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家人心情:愛心家庭心理學2(2 / 3)

他的飲食失調和心理有關嗎

阿文結婚後,一係列的經濟問題立刻砸向了他:車貸、房貸、日常開銷……沒能和妻子甜蜜多久,他就帶著巨大的壓力投入到了工作中。作為一名業務員,阿文明白隻有多賺錢才能緩解壓力,因此在吃飯的時候,他都總是在想著如何談客戶,如何使客戶簽約,自己能賺到多少錢……

在心裏精打細算的同時,麵前的飯菜就顯得索然無味了。因此,他往往是在吃了幾口以後就離開餐桌,久而久之,阿文的飲食規律被打亂了,後來甚至看到食物就感到厭惡,他的厭食症也越來越厲害。

阿文的同事小孔也和阿文一樣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一天晚上,小孔想著工作上的不順心,心裏不禁煩躁了起來,隨手拿起身邊的一包餅幹吃了,又把冰箱裏的食物一掃而光,心裏的煩躁竟不見了,打著飽嗝的他也無暇去想工作上的壓力了。從此,他喜歡上了暴飲暴食,一有了煩心事就想吃,咀嚼美味的同時,他心裏的壓力也漸漸分崩離析了。發現這個轉移壓力的方法後,小孔的食量也越來越大,直到撐得無法忍受。如此惡性循環,另他痛苦不已。

厭食和暴飲暴食是飲食失調最常見的兩種表現,厭食的人在極端地餓著肚子,即使對著山珍海味,也提不起半點胃口;暴飲暴食的人則會對著食物大吃一頓,然後再吐出來。對此,心理學家分析,導致男人的飲食失調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心理壓力過重

男人在結婚後會麵對一係列的壓力,包括經濟上和精神上的等等。如果不能正確地自我調節,終日誠惶誠恐,甚至吃飯時都在考慮著如何解決問題,肯定是會飲食失調的。

很多男人心理壓力過重,往往是因為遇到了困難、挫折和厄運等。這時候,可以運用一下反向調節心理,從不幸中找到有幸,從“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一定不要悲觀,學會做一個樂觀主義者,壓力自然會減輕許多。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曾經對這兩者的區別做出了很貼切地比喻:“假定桌上有一瓶隻剩下一半的酒,樂觀主義者看見這瓶酒會說:‘太好了,還有一半’;而悲觀主義者則會對著這瓶酒歎息:‘糟糕!隻剩下一半’”。樂觀主義看事物都是從好的一麵出發,從某些方麵上忽略不好的一麵,壓力自然會減輕許多。從前,有個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臉。天不下雨,她就掛念賣雨傘的大兒子沒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擔心開染房的二兒子不能曬布。後來,有個鄰居對她說:“你怎麼就不反過來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兒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兒子就可以曬布。”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不展。這個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極好詮釋。

二、錯誤的減壓方式

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壓力了,便尋找方法來減輕壓力。但是因為所選的方式不當,反而造成了飲食失調的狀況。

飲食失調對身體的傷害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隻有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減壓,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位籃球運動員在受到教練的訓斥後感到很沮喪,整日不願吃飯,不久就患上了厭食症。就醫後,心理學家建議他在訓練中把籃球當成教練的臉來狠狠地打,借此來發泄心中的不滿,果然在試用這個辦法一段時間以後,他的厭食症明顯的改善了很多。這是一種心理宣泄法,不傷害他人,又可以排解煩惱情緒,可以借鑒。這種宣泄應該是合理的,相對來說,大吼大叫、遷怒於人或者發牢騷等都是不可取的。厭食、暴飲暴食等,不僅於減壓不利,還會對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一定要通過正確而有效的途徑來緩解壓力。

緩解壓力首先要想到如何才能減少壓力,或者說避免產生壓力。男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是這種理想應該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男人在工作或生活上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期望過高,目標難以實現,就會感到自卑,終日憂鬱。所以,要想緩解壓力,就應該適當地調節自己的心情,製定一些符合實際的目標,坦然的麵對成功與失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理學家認為,男人在精神上的壓力,可能與個人經曆和信念有關,致使他們會堅持某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麵對壓力而難以應變。比如說男人心裏有了一個堅持原則的條條框框,隻存放自認為有利的想法,就不會聽取他人的意見。如此,當壓力釋放不了的時候,就會通過一些簡單的、錯誤的渠道來排解壓力,比如厭食、暴食等,到了最後壓力不僅得不到解決,還會傷害自己的身體。若是能夠換個角度,將心裏的條條框框放得寬一些,無論自己喜歡與否,都要多吸取正確的思想,學會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壓力,才能避免出現飲食失調等有害身體的現象。

