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消融了的“荒謬感”(2 / 3)

“我很感興趣的是,如此荒謬的早期記憶,卻塑造了現在陽光快樂的你!”

“嘿嘿,我自己都不清楚。”

“但你現在都能清晰地回憶出這些事兒,說明他們在你的生活經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致影響著你。”

“是否是一種自卑感的補償呢?”

“肯定是,但你獲取的是一種積極的補償。那這種積極的補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我也說不清楚!或許這是我學心理學專業的緣故吧。”

我們都沒有再說話,而是共同逐條重新分析這8條早期記憶。我又有了新的發現。

“小閆,你看,很多條早期記憶雖然不合理,但你都用你自己的方式給予解決或者解釋了。”

“是嗎?”小閆有些懷疑,疑惑地看著我。

“你看,你怕奶奶不敢叫奶奶,所以選擇了尿床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雖然被打了,卻解決了尿急。你沒有說愛爺爺,大家責備你,你的心裏有了愧疚感,後來用大病一場予以解釋。在你心裏,一應一報抵消了……”

“我好像明白了。後麵幾條也是,老師打了我,考試得0分,我就選擇逃避到奶奶家。雖然我一直就很怕奶奶。”

“你呀,這就叫會‘兩權相害取其輕’,你很會做選擇題嘛。”小閆的悟性很高。

“那哪叫會做選擇題啊?那是逃避。”

“可這樣的逃避,卻有效地降低了你內心的荒謬感,這也叫做‘兩權相害取其輕’啊!而且充分說明你具有很強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精神。”

“是嗎?”小閆撓了撓頭。

“後麵的呢,自己可以分析啦!”

“不吃糖是接受了對牙不好的解釋,妹妹看日記我就買了把鎖。”

“是的,我相信第5、6和第8條,雖然沒有寫,你也一定有自己的辦法應對或者能自己予以合理的解釋。”

“奶奶沒有給我買被子,是因為奶奶以前有一個女兒夭折了,她對夭折女兒的愧疚感使其產生了“重女輕男”的思想;但第6條和第8條暫時還沒能‘消融’。”

“所以,雖然你對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合理,卻能自己給它一定道理的解釋或者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的先防止它繼續不合理,如把日記本鎖了,妹妹就偷看不了啦。你在解釋和想辦法的同時,你的“荒謬感”情結也就有效地控製在了一定的範圍內,沒有繼續發展。另外,你的性格偏向內傾思考型,所以你選擇心理學專業,極有可能也和這個有關,你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能打開自己心靈的鑰匙。你學習心理學專業不僅是興趣,更是自身的需要,因此你學得比別人更專注,你的收獲也更多。慢慢地,你變成了現在這樣的獨立、陽光。”

“嗯……”良久以後,小閆長舒一口氣說道,“那我不足的地方在哪裏呢?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呢?”

“嗬嗬,不愧是專業的,目標直指未來。”我一邊在紙上勾畫,一邊繼續說道:“你的8條早期記憶全是關於人際關係的,不但不合理,而且你想把它們搞清楚,說明你具有探究意識的同時也反映出你對周圍不合理性的高度敏感性。這樣的好處是你能將這些不合理的東西自我消融,壞處是造就你現在追求完美的性格。如果生活中一旦受挫或者自我無法消融,自我壓力會增大,焦慮感上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很糾結、很鬱悶。”我頓了頓,本想說這樣下去的結果有可能引起抑鬱或者強迫等症狀的發生,可考慮到他的敏感度,我話鋒一轉,“所以呀,也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們搞清楚,特別注意正確對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如果糾結了,你最好找一位傾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