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家人心情:愛心家庭心理學20(2 / 3)

對於這一點,阿華非常不喜歡,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對公婆說。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對於不管年邁的父母這點,阿華非常不滿。每個人都是會老的,公婆現在不為下一代子孫們做出表率,難道就不怕他們老的時候子孫效仿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意識的提高,每個現代人都應有自己的選擇。而想要自己獨立空間的公公心理,還是可以理解的。

在過去,我國居住環境是典型的三代同堂,生孩子也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家族的事(傳宗接代),所以那時婆婆幫忙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且那時的女人都是在“多年媳婦熬成婆”

模式裏輪回又輪回,所以受婆婆的氣也是沒有辦法的惡性循環,因為婆婆年輕時受她婆婆的氣太多了。而現在,當父母還算健康沒老到不能動的時候,不住在一起也非常普遍,而且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應該的。而在老人老到不能自己做飯、不能自理的時候,和兒女住在一起也是應該的,又不是五保戶。

當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讓公婆來為自己看孩子和做家務這個想法上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部分人提出來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因為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年輕人喜歡回到家就穿著睡衣褲叉在家裏走來走去,上廁所也不關門,每晚睡前才洗澡,第二天洗衣服……。而老人則喜歡七八點就洗澡,然後洗完衣服才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關鍵是我們如何去衡量。比如,自己的家和婆婆家距離四個站路程,至少兩周回去看他們一次,有時間帶他們出去遊玩、照相、吃飯,大家相處得非常好。因為生活互不幹涉,逢年過節及四個老人的生日大家一起過,給點錢和禮物,他們逗逗孫子玩,這樣的家庭生活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和接受的。

但是一旦老人老了,真的就要送進敬老院嗎?

對此,阿華和丈夫商量,盡管公公婆婆是這麼對待自己的公公婆婆的,但他們也不會那樣對待他們。真的等到他們老到不能照顧自己了,阿華打算把公公婆婆接到自己家來照顧他們,要是他們不能走了,也絕對不像他們過去一樣,讓老人窩在家裏半步不出門,而是一人推一個輪椅和他們到處走走,讓他們安度晚年。雖然在西方,老人一老就送進了養老院,但畢竟在國內還沒有那麼好的服務,所以送進養老院畢竟不是好的辦法。

相互寬容,沒有過不去的坎

最近婆婆老抱怨兒媳婦對自己不好,兒媳婦心裏明白,但是一直以來因為忙於工作而沒有跟老太太有過太多的解釋。後來,發現婆婆對自己突然好了起來。兒媳婦不知道原因,其實婆婆之所以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是公公從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公公告訴婆婆說,一家人應懂得互相寬容,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當公公都這麼做,做晚輩的還有什麼話好說呢?有很多家庭就是因為心態相對浮躁,對家中某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忍讓,以至於造成家庭離散。多一點點寬容和耐心,或許家庭成員的感情就會穩步向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寬容總會給人以最大的寬慰,而給人以寬容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允許對方遲一點回複

有一位公公有事想找兒媳婦幫忙,但是打了座機又打手機,卻不見兒媳婦接聽。當公公的火了:擺什麼架子,我不就找你這一回嗎?

而事實上,這個時候兒媳婦正在忙著開會,一開就是一個下午,等兒媳婦發現的時候已經下班了,再打電話給公公,公公早就氣得不像個樣子了。

想一想,這樣的事情誰家沒有過幾次呢?我們能因為這一點點疏忽就不要這個家了嗎?如果你的回答是不能的話,那麼就要懂得給對方一點點寬容,不要因為對方沒有及時回你的電話、短信或者郵件就開始不高興,可能她正在忙,或者是她正好沒開手機、沒看電腦。而且你要相信,處於工作中的年輕人往往對時間很敏感,但隻要他們有空,他們肯定會及時回複你的。

二、準許年輕人偶爾撒點小謊

有位公公請兒子、兒媳婦來家裏吃飯,他打聽過這一天他們都是休息的。但沒有想到小兩口竟然對公公說,他們得加班,沒有時間過去。為什麼會這樣?公公的勃然大怒。

其實,請公公自己想想,兒子、兒媳婦是不是一直以來都沒有隱瞞過什麼?有時候小夫妻需要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對父母有一點隱瞞,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人之常情。為什麼因為這一點小謊而不開心呢?

