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細辨風雨敞心懷(2)(2 / 3)

第三,跟蹤也是壞人常用的作案手段。這種作案方法就是壞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得知某一女孩每天放學都是首先一個人進入家門,其他家人都在其後較長一段時間才回來。於是在某一天女孩放學後,壞人便尾隨著女孩,當上樓或離家門較近時,他便先躲匿一旁,待女孩推門進屋時,壞人迅速竄至門前用力推門而入,結果女孩子受害了。因此,女孩子要十分小心,放學或回家時,格外注意身後的動靜,開門進屋前,先環視一下身後及周圍的情況,然後迅捷地進去,以防不測。

另一種跟蹤,則是上下學路上。有的學生上學路較遠,甚至要走一段偏僻的路。壞人就是想利用這一段路乘機作案。所以,青少年同學,尤其是女

同學,要提高警覺性。上學時最好結伴而行。如果獨自一人受到壞人尾隨時,應該到人多、繁華的地方大聲呼救,或到有人的單位或民宅躲避求援,千萬不可逃向更加偏僻無人的地方。

第四,壞人常常利用小孩一人在家伺機敲門作案。壞人常常說是孩子的父母讓來取東西,或冒充管道維修工等一些容易讓小孩相信的角色,但不論什麼角色,都不能開門,都隻能讓他們在父母在時再來,或幹脆不理他。

二、間接察友作結論

青少年同學也要交許多好同學、好朋友。但這些好同學、好朋友是否就是可以十分信賴、十分可靠的同學和朋友呢?他們有沒有可能將你引上歧途或成為最終害你的人呢?因此,青少年在選交同學做朋友時,應該以十分謹慎的態度去對待。由於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本質在同學、朋友麵前往往不容易暴露。這樣,在長期的接觸中,如果放棄防範心理,遲早會被他傷害。為了使自己避免這樣的傷害,應該及早認清自己周圍人的品行。由於他與你交往可能是剛剛開始,可能還未將自己的惡行暴露給你,因此,應該采取間接察友的方法,也就是,看看他對其他人或事的表現是怎樣的。然後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

常言說得好,對父母不孝的人,不能成為好朋友。

父母是人一生中,最可親可敬的人。因為他們不但給了你生命,而且在你的發育成長中他們付出了多少辛勞。他們愛你如命,天天想著給孩子吃這吃那,生怕凍著餓著和生病。稍長大之後,又讓孩子受教育,無數個日日夜夜為孩子們操勞。因此,懂事的孩子,非常知道疼愛父母和尊敬父母,可是有一些孩子卻全然不顧這些,他們不但不感謝父母,反而還使父母難過。

由於個別父母從小就溺愛孩子,沒有把慈愛與嚴厲結合起來去管教,所以使孩子養成了一些極壞的品行。他們對父母動不動就橫眉冷對,大聲喝斥。有的還辱罵或毆打父母,更有甚者,竟然親手殺害自己的親生父母。這些事情雖是個別的,但也屢見報端,已不足為奇了。

對於這樣的同學或朋友,有誰還敢跟他交往呢?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這樣對待他的親生父母,那麼,對他人將會怎樣呢?如果碰到這樣的同學或朋友,最好敬而遠之。

青少年同學中,有個別同學常常從家中往外偷錢,然後到外麵胡亂消費。這些同學雖然拿的是自己家的錢,但可以看出他道德上有問題,因為現在可能是年齡小,隻能偷家中的錢。如果他稍長大一點,就有可能去偷別人的錢。這樣的同學或朋友,也不可取。第一,他以後可能要偷你的錢,使你受到傷害或損失。第二,由於和這樣的人交往過密,在他犯罪或作惡時,有可能連累到你,使你的形象聲譽受到損害。因此,不能同這種人交為朋友。

在一些青少年中,有一些人不知道深愛自己的父母,隻要自己滿意就行了。他們不去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為父母盡自己的力量去排憂解難,反而隻能坐享其成,隻求自己舒服就行。試問,這樣的人連對父母的疼愛都沒有,何談對你對他對社會有一份愛心呢?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問題不僅是他不給你愛反而還會要求他人多多給予自己。

還有一些青少年朋友,總是違背父母的意願去做一些我行我素之事。他們或是明著不聽話,或是暗中抵抗,總之,就是不顧及父母的經驗、感情等等,結果往往招至失敗。對於這樣的同學,交往時應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