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傳統瑜伽主要典籍與核心理論(2)(2 / 3)

左脈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力。當左脈活躍時,人的思維活躍;當左脈枯竭時,生命也麵臨死亡;當左脈不通暢時,人容易出現情緒化,表現得喜怒無常。

左脈對應與過去、昏沉、感性和超我(社會製約),亦掌管願望的力量。左脈強盛的人比較內向,他們感情豐富,卻怯於表達出來,往往多愁善感,顧影自憐。

他們的優點是較有藝術氣質,比較容易相處,不喜歡去主宰別人,不會無事生非。

缺點是性格怠惰,做事優柔寡斷,缺乏係統,很容易受別人的支配,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他們的領袖氣質較弱,可以成為某方麵的專家、學者。

2)右脈(Pingala Nadi,或Right channel)

右脈為深紅色,又稱火脈、陽脈或太陽脈,代表陽性。右脈位於中脈的右側,從右鼻孔上行入腦,循中脈右側下行,至臍下四指處與中脈彙合。

右脈掌管行動的力量。當右脈能量充足時,人的積極進取意識強,注意力容易集中;當右脈不暢談時,人會缺乏行動力,注意力難以集中。

右脈對應著未來、理性邏輯、控製和自我。右脈強盛的人性格外向好動,喜歡思考,製訂計劃,勇於表現自己,但缺乏情感及藝術方麵的發展,喜歡支配他人,適合做領導和主管。

3)中脈(Sushumna Nadi,或Central channel)

中脈位於脊柱處中部,從海底輪(會陰部)開始,直接通到頂輪(相當於中醫的百會穴)。根據瑜伽經典的記載,少數瑜伽行者能內觀到自己的中脈,“中脈呈紅色,帶有光明,在人體中間,像芭蕉心那樣直,而且中間是空的,猶如一根管子,粗細像箭杆一樣。”

中脈是人生命能量的主幹道,左右兩脈是輔道。瑜伽理論認為,普通人的中脈並沒有打通。隻有經過係統的修行,使體內潛藏的昆達利尼能量覺醒,沿著中脈逐漸上升,最後才能打開頂輪的梵穴,使中脈貫通。

中脈對應於當下的能量進化和靈性提升,是人類與宇宙能量合一的唯一通道,是人體小宇宙與外界大宇宙融合的通道。中脈貫通的人,心智卓越,情商很高,就像電影《超體》中的女主角一樣,能量非凡,而且內心充滿喜悅與寧靜。

左右兩脈分別與左右交感神經有關,但在視覺神經床的位置相互交叉,連通到左右腦。中脈與副交感神經有關。現在醫學尤其對副交感神經(中脈)的認識甚少,卻十分肯定其重要性。若左右兩脈過分活躍或有阻塞,人的注意力便被牽引離開中道(中脈),導致不平衡,身心疾病因而產生,靈性提升受阻。

2.七輪(Seven Chakras)

人體內部的能量中心,稱做查克瑞(Chakrs)。“查克瑞”意思是“輪”或者“圓”。主要有7個能量中心,位於“蘇舒姆管道(Sushumu)——中脈”的中間,脊椎骨的沿線。中脈在頭頂和會陰之間,貫穿整個身體。如同神經係統的神經、循環係統的血管一樣。人體內部有“脈絡(Nadis)”,類似於中醫講的經絡,但是nadis非常細小,肉眼看不見。脈輪的形狀像蓮花一樣,7個脈輪的花瓣和顏色各不相同,這些蓮花象征著精神覺醒的三個層麵:無知、渴望和明了。它代表精神意識從最低到最高的成長過程。

不同能量中心,是內在的生命能量——“元氣(Prana)”集中的地方,控製著prana在整個人體內部的循環,每一個“查克瑞”像開關一樣,可以打開或關閉大腦的特定區域。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體內的能量中心處於冬眠和休息狀態,稱為“昆達利尼(Kundalini,意為冬眠的靈蛇)”。瑜伽練習者通過專門的技巧,可以激活這些脈輪,使處於冬眠狀態的能量蘇醒過來,使生理的身體和思想整合,控製意識的體驗,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的。

七輪及其主要功能是:

1)海底輪(Moodadhara Chakra)

對應下腹神經叢(Pelvic Plexus)、生殖腺,控製人體的排泄係統和生殖器官、腿部。海底輪是位置最低的能量中心,位於男子的會陰和女子的宮頸,意思是“根的位置”。它像樹的根一樣,是人體的根基,也叫根輪。海底輪連接著感官的味道,象征為深紅色的四瓣蓮花。中間是一個黃色的區域,中心是一個紅色的三角形,象征創造力能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