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上述差異的存在,讓我們對待西方經驗的態度就不能是全盤照搬,而要考慮到他們這麼做的社會背景與現實依據是什麼,同我們的情形是否能夠一致,之後才能決定是否“引用”。假若僅僅因為他們走在前麵就不假思索地跟在後麵亦步亦趨,這就是一種非科學的態度。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不應該定位於學曆教育,特別是高中起點的學曆教育上,起碼目前開展這方麵教育的時機還不夠成熟。所以,我們認為當前高校遠程教育應主要定位在繼續教育、非學曆教育上,先從事一些提高培訓之類的工作,以積累經驗,培訓教師,如果要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學曆教育試點,也應該從成人這一方麵做起。而高中起點的專、本教育,就應該及時適當地降溫,要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還必須在普通高校上下功夫。畢竟,摟著電腦上網學習的生活不等於大學生活。
網絡高等教育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一、網絡教育發展現狀
二、網絡高等教育的形式
三、網絡高等教育的發展前景
現代教育形式中,利用網絡技術實施遠程教育就是指網絡教育。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終身教育的日益興起,促進了網絡教育的高速發展,每個國家都十分重視網絡教育體係的構建和網絡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一、網絡教育發展現狀
當前,對於網絡教育的發展,世界各個國家都給予了空前的關注,都試圖在未來社會中讓教育處在一個優勢位置上,以此躋身於社會發展的前列。世界經合組織的研究顯示的是,從1995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遠程教育市場規模正在以每年增加45%的速度擴張著。到2000年,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進行學習的,全世界有7000萬人。
(一)國外網絡教育發展概況
對網絡教育,美國政府相當關注和重視,克林頓政府宣布過要把教育廣泛地建立在INTERNET上,在1996年曾向全體公民提出:2000年以前把每一間教室和每一個圖書館都聯到INTERNET上。美國教育部投資7800萬美元用以建立網上課程,聯邦政府用20億美元推動所有中小學生使用電腦。為了實現克林頓政府宣布的計劃,國家每年用於網絡教育的開支達100~200億美元。此項舉措目的是在為美國教育界搶占教育國際化新的製高點做準備。國家視網上文憑或學位同傳統學校頒發的文憑或學位一樣,更多的大學通過互聯網招收學生和發文憑。1995年隻有28%的大學提供網上課程,而至1998年突增到60%。據統計,在美國通過學習網站進行學習的人數正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60%以上的企業通過網絡方式進行員工的培訓和繼續教育。
美國高校遠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學曆教育,在其現有的166萬遠程教育學生中,有134萬多人在攻讀學曆或學位課程。美國遠程教育開設的學曆、學位課程種類達到4.9萬個,基本上是覆蓋了美國高等學校的所有學科和專業。
1998年,英國政府就以立法的形式明確規定,將中小學原來的信息選修課改成必修課,在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中,法定的6%是必須作為學校專門使用的計算機購置費的,用來保證英國中小學能夠連接到INTERNET。2000年3月15日,英國教育和就業大臣戴維·布倫斯特宣布,英國將不斷擴建新型網上“電子”大學,力求在全球教育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搶得先機。
(二)我國網絡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1.網絡高等教育發展的社會基礎
實際上,我國是一個雙二元社會。雙二元社會就是指一方麵整個社會分為城市和農村,農村的發展要比城市的發展落後得多,農村人口不享有城市人口的福利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子女教育等;另一方麵,在城市戶口中,又分為工人和幹部,二者的待遇也是不對等的。相當長時間以來,接受高等教育幾乎成了改變個人社會身份的唯一渠道。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的需求極為龐大,網絡高等教育的發展可謂適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