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瑜伽與健康概述(1)(1 / 3)

瑜伽的健康觀是整體的,既包括身體、思想和情感,也涵蓋了人與社會、自然環境的適應等方麵。瑜伽所追求的理念,不僅把身體和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而且還包括人與動物、植物等生態環境的和睦相處。早期的瑜伽是傳統哲學六大體係之一,瑜伽的發展經曆了原始發展、吠陀、前經典、經典、後經典和近現代共六個時期。古老瑜伽的哲學與修煉主要分為四大流派,現代瑜伽的流派和分類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許多變化,瑜伽成為一種減肥塑身、緩解壓力的健身項目,也是補充替代醫學的一部分。

第一節 瑜伽的概念

瑜伽是印度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曆史悠久,流派繁多。關於瑜伽起源的具體時間及原因,有多種說法。根據印度恒河流域出土的石刻印章推斷,瑜伽最早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000年以前。一群修行者在印度喜馬拉雅山麓的原始森林裏冥想靜修,思索人類的痛苦和煩惱的根源。他們認為隻有回到真實的自我,才會獲得永恒的安寧。在漫長的冥想過程中他們意外地發現,動物在患病時能自然痊愈,因而模仿各種動物的姿勢防治疾病,這些動作就是瑜伽各種體式的起源。同時,他們發現控製呼吸,能夠安靜神經係統、淨化身體,於是瑜伽呼吸法也隨之產生。

“瑜伽”一詞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相應”、“結合”或“連接”。瑜伽原意為“Yoke——牛軛”,指穿過牛鼻子、套在牛身上的繩具。古印度人認為,人的欲望發動,猶如騖馬難以控製,征服它必須有高超的技巧。因此,原本用於駕馭牛馬的牛軛,乃轉為製服欲望的方法。通過牛軛可以使脾氣倔強的牛耕地,聽人使喚,而瑜伽修習的最初動機是“身心的調伏”,即通過瑜伽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柔軟、內心平和。原始的瑜伽意味著對身體的駕馭及對自然力量的尊崇,也意味著對人類的情感、意誌的規範和對精神世界的平衡,進而使一個人不僅健康長壽,而且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印度古代哲學中瑜伽派的最早經典《瑜伽經》中,瑜伽的定義為:“瑜伽是控製心的意識波動”。

現代使用的“瑜伽”一詞是唐玄奘的通譯,意為“Union”,是“結合、連接、相應”的意思。瑜伽是連接身體與內心世界的載體,是身心相應的渠道。

現代瑜伽的定義為:

Yoga=Personality(physical,emotion,mental,social)Integrate,Yoga=Union→Body+Mind+Sprite。

瑜伽,是身體、思想、情感、社會環境等方麵的整合,不僅把身體和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而且還包括人與動物、植物、礦物等自然生態環境的和睦相處。

傳統瑜伽在印度既不是體育,也不是宗教,而是傳統哲學六大體係之一(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吠檀多派,合稱古印度哲學“正統六派”)。

早期瑜伽的“結合、連接”的含義,是把精神、智慧和肉體完美地結合起來,使內心平和與身體健康更為和諧統一,從而把生命和自然結合到最完美的境界。現代的瑜伽健身運動,是減肥塑身、緩解壓力的一個分支,以及補充替代醫學的一部分。

如今的瑜伽運動,已是印度人民幾千年總結出的人體科學的修煉法,不再是僅限於少數隱士的修持方式。它不是隻屬於哲學和宗教的範疇,還有著更廣泛的含義。

21世紀以來,瑜伽在歐美國家逐漸形成潮流。瑜伽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更是一個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係。瑜伽也被人們當成了一種修身養性、輔助醫療的手段。

許多人都把閑暇時進行瑜伽練習作為放鬆身心、安神養氣的方式,並沉醉其中。

瑜伽從最初的意識控製,逐漸發展到覺悟與解脫,再到塑體健美和健康促進,是一個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需求的改變而不斷變化的過程,體現了瑜伽的社會適應性和包容性。

瑜伽與健康,就是在瑜伽理論及實踐的指導下,探索瑜伽對健康促進的作用,研究瑜伽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途徑和方法,從而達到身心保健、健康長壽的目的。

瑜伽箴言

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係。瑜伽通過道德規範、呼吸控製練習和冥想等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麵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