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遠程教育教學研究(1)(2 / 3)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不受限製,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但這種模式必須在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要相當高,自我約束力要相當強,學籍管理製度和考試製度非常嚴格的前提下才能充分保證教學質量。

二、提高遠程教育質量所麵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描述通信網絡性能的諸多技術指標之中,通信網絡的寬帶或數據傳輸速率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帶寬是指通信網絡可以不失真地傳輸信號的頻率範圍;數據傳輸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信號量,表征網絡的傳輸能力,用每秒鍾能傳輸的二進製總位數表示,單位bps。由於數據傳輸速率和帶寬之間存在一個對應關係,也就是數據傳輸速率越高其帶寬就越寬,從另一方麵看網絡的帶寬越寬其數據傳輸速率就越高。因此,人們也常用數據傳輸速率來作為衡量網絡帶寬的指標。

在遠程教育的係統中,網上授課要求的是在Internet環境下實時、連續地傳送大量的音頻、視頻流,以實現教師授課過程的實時播放、網上課程的視頻點播、網上課堂的實時交互式討論等等教學活動。但是,目前Internet環境下用戶端采用電話網的撥號上網方式,用戶可以順利接收文字、圖片信息,而對於視頻和音頻信息等多媒體信息的接收,則由於網絡帶寬限製而不能順利實現。學習者借助電腦網絡等技術手段卻隻能得到教材的電子文檔資料,教學活動中的實時性、連續性、交互性無法體現出來。由於文字、圖形、圖像等信號不隨時間變化,對實時性要求不高,且數據量不大,對網絡的帶寬要求也不高,用傳統的電話網和接入方式可以正常接收;而聲音或視頻(活動圖像)信號則是時間的函數,對傳輸的實時性、連續性要求高,而且數據量非常大,對網絡帶寬的要求也很高,傳統的電話網和接入方式難以滿足其實時、連續性傳輸的所求。所以采用什麼樣的通信技術保證網絡的帶寬是提高遠程教育質量的基礎條件,也目前遠程教育應用和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不容忽略的問題。

當前,緣於在骨幹網一側采用IPOverATM、IPOverSDH/SONET、IPOverWDM/Optical等技術,使傳統的電話網不可避免地過渡到以數據業務,IP業務為中心的新一代電信網,這種電信網的最大特征就是寬帶化、IP化。骨幹網的速率已高達100Gbps以上。但處在骨幹網和用戶端之間的接入網還處於傳統接入(即利用普通Modem撥號上網)的窄帶水平,接入速率一般為28.8~33.6bps,最高為56Kbps,這是製約用戶端接入速率提升的瓶頸。所以在進行遠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遠程教育的關鍵應用所需的網絡帶寬,利用先進的寬帶接入技術提升用戶端的接入速率。目前主要的寬帶接入技術有ADSL、CableModem、光纖以太接入、寬帶無線接入等其接入的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到幾十Mbps之間,是普通Modem的幾十甚至幾百倍。

(二)大力開發遠程教育資源

遠程教育資源目前主要還是以基礎教育為主,層次偏低、專業性差,媒體素材庫、題庫、案例庫、課件庫的水平較低、授課形式單一,網上教程很多隻是是教材的電子文檔,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的設置上不能突出本學校、本專業的特色,學生上網後在遠程教學內容中找不到適合自己專業和發展的課程;遠程教學課件中能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偏少,學生通過遠程學習難以獲得實際操作能力。

不容置疑,開發遠程教育資源是一個係統工程,它裏麵涵蓋了教育教學原理、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及軟件開發技術,應組織有教學經驗和專業特長的教師製定出各專業各學科的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編寫出適合遠程教育特色的教案腳本,在具備條件的前提下,聘請專業的軟件公司製作出高質量的遠程教育課件。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配套開發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課件;建立遠程實驗基地和虛擬實驗環境,為學生提供基於WEB的三維立體環境、可視化的實驗對象、可視化操作機製、實驗學生之間的交流機製及協作機製。使學生通過遠程教育也能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驗論證、實際設計與開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