如果當公公的能把心態調整好,準許子女們偶爾撒謊,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太較真了反而使大家都不愉快。

三、學著大度一點點

有時候兒媳婦會有一點小性子,你可能覺得她脾氣有問題,或家教不嚴。但是年輕人誰沒有自己的性子呢?兒子就沒有嗎?

因此,學著大度一點點吧!告訴自己:我是男人,大方一點,不要和她計較。

四、給家人彈性空間

有句話叫“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重視”。有時候夾在中間的除了自己的兒子,還有自己。那就是當兒媳婦和婆婆發生矛盾的時候,總是公公和兒子產生共同矛盾的時候。其實,女性也是如此。給大家一些彈性空間沒有什麼不好的,當家庭關係處於穩定之中的時候,有時人會莫名地覺得厭倦。因此找一些機會來一點家庭活動,讓大家都放鬆一下,或者和家人一起出去轉轉,讓彼此都有喘息的空間。

五、適量吃醋與嫉妒

當然公公的氣量再大也有按耐不住的時候,這個時候應懂得用寬容來提醒自己。有時候明明看著兒子對兒媳婦好,而忽略了自己和老伴。此時可以以玩笑的語言向小夫妻提出來,當他們意識到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轉變自己做法的。一定要對他們有信心才好,不要隻在心裏暗自難受。

六、處理好金錢問題

有時候當公公的眼看著兒媳婦和兒子花錢大手大腳,對比著自己的節儉,會產生一種激怒的心理,此時家庭矛盾就會隨時爆發。對於公公來講,應處理好金錢問題,對兒子、兒媳婦不要要求過於嚴格,要懂得鬆弛有度,如果他們的收入偏高,進行一些高消費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是要懂得提醒他們有所儲備,懂得適可而止。

有時候一些矛盾確實是因為認識的問題,比如女人花錢買了一大束鮮花,作為男人的公公可能覺得太過浪費,覺得花錢買這種很快就要凋謝的植物似乎不劃算。但是女人就未必這麼認為,鮮花總能給女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這是認識的問題,公公和兒媳婦都應彼此理解。

我急,是因為想要孫子

公公最近對兒子和兒媳婦發火了。兒子和兒媳都36歲了,還不要孩子,等到想要的時候估計就沒法要了。難道真的不要孩子了嗎?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其實這位公公一直都是崇尚不為小事而生氣的,但這次他想不明白了:這些年輕人都在想什麼呢?公婆那麼想要孫子,他們也答應了,但就是不給結果。

事實上,這位公公不知道,兒子和兒媳婦真的努力在做了,隻是沒有結果。這能怪誰呢?醫生說兩人身體都沒有問題,可能是太緊張了吧?緊張?為何緊張,難道就為公公的性子急嗎?

對此,心理學家指出,懷孕生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長輩們心急,往往會給夫妻雙方帶來心理壓力,造成不能懷孕。

然而公公也有話說:我急,是因為想要孫子,我能不急嗎?

心理學家指出,公公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夫妻雙方來講,如果不打算要孩子,就要和公公講清楚理由,省得老人著急。如果打算要孩子,就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畢竟要孩子的事,是和時間有重要關係的。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做出的調查,我國婦女懷孕的高峰期在24~25歲左右。優生學家認為,最佳的受孕年齡在24~30歲。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全身發育已經成熟,卵子質量高,妊娠並發症少,胎兒發育好,早產、畸胎、癡呆兒的發生率最低,且分娩順利。另一方麵,這個階段的夫妻雙方精力比較充沛,生活經驗也比較豐富,有利於撫養好嬰兒。如果年齡過小就懷孕了,則會使胎兒同仍在發育中的母親爭奪營養,對母親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都不利。女性過晚婚育,特別是35歲以後才懷孕,難產、剖宮產的幾率都會增加,新生兒發生窒息、損傷和死亡的機會也會加大,而且由於孕婦年齡偏大,卵子質量降低,發生胎兒畸形、癡呆的可能性都大。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孕育一個新生命,不僅生理方麵,連心理方麵也要成熟。成熟的心理會使夫妻雙方不在於別人的看法和意見。

