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學生劫錢事件。許多有過被打經曆的小學生說,欺負他們的大孩子多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他們並不相識,有許多小學生是在玩遊戲機或是在買零食時被“蠱惑仔”們盯上的。有的是直接索要,有的則上去就搶,更有些則是沒有任何原因,看見低年級學生就要拳腳相加,以解“心頭之恨”。一名常向低年級學生要錢的學生說,他父母離異,跟隨爸爸生活。但爸爸很少有時間管他,和一些壞孩子一起去網吧玩,沒錢了,就去學校找一些老實或看著不順眼的小孩要錢。而有的直接打低年級學生的同學表示,在家裏沒人關心,甚至還經常受父母的打罵,心理不平衡,看見低年級學生不順眼就幹脆過去揍一頓發泄。
家庭問題已經成為造成校園暴力的一大原因,對家庭生活有困難、父母離異、父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社會各方麵都應當引起重視,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引導,使他們能夠正視生活,減少家庭問題對他們產生的不良影響。
(三)喜歡虐待小動物
毫無原因的喜歡虐待小動物,這種日常行為表現,體現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天性殘忍的人並不多,屬於極為少數的人群,在虐待動物過程中感受到一種身為強者的快感;而大多是後天由於某種原因或刺激造成的,比如本身性格懦弱,經常受到同學的取笑,老師的輕視,為了證明自己“勇敢”、“大膽”不懦弱,進而采取過分殘忍的手段,長此以為造成心理扭曲。
一小學生與同學打架,該學生父母離異,父親崇尚棍棒教育。老師認為該學生“既殘忍又暴躁易怒”,經常和同學打架,無緣無故地把桌子、凳子踢翻。同學反映他對什麼都沒有愛心。回家路上看到小貓、小狗都想去踢幾下。一次同學們看見一隻小鳥,有個女生憐憫的說:“這小鳥真可憐。”他看了看,突然從地上一把抓起小鳥,同學們看到是他,喊道:“你快放下,小鳥受傷了。”他聽了,不理睬,然後在一群女生的尖叫聲中把小鳥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摔完後不顧眾人的指責,從地上撿起將要死去的小鳥,兩根手指提起來在眼前晃晃,又丟在了地上,然後推開同學,帶著笑容滿意的離開了。
對於平時表現有虐待小動物行為的同學,家長老師都應當引起注意,在老師的引導下周圍同學不應當對其敬而遠之,或隻是批評指責,反而要與他更為親切,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其對弱者的同情心,減少攻擊性。
(四)熱衷暴力和黃色網站
黃色網站及小說、影視等泛濫的不良文化影響了許多身心尚未成熟的在校學生,許多大學中學在校生沉迷於網絡,暴力影視、遊戲,黃色網站。由於缺乏有效的自製力,往往沉陷其中不可自拔。暴力影視節目能激起學生的好奇,模仿等心理反應,導致攻擊和犯罪行為的產生,而一些帶有色情內容的網站、書刊和影視,則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受到嚴重摧殘,成為他們走向墮落和產生暴力傾向的誘因。
優秀生強奸同校女生案。他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這個學期以來,自從他迷上網吧,他開始看黃色網站,他覺得刺激過癮,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後在與同校女生結伴去學校路上將其強暴。熱衷於暴力、黃色網站書刊影視的學生,很可能存在暴力傾向,過度的沉迷使他們在某種環境下難以自控,極易發生暴力行為。校方和家長及社會應當在這方麵開展更為積極向上健康的文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