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3 / 3)

3、由於教材注意了知識體係之間的層次性和邏輯性,從而促進了學生所學知識的完整化和係統化。新教材使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與知識本身的結構,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互銜接的、完整的學科教育網絡。隨著學生年齡的變化,知識的層次也在不斷提高。如關於愛國主義教育,初一側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教育;初二主要是通過認識社會發展規律,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初三側重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看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的教育;高一側重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個人與祖國的關係的教育;高二側重從經濟製度看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高三側重從政治製度認識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這樣在不同年級,以不同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使教育的實際效果明顯增強。學生感到現在政治課所提出的要求符合實際,易於接受。就每一本教材來看,也注意了先後的銜接和體係的相對完整、合理,如《公民》教材上冊,以集體主義教育開頭,進行愛集體、愛科學、愛勞動的教育,進行交往能力和審美情趣的培養,最後以發展個性品質結尾,體現出對學生行為要求的不斷提高。又如《科學人生觀》從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態度談到人生道路的選擇,這種體係編排的方法使教學內容環環緊扣,引起學生不斷思考。學生不再認為政治課所學內容支離破碎,沒有學問了。

教材內容的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主動性,正如一位同學在調查報告中所說:“過去,我就煩政治課,老師講課好象催眠曲。可我沒想到,現在我對政治課來了興趣,開始聽講了,開始動腦筋想問題了,敢舉手發言了,敢和老師同學爭論了,我對政治課有了一種新鮮感,它不再是我學習上的負擔了。”據東北師大附中對一個年級的調查,使用新教材前,學生中認為政治課非常必要的占38、4%,認為作用不大的占51、9%,認為沒有必要的占9、7%;使用新教材後,認為政治課非常必要的占83%,認為作用不大的占15%,認為沒有必要的隻占2%。

五年多來,我地區思想政治課教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隨著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我們將在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使教材不斷得到完善。

三、幾點建議

為使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深入健康地向前發展,為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作用,現將改革實驗過程中發現並需要研究的問題歸納如下。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應作必要的調整

根據中共中央《通知》的精神開設的六門思想政治課,基本上是合理的,符合改革開放的要求,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反映了時代精神。新的課程設置也符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征,符合認識規律和學生的知識水平。但由於減去了《辯證唯物主義常識》,學生對社會生活缺乏辯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發展;同時,法製教育的內容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因此,我們建議對課程設置作如下調整:初一設《公民》、初二設《法律常識》、初三設《社會發展常識》、高一設《哲學常識》、高二設《經濟常識》、高三設《政治常識》。

我們認為在初二集中開設《法律常識》,非常必要。首先,開設《法律常識》針對性比較強。初二學生大多是十二、三歲的孩子,求知欲比較強,自我控製能力比較差,兩極分化嚴重。因此,許多學校都把如何防止初二學生兩極分化作為研究課題。《法律常識》這門課在幫助學生明辨是非,防微杜漸方麵起著其它課程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與初一的《公民》銜接得較好。初一《公民》是從道德規範上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初二的《法律常識》則從國家的法律、法令、法規等教育方麵讓學生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

高中階段開設《哲學常識》。從理論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是我黨製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對於一個人世界觀的形成和成長來說至關重要。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和創造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結果。哲學課有助於提高人們辯證思維的能力。教師們反映,講授哲學常識有理論,有實際,說服力強,教起來理直氣壯。學生們反映,學好哲學不僅現在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而且能管一輩子。這些年,我們組織各種類型的學生小論文競賽,學生們寫得多、寫得好的是哲學小論文。這些足以說明,開設《哲學常識》能使學生初步學會辯證觀點,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不斷地完善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要寫好教材,必須要修改好大綱。現在的大綱,總的來說,是好的,基本上適用的。但是,我們認為:①現在的大綱,有些地方還不夠具體,一些重要的定義、概念(象高三《政治常識》中的國家,政黨,民主等)沒有在大綱中統一規定,這就使現有的七套教材,有些基本概念的提法不一致。我們希望修改大綱時,將各冊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概念在大綱中體現出來。②教學內容應根據當前的形勢作調整。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應該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四項基本原則、國情、艱苦奮鬥等方麵的教育。③這6冊書中有些內容重複,甚至有些內容低年級比高年級的還深、還細,希望修改大綱時作適當調整。

(三)盡快提高政治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中學政治教師隊伍總的來說是好的,但是,中學政治教師,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素質上看,都不適應政治課改革的需要。為了保證思想政治課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盡快地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政治課教師的素質涉及麵較廣,我們認為當前要著手抓好兩件事:一是在職教師的提高,二是解決政治教師的後備力量問題。我地區在職的政治教師合格率大約為60%,其餘沒有達到合格標準的教師大多是通過各種成人高校(函授、自學考試、電大、夜大)的學習途徑來提高的。因此,提高成人高校的教學質量非常重要,不能隻拿文憑,忽視水平。另外,成人高校政治係的課程設置也應隨著中學政治課改革的需要作必要的調整。

解決政治教師的後備力量問題迫在眉睫。目前在中學教師隊伍中,真正受到專業學習和訓練的教師越來越少。五、六十年代本科、專科畢業的政治教師,有的提幹、改行,在崗位上的也接近退休年齡,而新畢業的大專生,近些年分配到基層學校的很少,有的即使分去了也留不住。為此,對現有師範院校政治係的學生,必須進行專業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對政治課教學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在分配時應麵向基層、麵向學校,讓更多畢業生從事政治課教學工作。同時,有關部門應大力提高政治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

(四)改進思想政治課的考核辦法

建議采用筆試成績加平時政治思想表現情況綜合評定的辦法。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過程中碰到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是政治課考試的問題。目前在高考、中考製度沒有改革之前,政治課的考試成績,仍然是衡量教學質量和學生學得好壞的一個主要指標,考試時按回答的要點給分,這樣,教師不得不講條條,學生不得不背條條。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很好,但思想政治表現很差,而思想政治課改革的關鍵是要理論聯係實際。如果考試方法不作改革,思想政治課的改革難以深入開展。幾年來,我們在實驗學校對政治課的考試進行了一些改革的嚐試。實驗學校普遍認為,政治課考核用筆試成績加平時表現的綜合評定方法比較好。這種方法能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運用於實際,學生注重自己的表現。在實驗學校裏,學生做好人好事的多了,不良現象少了。在實施這種方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我鑒定、民主鑒定的形式,受到很好的教育。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學校內的一般考試,也適用於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我們建議今後政治課考核應逐步推廣這種方法。當然,這種方法的實施有許多障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