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身體運動智能(1)(2 / 2)

4.你對於外界的物質環境不是很敏感,也不會主動去探究各種事物的原因、發展過程等等。你很少通過親自去觸摸去了解事物。平時你也很少拆開物品或組裝物品,去更仔細的了解它的構成和功能。

身體運動智能的發展過程

善於運用整個身體或身體的局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這項智能就是身體運動智能。這項智能包括特殊的身體技巧,如平衡、協調、敏捷、力量、彈性和速度,以及由觸覺所引起的能力。

身體運動智能強的孩子在學習時喜歡通過身體感覺來思考;對他們而言,理想的學習環境必須提供下列的教學材料及活動:動手操作、建造成品、體育和肢體遊戲、觸覺經驗等。

(一)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基礎階段

0~2歲是兒童智能發展的基礎階段,主要在於建立各領域及各係統的基本能力,並發展基礎情緒與生活作息功能。重點的發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麵的前外側觸覺係統以及動作方麵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使身體的前外側觸覺反應係統比較成熟(敏感)的常用方法有:

⒈家長每天應提供孩子多觸覺元按摩的刺激,以遊戲的方式來開展,以至少兩種粗細對比的質感對象(例如海綿以及軟刺蝟玩具)接觸孩子的皮膚,尤其是兩手手肘以下、背部、兩膝以下至踝關節以及臉部臉頰這些區域。

在日常生活常見的活動過程中以及親子遊戲互動等自然情境下進行,注意不要過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膚傷害,並避免在餐後立即施行觸覺刺激活動。

2.家長可以為兒童提供口腔觸覺刺激的遊戲,可伴隨口腔清潔活動同時進行。媽媽可以用手指指尖肉墊或幼兒專用牙齒清潔軟指套,以略帶壓力但穩定緩慢的速度輕輕搓揉幼兒牙齦牙肉部分,以及口腔內部兩頰頰肉部分。

建議在這樣的活動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先由門牙開始,並配合遊戲逐漸增加刺激的時間及廣度。但媽媽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時以食指動作,並以拇指與中指固定下顎,以避免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傷媽媽的手指。同時注意不要過度用力以避免搓傷牙齦,若持續有出血現象請停止刺激並谘詢專業醫療人員或牙醫。

訓練孩子肌肉發達的常用方法有:

⒈家長應多鼓勵孩子爬行並增加爬行的時間和距離,尤其是7個月~1歲之間的孩子;對於1歲以上已會走路的孩子,則可在兩腳上用重量環(一腳不要超過1Kg)加重以提高訓練量及爬行意願;對於還不會爬的嬰兒,則可以輔助擺位使其在四肢支撐姿勢下盡量維持姿勢。

⒉可利用充氣彈性較大的球來進行遊戲,可將孩子置於大球上,或躺或趴,伴以輕微的上下彈動,以刺激孩子運動,以及刺激大肌肉收縮。

家長要注意將雙手固定在孩子的髖部,對於頸部功能尚未完善的嬰兒,應特別注意固定以保護其頸部安全。

(二)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轉折階段

2~4歲是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轉折階段,主要在於各領域及各係統基礎功能的成熟,並開始發展較複雜性的功能以及基礎獨立自主能力。重點的發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麵的後內側觸覺係統以及動作方麵的粗動作功能發展。

讓兒童身體後內側觸覺反應係統比較靈敏的的方法有:

⒈借助大的球池或米(或豆子亦可)箱進行曲辨性活動。

可將玩具或目標物置於球池或米箱內,家長鼓勵孩子單以觸摸的方式而非用眼睛看的方式來找出玩具或目標物。可根據控製目標物與幹擾物之間的大小、形狀以及質感差異程度來操控遊戲的困難度。

⒉家長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為孩子提供觸覺刺激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