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良好的衛生習慣(2)(2 / 2)

一些青少年的不衛生的小動作,就其本質來說屬於行為問題。造成這種病的原因有兩方麵:多數是習慣造成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毛病。也有少數是由於精神障礙引起的。

就習慣所造成的不衛生的小動作而言:一般都是青少年的天性或者一些病變慢慢造成的。如咬指頭或者咬指甲,就屬於天性。孩子一出世,不要任何人教,天性就會吸奶,當孩子長大一點後,由於手部動作開始發育,就變成了咬手指或者咬指甲的習慣。同樣,摳鼻子、揉眼睛的習慣,也可能是有時鼻子或者眼睛發癢,或者由於異物進入鼻孔或眼睛而未能得到及時清理,或者是患了結膜炎等病變而有了不適應的感覺,摳一摳或者撓一撓也許覺得舒服一些,但由於病變的根兒沒有得到清除,時間長了,就不知不覺地養成習慣了。

就神經障礙而形成的不衛生的毛病而言:往往是極少數性格比較孤僻、膽怯、帶有神經質的青少年中多一些。這些青少年往往生活在管教比較嚴的家庭,他們經常遭到父母的責罵,或者父母雙方的意見經常不一致,而父母雙方又都很厲害,使得孩子無所適從,這也容易造成不衛生的小動作的形成。

當家長發現這種現象時,要及時糾正,越晚越難改。家長要注意用和藹的態度對待孩子,切忌責罵、恐嚇孩子。遇到孩子在做某種不衛生的小動作時,要耐心誘導,細心地給他們講解衛生知識。如:經常咬手指,會把手上所攜帶的一些蟲卵吃到肚子中,造成腸胃炎或者寄生蟲病。摳鼻子會傷害鼻黏膜,造成鼻子出血或者鼻炎。

對於精神有障礙的青少年,家長要多花一點功夫。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有沒有造成孩子不健康的行為或教育方法,還要看一看周圍有沒有造成孩子心理上不良反應的環境,包括學校在內。最好的醫治辦法是家長和老師、家庭和學校配合,仔細地尋找原因,有的放矢地對青少年進行幫助。對有些精神障礙特別嚴重的青少年,要請心理醫生予以特殊治療。

二、青少年應進行定期醫療檢查

青少年處於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的各個器官和部位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成熟,他們極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衛生的因素的影響而感染疾病。定期檢查身體就有了必要。定期檢查身體的目的在於:了解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狀況和衛生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和防禦未被注意的疾病和缺陷,以便能夠及時地采取措施予以治理。

一年一次的定期的醫療檢查對於青少年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次健康檢查的結果,隻能反應青少年健康狀況的一個橫截麵。多次定期的檢查,就可以從每次的檢查結果的前後對比中,看出青少年成長發育的動態變化,這就能夠起到連續觀察的作用。

在定期檢查的青少年中,如果檢查不合格,發現有疾病或者缺陷,諸如:沙眼、齲齒等等,要及時采取措施治療,不要拖延。經過一段治療,觀察病情基本好轉了以後,不能就此了事,還要到醫院複查,確實原有的病情已經消失,才能放心地停止治療和用藥。

青少年的體檢表格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是經過專家審定的,都是有必要檢查的,不要忽視或者在思想中存在僥幸心理,自以為不會得病而不願體檢或不願檢查其中的某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