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品庫房的管理(2 / 3)

(3)矽窗袋氣調矽橡膠薄膜具有透氣性好、CO2與O2透比大的特性,對CO2和O2的滲透係數比聚乙烯膜大200~300倍,比聚氯乙烯的滲透係數更大,透過CO2的速度為O2的6倍,對乙烯和一些芳香物質也有較大的透性。因此,用帶有矽窗的塑料袋或塑料大帳貯藏果蔬時,當呼吸作用使O2的消耗過大時,外界的O2可通過矽窗進入袋(帳)內,而袋(帳)內積累的CO2也可通過矽窗排出,這樣就可很好地維持袋(帳)內合適的氣體成分,滿足貯藏的要求。矽窗麵積的大小應根據貯藏產品的種類、品種、成熟度、單位體積的貯量、貯藏溫度、要求的氣體組成、窗膜的厚度等許多因素來計算確定。

2.CA庫調氣方法

CA庫的調氣方法主要是采用氣流法進行,即將O2和CO2按配比指標要求,人工預先混合配製好後,通過分配管道輸送入氣調庫內,從氣調庫房輸出的氣體經過成分調整後,再重新輸入分配管道注入氣調庫,形成氣體循環。運用這一方法調節氣體成分時,指標平穩、操作簡單、效果也好。

對於庫內的有害氣體如CO2和乙烯,一般采用CO2脫除器和乙烯脫除器裝置,定期開機來進行脫除。

氣調庫房運行中一定要定期對氣體成分進行監測,以便超過指標範圍時能及時予以調整。氣調條件要盡可能與設定的要求一致,氣體濃度的波動最好能控製在0.3%以內。庫中氣調環境建立後,產品不要隨便出庫,直到需要上市時再整批出庫,以免貯藏過程中氣體指標發生明顯變化。

氣調庫中的O2濃度一般都低於10%,這樣的O2濃度對人的生命安全是有危險的。所以,氣調庫運行期間門應上鎖,工作人員不得在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進入庫房。如需進入庫內,必須帶好O2呼吸器,兩人同行,並在庫外留人觀察,以防萬一。產品出庫時必須確認庫內O2含量在18%以上,或打開庫門自然通風2d以上,或強製通風2h以上,工作人員才可入庫。

三、倉庫管理的輔助措施

(一)產品預冷

1.預冷的概念及作用

(1)新鮮果蔬的預冷是指其在入庫貯藏或運輸之前,迅速將其溫度降低到規定溫度的措施。規定溫度因果蔬的種類和品種而異,一般要求達到或接近該種果蔬貯藏的適宜溫度。

果蔬收獲時正值高溫季節,采後果實體溫很高,在這樣高的溫度下,果蔬呼吸旺盛,後熟衰老變化速度很快,同時也易腐爛變質。如果將這種高溫的產品入庫,即使有冷藏條件,其效果也難以如願。有研究指出,蘋果在常溫下(20℃)延遲1d,就相當於縮短冷藏條件下(0℃)7~10d的貯藏壽命。因此,果蔬采收後迅速預冷和及時貯藏,對保證良好的貯藏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未經預冷的、帶有大量田間熱的果蔬直接入冷庫,要降低它們的溫度,就需要很大的製冷量,勢必要加大製冷機的負荷,例如當果蔬的品溫為20℃時入庫,所需排除的熱量為0℃時的40~50倍。因此,入庫貯藏前不進行產品的預冷,無論從設備損耗上還是從經濟上都是不合算的。

(2)速凍食品的預冷是指將食品溫度降低到規定溫度,但不低於其凍結點。速凍食品在入冷庫凍藏前為更好地保持其品質,往往需要進行預冷處理,如速凍蔬菜預冷就是為了避免餘熱繼續使食品中某些可溶性物質發生變化,引起變色或重新汙染微生物;而動物性食品速凍前進行預冷,也是為盡可能地保持凍結前原料的新鮮度。另外,預冷還可利於下一步的速凍操作,提高速凍效率。有研究指出,凍結前的蔬菜溫度每降低1℃,凍結時間大約縮短1%。

