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良好的衛生習慣(1)(2 / 3)

牙是由牙釉質、牙本質以及牙髓所組成的,牙骨的形成需要有鈣、磷等物質。齲齒是青少年常見的牙病。主要由細菌和唾液中的粘蛋白結合粘在牙上,蛋白的溶解菌所產生的蛋白溶解酶破壞了牙質,使牙體中的硬組織中的無機鹽脫鈣,有機質分解,牙體組織破壞,再受到有機酸的侵蝕造成的。有機酸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通過細菌分解而成的。有機酸附在牙上,使壓釉質被破壞,就形成了齲齒。

預防齲齒的最有效方法是讓青少年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刷牙一般可以分為兩次:早起一次,睡前一次。刷牙要順著牙縫上下刷,裏外都要刷到,最後要將殘留在口腔裏的牙膏和殘留物徹底清除幹淨。刷牙所選用的牙膏極其重要,最好選用非常適合兒童或青少年用的牙膏。牙刷,要選用在大商場所購買的正規牙刷,牙刷的毛質要軟,以免把口腔碰破。飯後漱口一般用鹽水漱口,鹽水漱口可以比較徹底地清除口腔裏的細菌。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長得很好,可謂天生麗質,但正是因為長了一副好牙才應該更加認真嗬護。偉偉小的時候有一口漂亮的牙齒,就像雕刻的一樣,但他非常不注意口腔衛生。在學校,老師盡管多次強調過要每天刷牙和飯後漱口,但偉偉還是置若罔聞。他愛吃巧克力,而且經常是在飯後還要吃很多。晚飯後,偉偉的父母每天都敦促偉偉要認真刷牙,但偉偉總是草草應付了事,甚至有時候趁父母不在的時候,連牙膏也不擠,漱漱口,就完事,然後繼續吃巧克力。刷完牙再吃巧克力,就和不刷牙的效果一樣了。

時間久了,慢慢地他的牙齒就被細菌侵入了,並開始發炎了,偉偉的牙就開始痛了。偉偉的父母領他去看醫生,醫生經過診斷後,說他是蟲牙。偉偉可傷心了。

偉偉開始配合醫生治療自己的牙齒,他不但要經常請假去看牙,而且要受罪。

每次,醫生用口腔醫療設備碰到偉偉的牙齒時,偉偉痛得就想掉眼淚。每次看完病,他都下決心,再也不隨便吃糖了,一定要堅持按時刷牙,勤漱口。

青少年養成刷牙和漱口的良好習慣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還要定期做口腔保健檢查,發現齲齒及時治療。

在飲食上多吃含鈣和磷的食品,以起到固齒作用。在換牙期間,不要經常用舌頭舔門齒,以確保能夠長出一口健康、潔白、整齊的牙齒。

飲食衛生中的大講究

青少年的正常的生理過程(呼吸、循環等的平衡)和生活勞動過程(吃飯、穿衣、走路、運動等)以及生長過程(身高、體重、腦力的發育等)不但需要正確的飲食結構,而且需要講究飲食衛生,在飲食的衛生中避開各種細菌的侵害,盡可能多地獲取營養。

青少年飲食的衛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桌子、椅子、碗、筷子等所有與青少年飲食有關的用具和餐具,都要保持幹淨,要定期消毒。這些餐具和用具的大小要合適,不要讓他們用起來感到太勞累、太費勁了。

第二,青少年都懂得飯前洗手的道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實際上許多病並不都是父母做的飯不衛生,而是青少年手上的細菌太多,由手到口才染上病的。洗手不方便的地方,如火車上,可以隨身攜帶一些濕巾紙,濕巾紙能夠消除水果上、手上等處的細菌,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

第三,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經過充分的消化,以免引起腸胃的不良反應。因為吃飯不小心,而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的東西不要直接入口,而要經過清洗後方可再吃。

第四,不要隨意去吃小攤兒上的小吃,小攤兒上的小吃雖然一般說來都比較好吃,但是極不衛生,其消毒和清洗設備都跟不上去,所以小攤兒是傳染疾病的重要場所。

第五,每個青少年,尤其是上學的青少年學生,都要隨身帶上自己的杯子,不要在口渴時,總是借用同學的杯子,這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來講都是極不衛生的事。自己用自己的杯子,不但是防病菌、講衛生的需要,而且還是尊重他人的需要。

現代生活的節奏很快,有些做家長的往往把心思都放在繁忙的工作上,而對孩子的飲食上的照顧常以沒有時間為借口,采取塞給孩子錢的辦法,讓孩子隨意在街上解決早餐和午餐問題。

有些小攤兒上所賣的早餐很不衛生。炸油條所用的油是從大飯店倒掉的食品中的廢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每天所炸油條剩下的油從來也不報廢,這樣他們所用的油中的亞硝酸的含量就遠遠高於國家的指標,亞硝酸是一種能夠導致癌症的物質,過量地食入身體後,尤其對青少年的健康發育不利。加之在街頭賣東西的一些個體戶,往往是拿完錢的手,又拿起顧客所要的食品。青少年的抵抗力有限,一旦遇上肝炎之類的傳染性極強的病菌,就會被感染上。所以,青少年的飲食衛生問題不但是家長所應當關心的問題,而且應該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