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學會了在論壇裏傾訴,傾訴對象越來越多,提意見和建議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行家裏手甚至教育教學的專家,如張萬祥、王曉春、鄭學誌、鄭立平、李迪等等。在與他們的談論中我能更清楚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看清自己腳下的路。
4.多掌握一點武器——積累武裝抵抗壓力來襲
學生給教師的壓力大多來自問題生,問題生當然是那些老愛出狀況的學生,但如果我們把問題解決了還會感覺壓力大嗎?肯定不會,壓力大甚至情緒失控的原因自然是沒有把問題解決好,為什麼沒有解決好呢?因為一把鑰匙隻能開一把鎖。事實上,很多班主任在麵對學生問題或問題學生的時候喜歡用常用的幾種辦法去解決。結果一旦沒有解決好就感覺黔驢技窮,就感覺壓力大,不良情緒就上來了。所以當務之急當然是要多攢些武器,定規矩、搞評比、說服、師愛、威信、輿論等都是常規武器,同時還要搞清楚各種武器的特點和使用技巧,最後根據學生的問題對症下藥。問題解決了,壓力不就消失了嗎?那怎樣才能對這些武器收發自如,運用熟練呢?我們不能指望腦袋一拍就拍出什麼名堂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積累。
5.做一名不斷學習和積累的班主任——消減壓力的源泉
在平時的職業生活中就要做一名有心人,向身邊的教師學習,向網絡學習,向書籍學習,甚至向學生學習。隻有不斷學習的班主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打開思路,擴展視野,才能真正做到“方法比困難多”。我現在感覺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學鄭立平老師建立“錦囊四庫”——德育故事庫、學生案例庫、活動素材庫、管理方法庫。把論壇裏、報刊上、書籍上、名師講座中聽到的看到的統統收集起來,整理歸庫。一旦遭遇學生問題,按庫索引,再創造發展,壓力問題迎刃而解,輕鬆自如。所以,隻有不斷學習和積累才是從根本上消融壓力的源泉。
6.創造性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將壓力消融於無形
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隻有創造性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工作的激情也能進一步促進工作的創造性開展,形成良性循環。壓力也自然被這些激情和自我滿足感所緩解、消融了,所以,一旦遭遇學生壓力,我會把這樣的壓力看作是德育工作的挑戰,是完善自我錘煉自我的寶貴機會。心態上接受了,再仔細分析造成這種壓力的原因是什麼,讓我最不舒服的地方在哪裏,然後我就從這個地方突破進去,創造又一個新高。問題往往很快就被解決了。
7.尋找一項喜歡的運動——零壓力生活,做快樂自己
運動可以有效地緩解壓力,比如利用周末的時候結伴外出短程旅遊、自行車遊甚至徒步遊都可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參加到各種相應的俱樂部或者自發進行的團隊中,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強身健體,結識不同行業的朋友,擴大生活圈,有效地提升自我認同感和開拓心胸。在完全的壓力釋放中體驗零壓力生活,幸福快樂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