另外,麵對壓力,學會轉移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心理壓力過重,那就先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到讓你感到輕鬆的事情上來。比如做一下體育運動,能使你得到很好的發泄,運動完之後就可以把壓力釋放出去。不能在飲食上和自己過不去,厭食、暴食都是不正確的。心理學家指出,所謂適當的轉移,就是在大腦裏產生一個新的興奮點,通過和原來的不愉快相互抵消來衝淡不良情緒。比如工作上的壓力過重時,可以在下班以後去打打球、看場電影等;心裏感到憂愁的時候可以避開憂愁的對象,盡量不去想,通過運動或娛樂等,使緊張的情緒鬆弛下來。與其不懈奮鬥,孜孜不倦,最後落得麵容憔悴,倒不如做點快樂的事。

作為男人應懂得學會放眼世界,雖然自身的壓力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隻要認真地對待心理壓力問題,並適當地通過調節情緒、轉變想法來緩解心理壓力,或者為它找個合理的宣泄方式,它就不會給心理帶來太大的傷害。總之,用穩定和健康的心理去麵對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社會,才是對抗壓力最好的辦法。

為什麼他會存私房錢

結婚以後,妻子一般都成了家裏的“財政部長”,掌握著經濟大權,丈夫麵臨著妻子的經濟製裁,難免會存下一些私房錢。而這些私房錢一旦被發現,就不可避免地引發一場“家庭戰爭”。那麼,什麼心理使丈夫有了想擁有私房錢的想法呢?妻子又該從哪些角度來分析丈夫的這些心理呢?

根據以上情況,心理學家指出,丈夫想有點私房錢並沒有什麼錯,這是很多方麵決定的。

而作為妻子,應了解丈夫的這些心理需求,並采取相應的措施。那麼,丈夫的這種行為是哪些心理決定的呢?

一、獲取“自由”的心理

這種自由不是指行動上的,而是思想上的。男人在社會上的接觸麵廣,工作上或朋友之間的應酬都要用到錢,什麼事情都先跟妻子彙報,未免有點“小家子氣”了。

王某夫妻在價值觀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王某花錢從來都是大手大腳,而她妻子卻是勤儉節約的那種女人。結婚後,家裏的收入被妻子掌控著,使得王某在外麵經常因為手頭上見拙而被朋友們取笑。雖然有的時候可以借著聚會之類的理由從妻子手裏拿一些錢,卻也總是顯得不夠光明正大,於是,他就想到了存些私房錢。這樣既不被妻子發現,和朋友的相處中也有了麵子。由於考慮到家庭的和諧,王某的私房錢從來不會超過一定的數目,所以妻子在發現後也隻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麵子在某些時候也可以理解成自尊心。作家毛姆曾說:“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通常在女人持家的情況下,男人在經濟上就不會有太多的自由。可是心理上,男人總滿足不了自己想花錢的欲望,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也常常因沒錢而變得底氣不足。限於零用錢有限,隻得攢一些私房錢,用於自己的日常開銷,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維持自己的麵子。針對這種心理,專家指出:男人都會有一些放不下卻又不被妻子接受的“不良習慣”,比如抽煙、喝酒、看球等,妻子是不會給丈夫充足的錢去滿足這些要求的,那麼為了滿足自己,丈夫隻能藏些私房錢,去買煙酒、球票等。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幾個人湊到一起喝上兩口是在所難免的事,這個時候數落沒錢或被說成“妻管嚴”會打擊男人的自尊心,所以,私房錢就會派上用場。總的來說,這類男人藏私房錢,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欲望和虛榮心,希望獲得經濟上的自由而已。

針對這種心理,妻子應懂得在公共場合多給丈夫麵子,以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必要的時候給丈夫一些零花錢,讓丈夫懂得妻子對自己的理解,同時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能逐漸使丈夫產生一種自我約束的想法,利於家庭和睦。

二、孝敬父母的心理

男人在婚後仍然想著在物質上幫助父母。雖然盡孝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時間長了,未免會使妻子心裏不平衡,這時,男人也會想到“私房錢”。

結婚以後,小馬常常拿著家裏的存折往父母家裏跑,時間一長,妻子心裏不禁犯起了嘀咕,雖然自己父母家庭的經濟狀況要好很多,但是丈夫的做法還是讓她心裏產生了不快。有一天,她對丈夫說道:“雖然你父母家裏困難,可是咱家的錢是我們倆個人掙的,你總不能都拿去孝敬你父母吧?”小馬雖然生氣,卻也無奈,畢竟妻子說的有理,可是父母的困難也不能不問,於是他便悄悄地攢起了私房錢。不僅可以幫助父母,也可以貼補家裏,偶爾還可以給孩子一些零用錢。看到這些,妻子也喜笑顏開,不再反對丈夫攢私房錢了。小馬此舉實在不失為一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