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身體運動智能(2)(1 / 2)

可借助布書內不同對象擁有不同的觸覺質感,來幫助孩子認識並發展觸覺曲辨經驗;或可提供孩子粘土、手指膏、沙畫等大量觸覺刺激的遊戲或活動來幫助後內側觸覺係統發展。

訓練孩子動作功能發展的常用方法有:

⒈鼓勵孩子在柔軟的墊子上進行體操活動,諸如翻筋鬥、跳躍、拉撐、走平衡木等等簡單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動作,藉此來使用肢體、認識肢體。

⒉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動作的習慣;在健康且安全的前提下,盡量讓孩子自行獨立動作,例如能走則盡量不要成人背或載、能站則不要靠、能坐則不要躺、能自己做的事則盡量不要旁人代勞,藉此訓練肢體功能並幫助發展。

(三)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整合階段

4~7歲是兒童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整合階段,重點在於各功能領域間的整合,藉以發展出高技巧性與高複雜性的整合性高階功能,並同時發展相當程度的社交功能。重點的發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麵的前庭係統、動作方麵的精細動作功能發展,整合方麵的感覺統合功能以及認知方麵的基礎運思功能。

促使孩子身體前庭反應能力的常用方法有:

增加孩子前庭反應靈敏的活動,主要有跳繩、跳床、蕩秋千、溜滑梯等遊戲,或進行遊泳、溜直排輪等運動活動。由於孩子正處於前庭發展黃金期,其前庭刺激之需要以及可接收量常遠大於成人的需求與想象,故在安全以及孩子主動要求的前提下,可盡量提高前庭刺激的質與量。對於有癲癇病史的孩子,請不要提供大量的前庭刺激,特別注意其反應,並盡量以水平前後方向的前庭刺激為主,尤切忌高速旋轉的前庭刺激以避免癲癇發生。

培養訓練孩子精確動作發展的常用方法有:

家長可與孩子進行拿彈珠的遊戲,將彈珠郵筒中逐一以手指拿起並儲存在手掌心內,一直拿到手掌心滿載或彈珠拿不住為止,之後再逐一將彈珠由手掌心中一一拿出放入筒中。

促進孩子感覺統合係統功能的常用方法有:

專家建議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方法來學習或參加活動;以學習語言為例,可讓孩童在蕩秋千上進行,即藉由動作、前庭刺激、空間邏輯以及口語發聲來學習語言,藉此來提高學習效率以及動機。

如何提高身體運動智能

1.孩子應該多參加各種各樣的運動,積極參與表演藝術、戲劇、雕刻和舞蹈等。在舞蹈、手工勞作、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能訓練你肢體反應能力,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表達意見和感受,通過各類體育活動的協調配合的能力。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在比較傳統的方式下學習,逐步激發他在身體運動方麵的潛能。

2.學校或家長應該積極的安排一些非競爭性質帶有娛樂性質,並牽涉到體育活動的遊戲,鼓勵孩子進行一些體能活動,如舞蹈、彈吉他、遊泳等體育活動,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自己的運動智能,訓練思維和身體的協調性。

3.家長應當對孩子的一些日常活動行為給予正確的指導,如綁鞋帶、安裝物品時,家長應該細心地觀察並教導,從中確定他們具有身體運動智能優勢,家裏也該配置一些可讓孩子實際發揮創造力的材料、物品、器具,有意識的鍛煉他們的這種能力。

4.家長或教師應該經常準備一些任務及謎題讓孩子完成,鼓勵孩子利用多種途徑、多種技能完成所分配的工作,發展和提升具身體運動智能優勢的孩子,讓他們發揮所長。

5.做一些具體的、有意義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動,如踏單車、爬攀登架、蕩秋千;玩膠泥、砌積木、畫圖畫;家長也可以陪同孩子進行各類體育活動,如跳舞、跑步、球類活動、遊水等;以及一些競爭性及合作性遊戲。

6.家長經常待孩子一起參加旅遊活動:周末休閑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從事一些戶外休閑活動,如散步、踏青、郊遊、放風箏、釣魚等等,在休閑活動的過程中享受肢體活動的樂趣。

7.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提高孩子動手的能力:在家庭裝修或者小範圍的修飾活動中,家長可以購買一些零件飾品,和孩子一起看示意圖進行組裝,安放,從中可以享受自己動手做的組裝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