從女性心理角度分析,最適合懷孕的時機因人而異,應該依每個女性心理成熟度來分析處理。有些女性即使在最適當的年齡懷孕,如果其心理狀態尚未準備妥當的話,也不見得是懷孕的最佳時機。對於丈夫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

特別是一旦懷孕了,隨著孕婦體型的改變,她的精神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比如,當想到做母親的職責時,會處於一種非常複雜的心境,想要一個孩子的願望實現了,對此感到幸福,同時又對麵臨的責任感而擔憂:擔心自己能否承受分娩時的痛苦;擔心寶寶能否健康出世……做爸爸肯定是一件快樂的事,但也應意識到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和實際問題。看著自己並不寬敞的住房和並不算豐厚的收入,準爸爸也許會有某些方麵的壓力。

同時,夫妻雙方都要懂得彼此的心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一句充滿愛意的話語、一次深情的擁抱和一瞥深情的目光,都會給對方以莫大的安慰。

首先,夫妻兩人都應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生孩子是夫妻雙方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說法。作為丈夫,在妻子懷孕的過程中,應該多加體諒。比如,除了多分擔一些家務之外,還應該多做一些讓妻子高興的事情,像陪她去做體檢,和她一起為未來的孩子布置房間、選購衣物,陪她去散步等等。如果丈夫有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吸煙等,要盡量克製自己的吸煙數量。而且,做丈夫的要記住“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的身上總會有不完美的因素,包括基因”。一旦妻子需要做某項特殊檢查時,丈夫一定要支持妻子,並陪伴在旁,決不能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她。

對於像例子中這樣的高齡受孕,調經理帶是孕前的重要事項。所謂調經是指調整月經,使行經時間規律,經期長短合宜,經量多寡正常,因為量少也有可能是內膜太薄,會使著床不易。此外,血色深淺和經痛的情況,都在調經的範圍內。理帶是指調整陰道分泌物。太多分泌物是體濕的表現,會造成不孕;太少又會造成陰道幹澀,行房困難,當然受孕也難。

其次,在飲食方麵,建議以高蛋白、低脂肪、性溫和的食物為宜。像茶、酒、煙、咖啡以及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都不適宜。

然後,生活上要避免太擁擠的空間,避免接觸放射性工作,或和放射線治療的人接觸,不可隨意使用抗生素或荷爾蒙藥劑,除非是醫生配給。當然,安眠藥、鎮靜劑、抗痙攣藥,都不可隨意使用。

最後,從中醫來看,高齡孕婦容易流產是因為年齡大難免腎氣衰,或氣血不足,陰血偏虛,陽氣上亢,而導致眩暈;或因氣血不調,運行不暢,以致胎死腹中,或胎萎不長或流產。

因此,對孕婦進行安胎和調養也非常重要。

作為公公也應該明白,對於高齡才打算懷孕的夫妻來講,他們是有很大心理壓力的,他們必須在懷孕前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調整為最佳狀態。因此,公公即使有心急的心理,也要懂得克製,畢竟完成生育這一大事,還要他們夫妻配合才能完成。

怎樣填平代溝

最近張女士為家裏的事情弄得揪心。首先和公公之間的矛盾不斷,其次是女兒也不懂事。前幾天剛把女兒從國外的名牌大學接回家來過周末,女兒在預科學校一年的花費將近10萬元,但是她的成績並不理想。張女士沒想到女兒卻在日記裏寫下了一句讓她感到寒心的話:“我恨她,我再也不想見到她……”望著女兒稚嫩的筆跡,張女士有很深的挫敗感,她立刻感到心灰意冷了,然而她更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對上、對下都是百般嗬護,而最終卻是如此結果呢?公公對自己不理解,女兒也恨自己!

其實,張女士的這種矛盾現象不管是和女兒、還是和公公,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心理。隔代人之間因生長的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從而造成了思維方式的不同。而思維方式的不同恰是他們矛盾的源頭。這種隔代人思維方式等不同稱為代溝。

所謂代溝,是指兩代人因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道德標準等方麵的不同而帶來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差異。“代際衝突”即由這一差異而導致的兩代人在解決問題方式、評價問題標準等方麵產生的分歧和矛盾。這種現象除了體現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更重要的還有和長輩之間。因為青少年的思想還不成熟,還可以通過合理的教育糾正過來。而和長輩之間出現了代溝現象,就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