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陽結婚已經六七年了,而婆婆始終成為陽陽和老公之間的障礙。每次隻要安排了隻有兩個人的活動,婆婆一定會出來搗亂,直到把他們的計劃破壞掉為止。在婆婆的眼裏,媳婦在和自己爭兒子,而在媳婦的眼裏,是婆婆和自己爭老公!
有一次,陽陽忍受不住了,她問婆婆:“既然你這麼不喜歡他離開你,你為什麼允許你兒子結婚?”她說:“我兒子到了結婚的年齡,當然要結婚。可是,他畢竟是我兒子,他應該跟我在一起。”陽陽問:“你兒子結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家,他應該跟他的妻子在一起。你明白嗎?”婆婆也堅持著:“他是應該有自己的家,可是他不能因為有了妻子就不要他媽,我生養他、一個人帶大他,為了他,我發誓不改嫁,難道一個老婆就能讓他把這些都忘了嗎?”
這已經成了婆婆一直以來的說法,隻要丈夫表示要和陽陽在一起,婆婆就會丟出這些話來,有的時候還會躲在一邊哭,她這麼一鬧,陽陽的老公立刻就投降了。結婚以來,大家都沒有在一起過過一個春節,就是因為婆婆要獨占兒子,陽陽隻好回娘家過年。很多很多的委屈,陽陽不願意說,隻覺得自己很倒黴,遇到了這麼一個變態的家庭,沒有辦法,隻好離婚了,誰能忍受和一個男人隻有名而無實的婚姻呢。
聽了陽陽的故事,恐怕還沒結婚的準媳婦都會擦亮眼睛來看看自己的婆婆吧?事實上,諸如陽陽這樣媳婦的看法,那些大家所講的“相互改造”、“相互理解”、“退一步找找自身的原因”等等,都是沒有實際用處的話,都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而且陽陽認為,婆婆和媳婦天生就是敵人,兩個女人爭一個男人,結果怎麼會好呢?陽陽不相信那些和婆婆相處得好的兒媳婦,覺得那都是裝出來的,因為沒有根本衝突,所以雙方還都能假裝客氣。但是如果大家都這麼認為,找丈夫的時候不都得擦亮眼睛,找一個父母雙亡的男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和人是不相同的,實際的情況當然也不會相同。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相處得很好,難道這都是裝的嗎?其實這和每個人的心理有關,懂得掌握婆婆的心理,同時又懂得迎合婆婆的心理,並且能調適好自己心理的兒媳婦總能得到和諧的家庭生活。
對於婆媳關係水火不融的說法,利利在婚前都聽說過了,但是沒有想到自己和婆婆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一直非常融洽。利利喜歡婆婆家的和諧氣氛,這在婚前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極力地吸引著利利。利利的家庭並不和諧,父母整天吵架,利利也被感染著,以為家庭就像戰爭一樣,直到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時才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利利記得在和丈夫結婚前的一個清明節,公公去外地開會了,家裏隻有自己和老公正在上學的妹妹。這個時候,婆婆突然大病不起,利利急忙把婆婆送進了醫院,醫生診斷是病毒性感冒,利利趕緊辦好住院手續,為昏迷中的婆婆打上吊瓶,晚上利利守候在病房。早上,利利給婆婆洗完臉、梳好頭、吃完早點,等查完房,利利還得回去為妹妹準備午飯、收拾房子做晚飯,利利就這樣來回奔波著。
婆婆的病友對婆婆說:“你女兒真孝順!”
