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保持良好的就餐情緒。研究報道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係統的正常活動。因此,吃飯時心情要放鬆,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7)適宜食用的食物。全穀類食物,如蕎麥、薏仁、米、麥、燕麥,可加入含多種蔬菜的熱湯中同煮,並加入適量的油脂,或加酸甜味。阿育韋達養生學最推崇印度香米(basmati rice),米粒細長,外觀透明,比泰國香米更為昂貴。糙米是高纖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中醫認為糙米味甘、性溫,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對便秘患者有益,但質地較硬,需要長時浸泡,煮至熟透、鬆軟。
一、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主要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後者黏膜腸上皮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現代醫學認為慢性胃炎的病因與幽門螺杆菌、飲食和環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症狀。
飲食推薦
(1)花椒火腿湯:火腿肉150克,洗淨切片,與花椒3克同入鍋,加水適量煮湯,肉熟後撇去浮油,調味即成,飲湯食肉。具有溫胃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適應於胃痛、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者。
(2)雞內金粥:將雞內金用小火炒至黃褐色,研細粉備用。用粳米加水500毫升,煮至米開花,兌入炒雞內金粉5克,再煮二三沸即可。具有消食導滯、和胃止痛的功效,適合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者。
(3)香料米飯:長香米1米杯,青豆1湯匙,胡蘿卜1根,小茴香子1/2湯匙,植物油1湯匙。將米、青豆洗淨浸泡備用,胡蘿卜洗淨切小塊。油鍋熱後,加小茴香子,待香味釋放後,加青豆、胡蘿卜塊稍微翻炒,再依次加入長香米、水、鹽,翻勻後加蓋,燜煮至熟透。具有健脾寬中,安腸胃的功效。適合於日常食用。
(4)薏仁漿:準備薏仁1米杯,水適量。將薏仁洗淨,和清水煮熟放涼後,放入攪拌機打成米漿;或者薏仁在清水裏浸泡4~5個小時後,放入豆漿機製漿。具有健脾、滲濕、止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用於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等。
二、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幹結、排便費力等。必須結合糞便的性狀、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做出有無便秘的判斷。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
女性由於生理因素,很容易患上便秘。便秘的患病率高達27%,但隻有一小部分便秘者會就診。便秘可發生於各年齡段,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
因便秘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惱,便秘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
便秘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艱難、費力;排便不暢;大便幹結、硬便,排便不淨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
由於便秘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症狀輕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認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療,但實際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報警”征兆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征兆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