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魔向青少年走來
毒品這個詞彙人們已經不覺陌生,都知道它害人,但是人們又在問,明知毒品害人,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去吸食?然而這正是禁毒者要大聲疾呼對你說的:毒品是一個巨魔,它讓你在不經意中碰上它,卻又讓你至死難逃它的魔掌。由於青少年朋友正值單純幼稚時期,往往在不經意中做了許多錯事,然而千錯萬錯,切不可犯接觸毒的錯誤,它可以早早把你送上黃泉之路,所以,青少年朋友千萬當心!
你認識毒品嗎
毒品的種類很多,其吸後的作用也不同,但後果都是一個——使你精神墮落,血肉消失。
一、傳統毒物:鴉片、大麻、可卡因
要與毒品作鬥爭,首先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毒品?
1990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製定並通過了一項專門禁毒的法律——《關於禁毒的決定》。該決定的第一條就指出:“本決定所稱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製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這部法律中明列的五種毒品,就是當今世界上比較常見的、對人群危害較大的5種傳統型的毒品。
(一)鴉片
鴉片(英文名Opium),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老的一種毒品。它內含各種豐富的生物堿。其中有一種名為“嗎啡”的生物堿,含量通常在10%以上,人們吸食之後,會形成嚴重的癮癖。
在藥理作用方麵,鴉片屬抑製性的藥物。原來,在正常人的腦內,先天就存在著一種名為“內源性鴉片肽”的物質和鴉片肽的受體。這種物質,在人們聽到好消息、聽到恭維話或經過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之時,就會分泌和釋放出來,令人們產生一種很愉快、舒服的感覺。可以說,“內源性鴉片肽”,是人體內掌管、調節情緒快樂的一種物質。當人們吸食了鴉片之後,大腦中的外源性鴉片肽就會突然增多。開始時,吸食者會感覺到一陣陣強烈的衝擊,繼而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愉快感覺,但隨後,腦部正常的內源性鴉片肽就會受到深深的抑製和破壞,於是,吸食者就再也感受不到快樂了。不僅如此,吸毒者還會陸續出現不安、焦慮、哈欠連天、忽冷忽熱、流淚、流涕等痛苦的症狀。這時候,為驅走這種痛苦,吸食者就隻能不停地再抽鴉片,千方百計地靠吸毒來維持那種生理的平衡,這個過程,醫學上就稱之為“成癮”,或“鴉片中毒”。
鴉片急性中毒的人,會先有短暫的舒適感,然後,會漸漸出現暈眩、思睡、瞳孔縮小、呼吸緩慢等症狀,嚴重者會進入昏迷狀態甚至呼吸窒息而死亡。而慢性中毒者,則會出現精神萎靡、營養不良等征狀,骨瘦如柴,內髒器官產生各種病變,且人格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變得自私、猥瑣、固執而失去常性。
(二)嗎啡
嗎啡是鴉片中生物堿含量最多(含量約10%~15%),也是令人成癮的最主要元凶。
1806年,法國的化學家F.澤爾帶納最早把它從鴉片中提煉出來。他先把這種棕褐色的液體喂給一條做試驗的狗喝,結果,那條狗很快便昏昏睡去,用盡一切刺激也無法使其蘇醒,於是,澤爾帶納便用希臘神話裏睡眠之神嗎啡斯的名字,把這種液體命名為“嗎啡”(英文名Morphus)。
現代醫學用的嗎啡,一般為白色的片狀或無色的針劑。嗎啡的藥理作用和中毒反應,與吸鴉片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嗎啡的麻醉、鎮痛作用比鴉片要強烈10~20倍,因此,它極易成癮,會使吸食者、注射者造成嚴重的毒癖。現代醫學的臨床,僅限於用來緩解晚期癌症病人的劇烈疼痛。
(三)海洛因
說起來,鴉片、嗎啡、海洛因這三種毒品其實都是罌粟花同一家族的衍生物,即:從罌粟果汁液中提煉出的東西叫鴉片,從鴉片中提取出的生物堿叫做嗎啡,而對嗎啡再進一步提煉,就會得到一種鴉片毒品中最純淨的精製品——鹽酸二乙酰嗎啡,即海洛因(英文名Heroin)。
海洛因,是目前歐洲和我國吸毒者中最流行的主要毒品之一。
1874年,英國化學家C.萊特用加入冰醋酸等物質的方法,首次從嗎啡中提煉出一種白色的粉末——海洛因。因此海洛因又有一個俗稱,叫“白麵”,或者“白粉”。
目前,國際上對毒品的排列分為十個序號,其中海洛因占據了第三、第四個序號,被稱為三號毒品和四號毒品。不知內情的人們,常以為還會有一號、二號海洛因的存在,其實,這隻是一種誤解。
說起來,三號海洛因隻不過是海洛因原料的一種稀釋品。它又被稱為“香港石”、“白龍珠”,它是在海洛因中添加了大量的摻假劑而製成的顆粒狀的毒品,其中二乙酰嗎啡和單乙酰嗎啡的總含量,通常隻有25%~45%。而四號海洛因,則是指海洛因原料的進一步提純品,它的二乙酰嗎啡的含量最高可達98%。
據測定,海洛因列人體的毒性是嗎啡的5倍以上,人們吸食一兩次,往往便會即時上癮,產生極強烈的毒品生理依賴和心理依賴,青少年千萬不要去試!海洛因的吸毒方式,有鼻嗅、吸食、皮下注射和靜脈注射4種,其中,以後兩種方法較為常見。這種方式,使毒效更強,而毒癮更大,吸毒者每隔4小時便需要打一次針。無針可打時,吸毒者便會發熱發冷、全身肌肉抽搐、大小便失禁、精神狂亂、滿地打滾,其情狀極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