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為五穀(2 / 3)

功效

鈣: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緩解失眠,強化神經係統。

鐵:促進發育、增加抵抗力、治療缺鐵性貧血、保持肌膚血色。

鋅:促進人體內部和外部傷口愈合、防止味覺喪失、強化生殖功能、促進生長發育。

鎂:促進心髒、血管健康,能協助抵抗憂鬱症,防止因鈣的沉積而引起結石。

鉀: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有助於維持神經健康、心跳規律正常,當鈉攝入過高而導致高血壓時,鉀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優質的五穀雜糧來源

鈣:所有豆類。鐵:黃豆、芝麻等。鋅:栗子、芝麻等。鎂:玉米、燕麥等。鉀:土豆、豆類及其製品。

膳食纖維 人體的腸道“清道夫”功效

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膳食纖維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可減少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使致癌物質與腸壁接觸的時間大大縮短,因此可以防癌。

防治便秘: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促進排便。

幫助減肥:膳食中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入可減少熱量的攝入,在腸道內營養的消化吸收也隨之下降,最終使體內脂肪消耗而起到減肥作用。

降血脂、預防冠心病:膳食纖維可以促進體內膽固醇的排出,降低膽固醇吸收,起到降血脂、預防冠心病的作用。

優質的五穀雜糧來源

豆類中的青豆、黑豆、綠豆、紅豆等。穀類中的燕麥、小麥、大麥、蕎麥等。堅果幹果中的開心果、芝麻、榛子等。薯類中的紅薯、芋頭等。

五穀的食療功效

在眾多食物中,五穀雜糧是人們日常飲食的基礎,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具有藥物無法替代的諸多優勢。

增強抗病能力

五穀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具有解毒能力,能促進腸道蠕動,有效縮短如腸道分解產生的酚、氨等毒物,減少細菌、亞硝胺等致癌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膳食纖維還能吸附致癌物質並使之排出體外,從而增強抗病能力,有效提高吞噬細胞的活動,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

預防心血管疾病

五穀雜糧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可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進而促進膽汁的排泄,幫助降低血膽固醇的水平,抵製體內脂肪的堆積,對心肌梗死等心髒病的發生有較好預防作用。

可以降低血糖

五穀雜糧中的膳食纖維進入胃腸後,會不斷地吸收水分,然後膨脹成為膠狀,這樣可增加食物的黏稠性,有效延緩身體對於葡萄糖的吸收。膳食纖維還可以減少身體對糖的吸收,防止飯後血糖急劇上升,對於控製血糖與調節血糖很有幫助。相對於細糧而言,糖尿病患者可適量多食五穀雜糧。

幫助減肥

五穀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可以在胃腸內限製糖分與脂肪的吸收,有效增加飽腹感,抑製人進食更多食物的欲望,進而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助於減肥。另外,五穀雜糧中的膳食纖維還能夠促進腸道的吸收和蠕動,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輔助治療便秘與痔瘡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美容護膚

五穀雜糧大多偏堿性,可以有效中和人體內的酸性物質,對於經常食用肉類等高脂肪食物所引起的疲勞現象,具有舒緩和改善的效果,而且這些堿性食物還具有排毒功效,可有效清除體

內的垃圾,並保留身體必

要的水分,因此能夠使肌

膚光滑細致,發揮良好的

美容效果。

五穀與五色

中醫理論認為,食物

的五色對應人體內的不同

器官。按照這個理論,五

穀雜糧按其顏色來分,分

別對人體的各器官有獨特

的滋養效果。

綠色入肝

綠色食物對應肝,能增強髒腑之氣。肝為解毒的器官,所以綠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如豌豆、綠豆等。

紅色入心

紅色食物對應心,能增強心髒之氣,提高人體組織中細胞的活性。多吃紅色食物能預防感冒,有清血、補血、通血的效用,如紅豆、紅棗等。

黃色入脾

黃色食物對脾,能增強脾髒之氣,促進和調節新陳代謝,提高髒腑功能。如黃豆、小米、玉米等。

白色入肺

白色食物對應肺,可增強肺髒之氣,如大米、薏米等。

黑色入腎

黑色食物對應腎,能增強腎髒之氣,有養顏、抗衰、防癌等作用,對排泄係統也大有好處,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各髒腑之間是相互聯係的,腎太旺會傷心,心太旺會傷肺,肺太旺會傷肝,肝太旺會傷脾,脾太旺會傷肝。因此,營養要平衡攝取才能達到真正的養生目的。

根據體質,吃對五穀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藥食同源,藥食同根,寓醫於食”的說法,醫學家也認為食物“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大部分食物既可作日常食物來食用,也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因為食物均有四性、五味和歸經,對人體髒腑、氣血、陰陽等都會產生影響。進食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可以促進體質優化,錯誤的飲食則會導致體質偏頗。

所謂的“體質”,是指人體的形態與功能在生長發育中所形成的個別特殊性。不同體質對飲食的要求不同,順應體質,擇優選擇,可以強健身體、預防疾病、延年益壽。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人的體質可分為以下9種。

氣虛體質

這種體質主要表現為氣短促、元氣不足、疲勞無力、氣短自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症狀。容易患感冒、內髒下垂等病症,並且病後康複緩慢。氣虛體質適合益血補氣養生法,應多吃有補益功效的食物,如糯米、小米、大麥、黃豆、花生、蠶豆、紅豆等,少食耗氣破氣的食物,如山楂、檳榔、花椒、大蒜、蘿卜等。

陽虛體質

這種體質的人怕冷,表現為陽氣不足、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現象,舌淡胖嫩,脈沉遲。容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適合陽氣充足養生法,應多吃補陽溫陽的食物,如山藥、栗子、紅棗、糯米、燕麥、核桃等,忌吃性涼的食物,如柚子、柿子、西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