信、愚昧和貧窮,樹立科學世界觀,分清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封建迷信,真正認識到“神靈大仙”靠不住,美好的前途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

通過情景教學活動能夠使同學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同學在結果調查表中可以看出,看清了網絡迷信的本質,對於自己未來的前途及命運有了初步的唯物主義觀點,對世界有了可觀的認識和評價,也對自己好玩的心理對了反思。我們認為,在當今社會,要密切關注封建迷信活動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時刻警惕他們對祖國的未來的建設者的思想腐蝕和占領,讓科學的思想武裝他們的頭腦,為國家的發展和騰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樹立科學世界觀

(1)統一思想充分認清在青少年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勢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不但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各種物質需求,還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也就是培養人的良好的道德情操。作為推動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入實踐的主體的人,應該是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應該是具有正確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的人。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接班人,因而尤其需要在他們中間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隻有使他們本身得到全麵發展,隻有他們具備了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較高的思想道德覺悟,才能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當前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我們黨曆來十分重視思想道德建設。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科學文明、團結友愛、誠信守法,是當代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但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由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一些人內心深處的榮辱感逐漸模糊甚至於蕩然無存了,愛憎不明、善惡不辨、是非不分。有些人做了羞恥的事情也無所謂,沒有內疚感;有些人見利忘義,以次充好,不講誠信,甚至損公肥私;有些人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甚至腐化墮落,違法亂紀。

對青少年而言,這種負麵現象的長期存在不僅可能會使他們效仿這些不良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影響和製約青少年發展的因素,不僅有思想障礙、教育體製障礙,而且還有社會道德上的障礙。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於清除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道德障礙,具有很強的理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青少年自身成才的需要。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係著他們自身在未來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關係著社會主義事業能否在他們手中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壯大。良好的道德素質是一個人成長進步的源泉。如果一個人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熱愛祖國的強烈感情,沒有為人民服務的熱情,沒有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沒有艱苦奮鬥的堅強意誌,很難想象他在未來激烈競爭的全球化時代能脫穎而出,能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做出什麼偉大的貢獻。

隻有樹立了愛國主義的堅強信念,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所以,從現階段起就必須加緊在青少年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從現在做起,為青少年的全麵健康成長做好充分的準備。

(2)抓住本質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而支撐人的榮辱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則是人民賴以生存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精神支柱。

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在道德取向和價值觀念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這一特征表現在榮辱觀上,既有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觀念,又有西方資本主義觀念的影響和滲透,還有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思想殘餘。他們互相交織,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引導人們抵製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思想的侵蝕,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麵。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具有促進民族發展的強大功能。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具有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利於引導人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發創造活力,鼓舞廣大青少年刻苦學習,艱苦創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一把衡量社會價值導向的標尺。社會風氣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導向的集中體現。胡錦濤同誌提出的“八榮八恥”,是一把衡量社會價值導向的標尺,明確的告訴我們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堅持什麼、抵製什麼。

樹立良好社會風氣,關鍵在於知榮知恥,分清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在於旗幟鮮明的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大張旗鼓的批判腐朽、沒落、頹廢的社會現象,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以社會主義榮辱觀來規範和約束每個人的言行。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發育階段,對很多界限的認識還沒有清醒的認識和固定的模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助於他們明辨是非,揚善懲惡,有助於他們用先進的道德標準來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

(3)身體力行持之以恒的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要突出重點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時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他們形成什麼樣的人生理想、什麼樣的道德習慣、什麼樣的行為方式,不但決定著他們的一生,而且決定著國家、民族的未來。所以,各種宣傳教育機構一定要突出青少年這個重點,根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他們樂於接受新事物、對事物認識快、榮譽感強、愛憎分明等特點,積極引導、鼓勵,講清是非美醜,樹立明確標準,開展評比競賽,切實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工作抓出成效。要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變為廣大青少年的自覺行為,貴在堅持。

思想道德建設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鍥而不舍,常抓不懈。要把關注點放在與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道德行為上,鼓勵他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遵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

要把道德實踐滲透到學習、工作、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中,讓他們在為集體爭榮譽、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奉獻的過程中,接受高尚道德的洗禮,提高道德自律的自覺性。良好的道德風尚一旦形成,就能讓每個社會成員都享受到道德建設的成果。要高度重視形成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有效機製。

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是各級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全體公民的共同任務。要通過廣大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認真安排、部署,迅速在青少年中間掀起一個學習、宣傳、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活動熱潮。

一是要抓好學習,統一認識,要讓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走進廣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統一大家的認識,劃清是非善惡的界限。

二是要抓好宣傳教育,利用報紙、電台、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的係統闡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深入報道學習教育活動的新典型、新發展、新成效和新經驗,做到“比有典型,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在青少年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是要組織好道德實踐活動,教育部門不但要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各級各類學校德育課的重要內容,而且要貫穿於學校管理、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各個環節中。各類社會團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組織青少年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刻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和道德規範。

四是要形成有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政策導向機製,要在青少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在升學、畢業、評優評獎等各項活動中,在製定和執行各項政策中,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特別要防止發生具體政策與榮辱觀的價值取向相背離的現象。要發揮規章製度對青少年道德行為的激勵約束作用,在各種規章製度、行為管理製度中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原則,使“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更好的滲透到青少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