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堵,就是采用一切辦法,不使青少年接觸那些有關淫穢物品。其中的辦法有,利用法律作手段,加大打擊力度,治裁那些不顧法律規定,敢於以身試法的人。或加大鞭笞的力度,揭露其行為的肮髒,齷齪,不恥於青少年的邪惡行徑。同時,家長在這方麵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應該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給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其次,不要接觸淫穢的物品,嚴格保護好夫妻看的錄像,以免當大人走後,孩子偷看而產生極大的心理影響。
所謂疏,就是疏導,主要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消除其青春期煩惱。這就需要學校以集體的形式,進行性健康教育,其中包括性生理、性倫理以及有關的法律製度。如果能及時對青少年進行上述這些教育,那麼可使青少年既清楚性是怎麼一回事,同時又能產生一種自我約束力,不至於出現未受到教育時所產生的種種錯誤意識與行為。但對於這種教育,迄今社會上仍然存在著種種的觀念誤區。《文彙報》上曾刊載了洪嘉禾的文章,他評析了一些屬於錯誤的論調:
無師自通論。認為孩子長大了,有關男女間的問題,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知道,開展性健康教育是多此一舉。在性的方麵,男女少年的生理成熟超前於心理的成熟,如何對待這個不平衡,重要的就是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教育。人類的性關係不僅僅是自然的兩性關係,更是社會的兩性關係,這也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特征,要使男女的行為規範適應社會的需要和道德要求,就需要進行教育。
封閉保險論。到了青春發育期,孩子對異性的向往是不以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孩子中與異性交往的比例也隨之增加。他們想了解性知識及兩性關係,這是完善自我的必要環節。此時越封閉越會引發他們好奇和追求的心理。隨著社會的開放,大眾傳媒影響,封閉不但是錯誤的,也是不可能的。現在的學生從學校和家長這兩個途徑接受的有關性教育很少很少,而從其他各種途徑接受的性教育又大多是片麵的,似是而非的,有的甚至是錯誤的。
不要喚醒論。有人認為有了問題再教育也為時不晚,就如沉睡的孩子不必去喚醒他們。性健康教育其實也是健全人格的教育,隻有係統地進行性健康教育,才能使孩子正確理解自己的身心變化,增強道德意誌和自控力,提高有關性的承受能力,這也是他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一個重要領域。
淫穢教唆論。有人把科學的性知識的傳授和性健康教育同淫穢教唆混為一談,反映對性的無知和偏見。事實上兩者有著原則界限。性健康教育有著科學的體係,針對對象的不同年齡、身心情況的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它遵循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公開的、科學的、令人清醒的教育恰恰是抵製叫人迷惑和沉淪的淫穢迷霧的有力武器。
清醒後的墮落
在上海市普陀區檢察院有關刑事案件的卷宗裏,記錄著一起4名成年男子和5名未成年男子共9人先後奸淫同一名13歲的少女的特殊案件,案中9名男子都被依法提起公訴。而此案中受害者王××,竟然又是整個案件中的始作俑者。
王××是普陀區某中學的初二學生。父母離異後跟父親生活,但父親常常不在家,家中隻有一個78歲的老爺爺,身體不好,耳朵也不好,平時根本沒辦法管她。母親改嫁了一位蘇州的大款之後常常給她錢,一給就是幾百元。手中寬裕的王××便泡進了舞池歌廳,把學習和讀書的事拋在了腦後。一天晚上,王××和一女二男四個年輕人在舞廳裏玩到淩晨,隨後他們全部來到王家。起初他們男女分開各睡一房。可是等王××醒來時卻發現身旁睡著一個男人。這個小小的換位究竟導致了什麼結果,王××此時還不太明白——經常逃學使她沒有接受到學校的青春期教育。她問那位比她大的女青年,那人告訴她:“你不再是一個小姑娘了。”幾天後,她在另一個男青年處得到了確切的答案。
從此,她便不再擁有同齡人的那種純潔和無邪。雖然她有些茫然失措和心灰意冷,但既然已經“這樣”了,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起來,三天後,當她和同一男子去開房時,已經毫無顧慮,並且覺得很開心。就這樣,王××已經隨便得很了,但她並不是為了錢,而隻是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被警察發覺,才告結束。在民警的詢問下,王××承認和9名男性發生了性關係。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青春期的少年男女在性心理、性觀念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是嚴重的。
防微杜漸
1、組織學生到青少年勞改所進行一次現場教育,之後寫一篇感想文。
2、以“自覺抵製淫穢物品”為題,進行一次討論。
3、加強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