2.預冷方式

食品的預冷方式有多種,如冷風冷卻、冷水冷卻、冰冷卻、真空冷卻等,其中以冷風冷卻最為普遍。預冷時應根據食品種類、數量和包裝狀況來決定采用最適宜的方式和設施。

(1)冷風冷卻這是一種使用較廣泛的預冷方式,是利用流動的冷空氣使被冷卻食品的溫度下降。該法預冷所用的時間比一般冷庫預冷要快4~10倍,但比水冷和真空冷卻所用的時間至少長2倍。該法可以用來預冷所有的食品,但缺點是在預冷室濕度低的時候,被冷卻食品的幹耗較大。

①自然對流冷卻:此法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預冷方式。目前國內果蔬冷藏庫噸位嚴重不足,預冷裝置更是缺少,大量新鮮果蔬仍在常溫庫內貯藏。為了減少隨產品進入庫內的熱量,將采後的新鮮果蔬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利用晝夜溫差散去產品的田間熱。這種方式冷卻時間較長,並且難以達到產品所要求的預冷溫度。在沒有更好的預冷條件時,自然冷卻仍然是一種應用較普遍的方法。

②冷庫空氣冷卻:此法是將待預冷的產品直接放在冷藏庫內進行預冷。這種冷庫是為貯藏果蔬產品而設計的,所以製冷能力小,風量也小。通過空氣自然對流或風機送入冷風,使之在包裝箱的周圍循環,箱內產品因外層和內部產生溫差,通過對流和傳導逐漸使箱內產品溫度降低。這種方法的冷卻速度很慢,一般需1晝夜甚至更長時間。但此法操作簡單,不需另外增設冷卻設備,冷卻和貯藏同時進行。可用於蘋果、梨及柑橘等耐貯產品的預冷,對於易腐的產品則不宜使用,因為冷卻速度慢,會影響貯藏效果。

③強製通風冷卻:這種方法是采用專門的快速冷卻裝置,通過強製冷空氣高速循環,使產品溫度快速降下來。強製通風冷卻多采用隧道式預冷裝置,即將包裝或不帶包裝的產品放在冷卻隧道的傳送帶上,高速冷風在隧道內循環而使產品冷卻。該法還可以采用天棚噴射式和鼓風式的方式進行預冷。天棚噴射式是在冷卻室的天棚上設置風道,冷風從風道的噴嘴向下吹,冷風沿貯藏箱之間流動。這種方式要求在箱子堆放時,有意識地留有風路,所以冷卻速度較快。鼓風式是用鼓風機將冷風直接吹在產品或其包裝箱上,箱蓋若打開,冷卻速度會更快。

(2)冷水冷卻用0~3℃的水作冷媒,將食品冷卻到指定溫度。水比空氣的熱容量大,當食品表麵與冷水充分接觸時,產品內部的熱量可迅速傳到表麵而被吸收。水冷卻比風冷卻速度快,並且沒有幹耗。但缺點是當某一個產品染病菌後,就會通過冷卻水作媒介傳染給其它的產品;另外,冷卻後的產品一般要進行表麵脫水幹燥處理,增加了一項操作程序。目前冷卻裝置主要應用的方式有噴淋式和浸漬式。

①噴淋式冷卻:該裝置主要是由冷卻隧道、冷卻水槽、傳送帶、壓縮機和水泵等部分組成。在冷卻水槽中有冷卻盤管,有壓縮機製冷而使盤管周圍的水結冰。因冷卻水槽中有冰水混合,故水溫一般為0~3℃。將冷卻水用泵抽到冷卻隧道的頂部,產品在隧道內的傳送帶上移動,冷卻水從上向下噴淋到產品上。冷水噴頭孔徑的大小應根據產品的種類、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對耐壓力強的產品,噴頭的孔徑應大些,即為噴淋式;對較柔軟的產品,孔徑則應小些,防止因水的衝擊而使產品組織受到損傷,即為噴霧式。使用後的冷卻水返回到冷卻槽中,再用水泵抽到冷卻塔,使冷卻水反複循環使用。當然,冷卻水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有汙染,應間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

