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正確的消費心理(1)(3 / 3)

教育學家還提醒家長們,也不要把錢和青少年的學習成績聯係在一起,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分數升高就給錢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辦法。成績的好壞和作業完成與否與給不給錢沒有關係,因為分數高、學習好、完成作業本身就是一個獎勵。

在青少年麵對大千世界時,他們對社會上的各種物質有很大欲望,這是正常的、合理的,也是他們的天性表現。但也有必要向他們灌輸節約的思想意識。因為對一個家庭來講,如果孩子花錢放任自流的話,其結果必然是有害的。

美國的教育學家正在學校裏開展一項關於開支方麵的基本知識教育的活動。一些學校還專門設置了這門課程。在家裏,可讓孩子充當小采購員,購買一些日用品,如油、鹽、醬、醋等,讓他們學會合理計算花多少、剩多少,缺什麼、買什麼的道理。學會了這一步後,父母衡量孩子平時的需要,根據需要給孩子錢。孩子在父母的指導下,在這筆資金的範圍內,籌劃資金的運作。父母的作用在於監督孩子對零花錢的使用,並進行正確引導。

美國銀行家協會在美國19個州開展了“光榮開支”方麵的教育活動,受教育的人達到了幾百萬人,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對待青少年的花錢問題,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自我鍛煉。在許多中小學的調查中表明:來自雙職工的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學生在花錢方麵的獨立性強。由於父母都在工作中,他們被迫自己照顧自己,許多學生不得不自己在外麵吃午飯。調查還表明:他們當中的一些青少年已經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開始為家裏買菜和一些日常用品了。

萊百卡珍是一個美國女孩,她雖然今年隻有九歲,但她對如何支配她的積蓄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當她的“小銀行”裏裝滿了20美元時,她就把其中的17美元交給媽媽,讓媽媽替她存起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3美元放到自己的錢包裏,作為零花錢用。她長期地、細心地積蓄這些錢,現在她已經有了400美元的存款了。小萊百卡珍說她要把這筆錢留作將來上大學時,自己為自己交學費用。

從這位美國小女孩的身上,我們可以感悟到:無論是富有的青少年,還是貧窮的青少年在明智的用錢這方麵都需要采取謹慎、合理、適當的原則,要把花錢也當成一份事業認真對待。

零用錢不是隨心所欲的小金庫

現在在學校讀書的青少年不同於過去了,許多青少年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富”起來了。青少年的錢的來源有很多,如“過節費”、“壓歲錢”,親戚朋友送給的“禮錢”,還有考試成績達到了預期指標所得到的“獎金”等等。

青少年手中的零花錢逐步多起來了,怎樣對待這個問題。這裏有個家長的認識問題,也有個孩子的認識問題。有的家長認為錢這個東西,最好不要讓孩子明白太多,也不能留在孩子手中,讓孩子操縱,所以一律收繳,孩子有收入就要交給父母,父母可以包起孩子的一切衣食住行,孩子隻要專心學習就可以了,不要在錢的問題上分散精力。有的家長則認為:

現在的孩子再也不能像自己小的時候那樣了,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過得太拮據了,現在就這麼個獨生子,尤其在孩子們相互攀比的情況下,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同學麵前丟人,不能露出窮酸樣,所以隨孩子的意願花錢。孩子大多認為:這些零花錢是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給我的,就應該由我來掌握。這些零用錢就是我的小金庫,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