“啊!她不是我女兒,是我還沒過門的兒媳婦”,婆婆一臉的笑容給病友解釋。
“你真幸福,沒過門,就對你這麼好。你看我那個,到現在還沒露麵呢。唉!這人與人真的沒法比。”病友一臉的傷感。
人們常說,將心比心,一好擱兩好。婚後不久,利利懷孕了,婆婆欣喜地千叮嚀萬囑咐:“要注意身體,喜歡吃什麼就吃。不過,不要吃辣的,不要吃蜂蜜,它們對孩子的皮膚不好;應該多吃水果、核桃,核桃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很快,利利進入了分娩期。陣痛不停纏繞著利利,利利感覺即將死去。婆婆拉著她的手不停地叫著:“利利,你清醒嗎?你能聽見媽媽說的話嗎?不要睡著,做母親就是這樣,不要怕,媽媽在你身旁陪著你。”經過三個小時的痛苦磨難,孩子終於出世了。
月子裏,婆婆精心地照顧著利利,生怕她餓著,一天四頓飯準時準點變著花樣。
除此之外,利利不能在地下幹一點活兒,就連用溫水洗手絹這樣一件小事,她都會不停的嘮叨:“誰讓你下地了,這麼早就動水,以後會落下病根的。”利利嘴上說沒事,可心裏樂極了,“婆婆,你和我的親媽媽一樣!”
就這樣,利利和婆婆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她們經常一起外出購物、在家說笑、做家務。到換季和婆婆的生日,利利都會買衣服送給她,在不熟悉人的眼裏,她們就是一對親生的母女,根本看不出是婆媳。後來婆婆去世的時候,利利傷心地哭過去好幾次,出殯那天更加控製不住自己,利利哭著一聲聲地叫著“媽呀,媽呀!……”發瘋似的一次次伸出雙手死死地拽著靈車,不讓婆婆離去……讀到這裏,你是不是也被感動了?
或許你會說利利比較幸運,遇到了一個好婆婆。但是事實上,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你的婆婆如何蠻橫,都有善良的一麵,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去感化你的婆婆。
怎樣讓婆婆對你有感恩之心
心理學家曾做過兩張計算機軟件繪製的心率圖,一張的曲線忽高忽低,變化非常混亂,另一張的曲線卻像波浪一樣有規律地起伏,顯得優美、和諧。據說,前者是計算機在人焦慮、憤怒狀態下實時繪製的,後者則是人在愉悅、感激的狀態下繪製的。可見,感恩不僅僅可以使他人感受到溫暖,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使社會更加和諧,對我們自身的健康也有益。
兒媳婦如懂得培養婆婆的感恩之心,將對婆媳間關係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曉曉結婚後第三年才不得不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因為公公的去世。剛開始和婆婆相處,曉曉心裏很沒底,因為公公剛剛去世,而婆婆在鄉下又是人人讚頌、有口皆碑的。這點可以從為公公辦喪事、送他老人家去火葬場的情形看出來。真的可用人山人海來形容。而且曉曉還從三姑、六婆、姨媽、姑姐的口中得知婆婆大方、熱心為人、仗義疏財的事。特別是婆婆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曉曉的兩個大姑子,鄉裏學校擴建、村裏建祠堂,她們出的錢最多,因此也使老人感覺臉上很光彩。在婆婆來曉曉家住的時候,大姑子就告誡曉曉以後要善待她媽媽,二大姑子還說,如果跟她媽媽都難相處的人,那個人也好不到哪裏去。言下之意,如果曉曉跟婆婆相處不好,就是個壞女人。
還沒在一起住,就說這些話,令曉曉心裏很不爽。
但是人都來了,就要好好相處在一起吧?
從今往後,想著就要和一個被人歌功頌德、在鄉親麵前充滿了優越感的婆婆相處一輩子,曉曉的心裏真的忐忑不安。做菜時曉曉盡量按著她的口味來做,看電視她愛看哪個台就看哪個台的,反正事事順著她。後來這種氣氛還是被打破了,曉曉因為丈夫做事虎頭蛇尾而生氣地責怪丈夫的時候,婆婆聽見了,以為曉曉在罵自己,很生氣地指責曉曉不孝順,說兒子娶了老婆不要媽。剛開始就這樣對她,等她老了以後還不知要怎樣虐待她。還說要不是她的女兒,他們能有這麼好,還罵了一些難以啟齒不堪入耳的粗話。曉曉很難過,看來婆婆有兩個有錢的女兒,就不把自己看在眼裏了!但是曉曉鎮靜了自己,說自己的老公不孝順,曉曉不承認,得讓老太太懂得感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