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孩子說:“毛毛,不要著急,凡事都要從頭做起。你是不是記得,在你2歲的時候,是媽媽幫你每天穿衣服,那時你不會穿,現在你不是自己會穿了嗎?你現在功課吃緊,這個父母都理解,但學習從不好到好有一個過程。你要加倍努力才行。從現在開始,爸爸和你一起學習。”
說幹就幹,我四處奔波,借來了一整套小學實驗課本,買來了教學必備的磁帶、算盤。
為了孩子的學習,家裏封閉了電視,每天晚上吃過飯,我就和女兒趴在寫字台上。我花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初步掌握了新教材的特點。自己入門後,每天再按時輔導女兒一個半小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女兒也入門了。從此,女兒的成績不但開始向上走,而且我和女兒也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就開始學習,直到休息。
一次,我到學校去接孩子,毛毛的班主任告訴我:“毛毛進步可快了,現在學習完全可以跟上了。”
通過這次成功的教育,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正確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調配合,隻有使孩子在心理上能夠正視各種困難,才能鼓勵她勇敢地戰勝困難。家庭教育起著中介作用,孩子遇到挫折,家長有意識地在孩子心靈中播下正確對待自己、勇於進取的種子;孩子取得成功,家長要為孩子加把油,激發孩子追求更大的成功,為她以後的健康成長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測測自己:達標了嗎
一、操練目的針對影響青少年成長發育的基本因素,尋找自己成長發育的應該注意的問題。
二、操練工具青少年成長發育平均值的有關數據。
三、具體步驟
第一,測量自己的身高和體重等,得出相關數據,並和青少年成長發育的平均數據相對照。
第二,如果自己的數據比平均數據加或減1個標準差,那麼自己的發育屬於中等水平;如果自己的數據比平均數據加1~2個標準差,那麼自己的發育屬於中上等水平;如果自己的數據比平均數據加2個以上的標準差,那麼自己的發育屬於上等水平;如果自己的數據比平均數據減1~2個標準差,那麼自己的發育屬於中下等水平;如果自己的數據比平均數據減2個標準差,那麼自己的發育屬於下等水平。
第三,如果你的身高、體重等數據在中等水平以下,就找一找原因,是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是環境因素的影響?或是疾病所致?建議去找有關專家或醫生谘詢一下,不要錯過青春發育的大好時機。
對比看看:這些類型合理嗎
一、操練目的通過辨別、分析,讓青少年樹立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新概念。
二、操練方式討論。
三、具體步驟第一,有兩種類型的學生:
類型A:一個學生,就其體格發育而言,屬於中上等水平,沒有什麼疾病。但就是性格孤僻、執拗,在學校裏不和同學來往,沒有朋友,很少說話,也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沒有青少年的朝氣。
類型B:一個身體極其健康的青少年,但在許多重要場合,尤其是學生們公開活動的場合,他都不能自己控製自己,異乎尋常地好動。平時上課不注意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擾亂課堂秩序,影響集體活動,而且,情緒大起大落,遇到事情經常大喜大憂。
第二,根據原理,從身體、心理等角度和同學們討論一下,這兩種類型屬於真正健康的青少年嗎?
第三,從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的角度來說,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稱之為是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