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項目,請家長自我測定一下,看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對於孩子的各種問題,盡量耐心、如實地回答。
——對於孩子的問題和說明的理由都能認真的聽。
——把家中的某個角落當作裝飾孩子成績和作品的地方。
——孩子的畫畫和其他的創作還沒有結束時,盡量寬容地對待他那些亂七八糟的工作場所。
——給孩子以專用的場所和環境。
——經常表示你喜歡孩子,這種表示與孩子的成績和行為無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使他具有相應的責任感。
——盡量引導孩子做出與他年齡相應的計劃和決定。
——常常帶孩子去吸引人的地方。
——對孩子搞的課題和工作,撒手不管。
——讓孩子與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和睦相處。
——劃出行為界限,讓孩子自覺遵循。
——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相比較,然後對自己的孩子吹毛求疵。
——決不采取傷害孩子自尊和人格的辦法處罰孩子。
——給孩子買書和滿足他的興趣。
——吸引孩子思考問題。
——定期給孩子讀書。
——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
——引導孩子自己編故事,啟發他們的自由的想象。
——時刻記住孩子有不同的欲望。
——每天都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製定旅遊計劃和家庭計劃時,要給孩子發言的機會。
——對孩子的失敗,不去嘲笑和諷刺。
——引導孩子背誦詩歌和故事。
——引導孩子同不同年齡的大人接觸。
——引導孩子有所發現和創建。
——無論何時,使用陳舊、不順手的東西時,不去發牢騷。
——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注意收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可表揚的資料。
——注意從不作言不由衷的表揚。
——對孩子不去有意地掩飾自己的感情。
——與孩子談話時,對一些問題不是避而不談。
——時常給孩子以決定事情的機會。
——引導孩子具有個性的行動。
——鼓勵孩子自己尋找值得看的電視節目。
——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
——對孩子的失敗,決不敷衍了事。
——引導孩子的獨立意識,不去依靠大人。
——相信孩子的見識。
——與其希望孩子在大人的幫助下成功,不如不計後果地讓孩子自我探索。
請計算一下你的得分,如果你平時總是這樣做,就得1分。並不總是這樣做,就得0.5分。
如果你的得分在25~30之間,就說明你對孩子的教育還值得稱道。如果不足25分,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了。
我和女兒一塊學習
山西的一位家長在《我和女兒一塊學習》一文中,寫了這樣一個小事例:看到孩子期末考試的優異成績,我會心地笑了。我覺得這成績既有辛勤耕耘的老師的功勞,也有我這個做家長的功勞,更有孩子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刻苦的學習精神的注入。
一個學期前,我的女兒毛毛從普通小學轉學到了實驗小學。實驗班開設的是新課,對於一個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突變”簡直是太大了,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環境各個方麵她都難以接受,尤其是課堂結構的變化。為此,回到家裏,她曾經一度和我發脾氣,吵著要返回原學校。
對於孩子心中的苦衷,我的心裏很清楚。但是要使孩子擺脫這種困境,光靠老師是不行的,老師們已經夠辛苦了,作為孩子的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戰勝困難。想起當年,在自己上中學時,沒有英語老師,就克服困難自學英語,最終過了英語關的情景,不禁一陣激動,於是開始下決心,鼓勵孩子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