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幹製品的保藏(1 / 3)

幹製食品的種類很多,其中茶葉、菜幹、果幹是最具代表性的半成品幹製食品。各種幹製食品的理化性質及商品性狀不完全相同,因而保藏的方式及技術也就有所不同。

一、茶葉的保藏

茶葉雖然經過了幹燥,但是如果包裝不良,保藏不當,其質量很容易發生變化,特別是茶葉的色、香、味會受到顯著的影響。因此,做好茶葉的包裝和保藏,是流通過程中保持茶葉質量十分重要的工作。茶葉在包裝和保藏中之所以容易發生變質,與茶葉具有較強的吸濕性、陳化性和吸收異味性有關。所以在保藏、銷售等環節,必須注意到茶葉的這些特性,及其與外界條件(濕度、溫度、空氣等)的關係,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地減少和避免茶葉質量的劣變。

(一)茶葉的特性

1.吸濕性

茶葉中含有多種有機成分,這些有機成分中的糖類、蛋白質、茶多酚、果膠質等都是親水性物質。另外,茶葉經過幹燥後,雖然水分已大部喪失,但形成了茶葉多孔性的組織,這就決定了茶葉具有較強的吸濕性。當空氣的相對濕度超過其所含水分的均衡狀態時,茶葉就要從空氣中吸收水分,超過其原來的正常含水量。

從上表可以看出,要使茶葉水分保持在規定的範圍內,就需要將空氣相對濕度控製在60%以下,否則茶葉的水分就會增加。隨著茶葉中水分的增加,茶葉的質量也會降低。所以,除了控製茶葉在運輸、保藏及銷售環境的相對濕度外,采取較好的防潮包裝也是十分必要的。

2.陳化性

茶葉一般以新茶的質量為最好,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尤其在不適宜的條件下,茶葉質量會顯著降低,不僅茶香消失,而且還出現一種“陳味”;茶葉的收斂性降低,使茶味淡薄;茶湯發暗變深,透明度下降,特別是茶湯中的茶多酚和固形物減少。

茶葉的陳化是多種變化綜合的結果,其主要變化有:

(1)茶葉中類脂成分發生水解,水解產生的遊離脂肪酸繼續發生自動氧化,氧化產物的分解是茶葉出現陳味的主要原因。茶葉水分含量增加,以及保藏溫度較高時,茶葉的陳味會出現得更快。

(2)茶葉中揮發性芳香物質的散失和不飽和成分的氧化,使茶葉的茶香消失,尤其是溫度增高和包裝不嚴密時,茶香更容易消失。

(3)茶葉中茶黃素進一步自動氧化,並聚合形成透析度較差的深色色素;另外,茶葉中的氨基酸和糖類發生美拉德反應形成黑色素,這也是導致茶湯色澤加深、茶味變淡、收斂性和透明度降低的重要原因。溫度、水分、空氣中的O2都能加速這些變化的進程。

由此可見,要延緩和減少茶葉的陳化,首先應控製茶葉中的水分和環境空氣的濕度;其次,保藏茶葉的溫度不宜高,溫度超過30℃茶葉陳化會更為顯著;第三,對於茶葉的包裝應力求嚴密,具有較好的防潮性和氣密性。國外高級綠茶的零售包裝,采用充氮或真空包裝,這是防止茶葉陳化的一種有效措施。茶箱碼垛後,用塑料薄膜罩把茶垛密封起來,充N2或充CO2也能延緩茶葉的陳化。

3.吸收異味性

茶葉的多孔性組織和存在的膠體成分決定了茶葉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茶葉既能吸收鮮花的香氣,同樣也能吸收其它異味。例如,和石油產品放在一起就會使茶葉具有礦物油的氣味;與化妝品放在一起,就會使茶葉沾有化妝品氣味;與調味料(花椒、大料等)放在一起,就會沾有調味料的氣味等。一旦茶葉吸收了異味,就不容易使異味消失,輕者影響質量,重者可完全喪失其飲用價值。所以不論是包裝、保藏、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應十分注意茶葉具有吸收異味這一特性,尤其是少量毛茶的運輸和非專門經營茶葉的零售商店,更需要防止茶葉的串味。

(二)茶葉的包裝

茶葉的包裝應起到保護質量、便於貯運、便於經營等作用。我國的茶葉包裝根據包裝的目的和銷售對象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類型。

