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教育信息化(2)(3 / 3)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曾經指出:通過各種形式來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國適齡人口高等教育入學率要從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網絡教育是實現這個教育目標的重要渠道之一。

憑借以前的教育方式實現這一基本目標,從我國高校目前的教育教學效率而言,是十分困難的,借助網絡教育形式來發展、擴充高等教育勢在必然。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製定的並在1999年1月13日由國務院批轉的《麵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對遠程教育特別是網絡教育的發展作了宏觀上的規劃,並在政策上給予了支持。認為“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將“有效地發揮現有教育資源的優勢,是在我國教育資源短缺的條件下辦好大教育的戰略措施”,教育部對此將“要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加大建設力度”;“為推動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按國際慣例對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運行費用實行優惠”。

2.加入WTO對高等教育市場的衝擊

加入WTO後,在教育領域裏,我國必然要參與國際間的合作,所以我們必須接受現行國際組織的各種“遊戲規則”。以接受條約為基礎,在決定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時,必須要和國際接上軌,而不再享有充分的自由,這就導致國家教育權的削弱(實際上是把一部分國家教育權轉移到跨國性的機構和組織中去)。隨著教育服務市場的全麵開放,國際組織將更多地參與到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畢竟我國人口的基數比較大,高等教育有著十分廣袤的市場,如果不搶先占領,國外優秀高等教育資源將會擠占這份市場。

由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最新資料可以看出,上海現在已有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20多所大學與海外的110多所大學合作辦學,合辦的專業有外語、計算機、商務管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生物醫學、稅務征收等。合作辦學涉及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加拿大、法國、荷蘭和瑞典等,就讀學生5萬餘人。

3.我國網絡高等教育現狀

教育部於1998年9月批準了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作為現代遠程教育首批試點高校,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遠程教育也由此拉開了帷幕。1998年共招收了9000名網上學生,而其中清華大學一校招收了1700名網上研究生;湖南大學已累計招收3500名網上學生,今年還將招收1500名專升本學生,並有2000多人在網上接受培訓;浙江大學在兩年間有近3000名本科生在網上學習,並招收了200多名研究生。到目前為止,經教育部批準,全國已經有67所高校開辦網絡教育試點,網絡教育在線學生數逐年增加。預測分析表明,到2005年,中國的網絡規模有可能達到世界首位,信息服務業的增長率年平均超過30%,而教育將成為其中一項重要服務產業。

目前,我國網絡高等教育表現出以下特點:

(1)地理覆率蓋麵大

跨越時空的限製,是網絡最重要的特點。在設施上達到網絡技術的要求,已經愈加變得十分輕鬆了,這為網絡教育的擴張創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試點高校的網絡教育已經擴展到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並正逐步把覆蓋範圍擴大到市和縣。

(2)專業麵廣,層次豐富

在試點的幾所高校,截至2001年3月已開設八大學科門類共51個專業;已經開設的學曆學位教育分為4個層次: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專科起點攻讀本科,高中起點攻讀本科,普通專科。

(3)招生人數多

直到2001年3月,總共招生24萬多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6.5萬多人,電大網絡教育招生18萬人;2001年秋季招生後,在校生將達到40萬人以上。

由這些情況可以總結出:網絡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

二、網絡高等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