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花季少年變蠱惑仔(3)(1 / 3)

(五)具有好鬥心理,非常強烈的好勝心,虛榮心極強

一般情況下,好勝應該是一種督促進步的心理狀態,但由於有些同學性格孤僻,好勝心轉變為好鬥、絕不服人,進而發展成為了對比自己條件好,或者學習等某方麵比自己更強的同學的強烈嫉妒心理。由於家庭溺愛,很多孩子可能存在唯我獨尊的心理,在學校中看到比自己強的、比自己更受老師同學喜歡的、比自己生活更優越的同學,就難以壓抑自己的嫉妒心理,可能會采取暴力行為進行發泄。

如某一高二年級品學兼優的男生,因騎一輛新單車、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而遭到鄰班三個陌生男生的嫉妒,而葬身於他們的暴打之中,最終導致一個原本圓滿幸福的家庭的破碎和年輕生命的夭折。家庭和學校都應當正確指引孩子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能夠正常對待優於自己的一切,對於有強烈好勝心理的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

(六)個人英雄主義,崇拜偶像

許多同學都有英雄主義情結,崇拜影視作品中那些“助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製暴”的強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強大,能控製局麵,不可侵犯,幻想自己當老大威風冷酷,受別人尊敬崇拜,顯示自己的體力和勇敢,在別人麵前用暴力表現自己的價值。而影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經常以個人英雄主義的姿態出現,所有問題都是自己解決,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以暴力行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為來解決問題。

某校新生得知本班同學被學校內其他同學打傷,他認為對方是欺壓新生,氣憤之下,認為自己練過跆拳道能夠為本班出頭,主動去找對方“較量”,雙方都被重傷。

對於具有個人英雄主義特征的同學,大家應當多在集體活動中暗中幫助他,使他了解到不是所有問題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並且要正確認識影視書刊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意義。

(七)極其喜歡刀具等危險器械

許多男生感覺刀具武器等非常具有男人氣質,就像許多男生喜歡看槍戰片、警匪片,喜歡這類電腦遊戲一樣,看它們或玩它們時,能感受到一種男子漢的自豪感,很可能也會覺得血腥和暴力也是體現男人風範的。大多數男生都玩過刀槍玩具,但當他們成長以後會認為具有危脅性的真實武器很有吸引力時,可能就潛在暴力傾向了。

《西部商報》記者現場采訪,近年來一些港台電影中,“蠱惑仔”玩刀擺酷的形象更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影子,一些學生便刻意模仿,而且帶刀的大部分是男生。記者發現,在個別學校門口,一些攤販竟公然向學生兜售管製刀具,一些學生圍在攤前精挑細選。在某小學門前,記者注意到,一個商販扛著一掛滿各種刀具和裝飾品的貨架,上麵有甩刀和彈簧刀等管製刀具,而且大部分刀具都已開刃,十分鋒利。學生對商販的各種刀具顯然十分感興趣,不時有學生前來問價。據該商販稱,甩刀一把3元,彈簧刀一般在8元到10元。由於一些男同學對這些刀很喜愛,他的生意很火爆。

某中學兩名學生因瑣事發生爭執,學生葉某用管製刀具向學生陳某連刺6刀,致陳某死亡這一校園暴力傷害。學校應聯合治安部門對學生們進行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對商販進行治理,同時也應當進一步加強校內及周邊治安,缺乏安全感也是學生喜歡攜帶刀具的原因之一。

(八)剛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見

由於性格上的原因,加上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得有些同學性格非常孤傲,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和勸說,甚至不能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批評,逆反心理又非常強,旁人提出不同意見,就情緒激烈,越說反抗情緒越強烈,甚至因為一點小問題的不同意見,就懷恨在心。

北京某中外合資寄宿中學高三和高二學生因瑣事發生爭執,半夜時分,部分高三學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學生宿舍,毒打高二學生,造成11名學生受傷,一名學生眼睛被玻璃紮傷,一名學生眼角被打裂。事發之後,學生驚恐萬狀,次日上午該班隻有8名女生上課……發生爭執時,要控製情緒,各讓一步,家長和老師也應注意學生性格上的缺點,注重引導教育,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