②浸漬式冷卻:浸漬式冷卻裝置一般是在冷卻水槽底部設置冷卻水排管,其上部是運送產品的傳送帶,將需要冷卻的產品同包裝的木箱或塑料箱投入水槽中,經傳送帶使產品從一端向另一端徐徐移動,將產品傳出的熱量迅速帶走,從而加快了冷卻速度。

水冷卻適用於大部分果蔬、魚和禽類的預冷。

(3)碎冰冷卻冰是很好的冷卻介質,它比冷水的熱容量更大。當冰與被冷卻的食品接觸時,冰吸收熱量融化成水,使食品迅速冷卻。冰特別適合做魚的冷卻介質,不僅能使食品冷卻,而且還可避免使用其它冷卻方法經常發生的幹耗現象。

冰冷卻法主要有加冰法(幹冰)、水冰法(濕冰)及冷海水法三種。加冰法冷卻要求在容器的底部和四壁先加冰,隨後一層冰一層產品。水冰法冷卻是在有蓋的泡沫塑料箱內,以冰加冷水來保鮮食品,冷水通常預冷到-1.5~1.5℃後送入容器中,再加食品和冰,食品必須完全被冰覆蓋。用冰量根據氣候變化而定,一般食品與冰之比為2∶1~3∶1。水冰法冷卻操作簡便,用冰省,冷卻效率高,但浸後肉質較軟,易於變質,故從冰水中取出後需馬上速凍。冷海水法主要是以機械製冷的冷海水來冷卻海產品,此法與水冰法冷卻相似,水溫控製在-1~0℃之間。冷海水法冷卻可處理大量的海產品,所花勞力少,卸貨快,冷卻速度快。缺點是有些水分和鹽分被魚體吸收,會發生膨脹和顏色變化等現象,蛋白質也易損耗,在風浪中因船艙搖擺,魚體易擦傷等。冷海水法冷卻目前在國際上被廣泛用作預冷的手段。

(4)真空冷卻真空冷卻又稱減壓冷卻,其原理是根據水分在不同壓力下的沸點不同。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氣壓下降沸點也隨之下降,當氣壓下降到600Pa時,水的沸點降為0℃。可見,真空條件下加快了水分的蒸騰,食品中的水分向外蒸騰時,其中的潛熱隨水蒸氣釋放到體外,從而使產品溫度下降。

真空冷卻裝置配有真空冷卻罐、壓縮機、冷凍機和真空泵等設備。例如在蔬菜冷卻時,當真空冷卻罐內壓力降至66.5Pa時,蔬菜中所含的水分迅速汽化,水變成水蒸氣時要吸收2.264kJkg的汽化熱,這些汽化熱使蔬菜本身的溫度迅速由常溫下降到1℃。由於冷卻速度快,一般冷卻時間隻需20~30min,水分的蒸發量也隻有2%~4%,因此不會影響蔬菜新鮮飽滿的外觀。另外,該法不受包裝與否及包裝容器和材料的限製,紙箱和木箱等都可以使用。所以,這種方法具有降溫快、冷卻效果好、操作方便等特點。該法主要用於蔬菜的預冷,特別對葉菜類效果更好。但由於真空預冷裝置的成本高,少量使用時不經濟,所以國外一般都是在離冷庫較遠的蔬菜產地,對大量收獲後的蔬菜在運輸途中使用。

總之,在選擇預冷方式時,必須考慮現有的設備、成本、包裝類型、距銷售市場的遠近和產品本身的要求。在預冷前後都要測量產品的溫度,以判斷冷卻的程度。預冷時要注意產品的最終溫度,防止溫度過低使產品受冷害或凍害,以至產品在運輸、貯藏或銷售過程中因低溫傷害而腐爛。