1.箱裝

箱子是以木板、硬紙板或竹篾編製的方形箱,外銷茶、高級內銷茶和花茶大都采用木板箱裝,竹篾編製的箱子主要裝緊壓茶和副茶。

包裝箱應選擇無味和幹燥的材料製作,箱子的大小、尺寸規格都應符合規定的標準。包裝高級茶的箱內應襯有鋁箔紙(由兩層牛皮紙中間夾一層鋁箔製成)作為內包裝,箱外糊有紅、綠、黃不同的色紙,黃色代表花茶或青茶,紅色代表紅茶,綠色代表綠茶。紙上標明茶類、名稱、重量、產地、廠名,出廠日期等。外銷茶的箱裝外層還要包以麻包、席包或篾包,並以鐵條、鐵絲捆紮牢固,印上商標等標記。

緊壓茶則先用牛皮紙或折裱紙包一層,每個篾箱中包裝的緊壓茶的數量、重量都應一致。篾箱內襯有筍殼或棕片等防潮材料,箱外印上茶類名稱、數量、重量、廠名、出廠日期等,箱外用竹篾條以“十”字形或“井”字形捆紮牢固。對某些特種茶的包裝多采用白鐵皮箱裝。

2.簍裝、麻袋和布袋包裝

這些包裝主要用於內銷的一般茶類。簍是用竹篾編製而成,內襯竹葉,遠距離運輸的毛茶采用簍裝。簍裝的茶葉重量、簍的形狀因各地習慣不同,目前尚缺乏統一規格,一般不超過50kg為宜,簍外用竹篾捆紮牢固,並附有標記。

麻袋包裝時內襯一層聚乙烯薄膜塑料袋,袋口用麻繩捆紮牢固並附有標記。

布袋多用於短途運輸毛茶的包裝,每袋淨重約60kg,袋口必須紮緊,袋外附有標簽,注明收購站名稱、茶類(春茶、夏茶)、級別、淨重、出運批次等。

3.零售包裝

零售包裝是一種為了便於零售的小包裝。除了能有利於保護茶葉的質量,還要求攜帶方便,美觀大方。尤其作為禮品用的零售包裝,更需對包裝的造型、色彩、圖案等要求精細,並富有藝術性。我國竹製的小包裝容器,既是包裝茶葉的容器,又是工藝品,別具一格。近年來,我國也開始發展袋泡茶,袋泡茶的紙袋是用無毒無味的特製的濾紙製成的,袋內裝入一次衝泡的茶葉,衝泡時直接將紙袋放在杯中衝入開水,這樣可以避免茶葉飄浮於水麵,具有衝飲方便、清潔衛生、便於攜帶的優點,也有利於包裝運輸,同時還能提高茶葉衝泡的浸出率,增加茶湯的濃度,充分發揮茶葉的飲用性。這種袋泡茶在國外使用較廣泛。

(三)茶葉的保藏

茶葉的保藏必須根據其特性,確定適宜的溫度、濕度和環境衛生。由於茶葉保藏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可分為較長期保藏的倉庫保藏、短期保藏的零售保藏和高級綠茶的灰藏法保藏等。

1.倉庫保藏

用於保藏茶葉的倉庫應選擇地勢較高、容易排水、向南或向西的倉庫,倉庫應設有蔽蔭物,附近不能有不良異味,倉庫門窗力求嚴密,與外界環境能較好的隔絕。

茶葉進出庫時應嚴格執行驗收和檢驗製度,避免不合格的茶葉入庫和出庫。

庫內堆碼的茶葉應按茶類、產區等不同情況分類碼垛,垛與垛間、垛與牆間、垛基與地麵間都應有一定的距離。包裝較好的茶箱可以堆碼較高,而簍裝或麻袋包裝堆碼不宜過高。

倉庫內的溫度和濕度管理十分重要。茶葉怕潮、怕熱,所以庫內相對濕度應控製在60%以下,溫度不超過30℃,應防止溫度和濕度忽高忽低,特別是溫差大時,庫內相對濕度就會驟增,造成茶葉很快受潮,加速茶葉的變質。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通風,外界確實比較幹燥而倉庫內相對濕度較高時才可適當通風。當庫內濕度較大且不宜進行自然通風時,可用塊狀石灰或氯化鈣等吸濕劑放在適當的地方進行吸潮,庫房容積不大的倉庫可以采用吸潮機進行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