(二)倉庫內的除黴、殺蟲、滅鼠

1.除黴

黴菌易於生長在陰冷潮濕的地方,並且較其它微生物繁殖得更快。黴菌在庫房內生長後,孢子會到處飛揚,它不同於致病菌,本身無害,也很少產生毒素,但食品生黴後嚴重地損害了商品的外觀,並促進了食品的黴爛變質。所以殺滅黴菌是庫房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除黴方法有機械除黴、物理除黴和化學除黴。

(1)機械除黴法用機械打掃和鏟除生黴的地方,要和其它除黴方法結合進行。在機械除黴法中有一種空氣洗滌法,即在進風口處裝一噴水器,空氣在循環時通過水幕而將黴菌的孢子洗去,這種方法就像濕式冷風機一樣,可以起到減少黴菌的作用。

(2)物理除黴法是利用溫度、濕度、紫外光、高頻電和銅絲網來除黴。黴菌生長的溫度一般在-6~40℃之間,因此在凍藏庫中很少看到黴菌的生長。黴菌的生長和溫度關係很大,所以降低溫度可有效地抑製黴菌的生長。紫外光除黴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既能殺菌,又能除黴,也有一定的除臭作用。但是,它隻能對直接照射到的部分起作用,一般用0.33~3W的紫外光照射,在距離2m的表麵上照射6h可以起到殺滅微生物的作用。紫外光的作用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較大,越接近微生物生長的正常溫度和濕度,殺菌除黴的能力越強。紫外光能促進脂肪的氧化酸敗,所以在使用時應予以注意。銅絲網過濾器是在進風口處裝一個銅絲網,可以殺滅一部分黴菌。有試驗用高頻電流滅黴,在短波段中黴菌隻經過幾秒鍾就死亡,但未見在實際生產中使用。

(3)化學除黴法此方法是使用化學物品殺滅黴菌,用得較多的化學品有乳酸、CO2、O3、甲醛、漂白粉、羥基聯苯酚鈉等。

①乳酸法:這是一種可靠的消毒方法,它能除黴、殺菌,也能除氧。使用方法是先將庫房打掃幹淨,每立方米容積用1mL粗製乳酸,每份乳酸再加1~2份清水,將混合液放在陶瓷盆內,置於電爐上加熱蒸發,一般要求將藥液控製在0.5~3h蒸發完。然後關閉電爐,密閉庫門6~24h,使乳酸充分與黴菌接觸,以期達到消毒目的。

②臭氧法:這是一種比較好的化學除黴方法,它既可以殺菌、又可以除黴、除臭味。用這種方法時需要采用臭氧發生器,使空氣中兩個原子組成的氧分子裂化而成三個原子組成的O3。將形成的O3引入庫房,其濃度為1~3mg/m3即可起作用。但是,O3是一種強氧化劑,它能使瘦肉變色和脂肪氧化,同時O3對人的黏膜有刺激,所以使用時應該注意。

③甲醛法:即福爾馬林蒸汽法。這種方法能除黴也能滅菌。但甲醛的氣味很大,如果被食品吸收,食品就不能食用,同時甲醛對人的刺激性很大,而且對人體有害,使用時應該注意安全。使用此法應先把庫出空,打掃幹淨。一般使用量按12mLm3甲醛。使甲醛變成蒸氣的方法有如下兩種:一種是將甲醛放在密閉的桶內用管子通入庫房,桶下麵用火燒;另一種是將甲醛放在開口的桶中置於庫房中,由操作人員放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或生石灰,再加些水,待發生氣體時,人員應立即出庫關好庫門,待甲醛蒸氣消毒幾小時後,再通風除去氣味即可。

④漂白粉法:用4%漂白粉溶液進行洗刷消毒,效果很好。如果在5份漂白粉中加入7份堿石灰效果更好。消毒幾小時後進行通風排氣即可。

2.殺蟲

倉貯食品如果被倉庫害蟲侵蝕後,不僅會造成產品數量的損失,而且還會造成產品質量的損失,降低了食用或使用價值,從而導致經濟上的損失。因此,倉庫害蟲的防治也是確保食品安全貯藏、保持其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防治倉庫害蟲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防重於治”的方針。倉庫害蟲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清潔衛生防治和化學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