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自由之路無坦途(1)(1 / 3)

我已經演完了我的角色,現在隻求默默無聞地生活。我想回到故鄉的村寨,在童年時嬉戲玩耍的山坡上漫步。

——納爾遜·曼德拉

1.南非的內外交困

國際上的製裁

1985年3月,博塔總統宣布:政府將考慮免除曼德拉的罪行,給予他自由。作為條件,曼德拉需要承諾不再策劃、組織、煽動以及參與任何以政治目的為目標的活動。

言下之意,隻要曼德拉不再與南非當局作對,他就會獲得自由。

3月18日,曼德拉的女兒津薺發表曼德拉的口述聲明,拒絕南非當局有條件地釋放曼德拉的要求。

1985年6月,非洲人國民大會在讚比亞舉行協商會議,討論關於下一步的行動問題。會議決定,非洲人國民大會重新回到南非,開始革命鬥爭。

很快,一連串的騷亂接踵而至,南非當局決定實施《緊急狀態法》。

《緊急狀態法》實施導致的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南非國內,一個葬禮接著一個葬禮,即使是葬禮上的哀悼者,也不能幸免於警察和軍隊的襲擊,死亡數字一直在上升。

以暴製暴,無異於飲鴆止渴,引起更大的騷亂。

博塔總統未能及時製止住暴力,反而火上澆油,引起南非黑人更大的傷亡,嚴重的事態導致了廣泛的國際製裁。

1986年9月,歐洲共同體宣布對南非實行經濟製裁。1986年10月,美國參議院投票讚成對南非實行經濟製裁。

兩大經濟體的聯合製裁,直接導致南非貨幣市場趨於崩潰。南非的很多大企業開始向當局施壓,要求政府作出讓步,與黑人精神領袖曼德拉談判。

“釋放曼德拉並與他談話!”這是南非當時最強烈的呼聲。

博塔總統受到國內外輿論的強烈要求,隻有這樣騷亂才能停止,製裁才會結束,經濟才能複蘇。而且,南非當局幕後的最大支持者撒切爾夫人,也遭到歐洲共同體國家的強烈反對與譴責。

孤立無援的博塔總統想起了南非的國民,他呼籲南非國民:“團結一致抵抗借助外國來毀滅祖國的黑暗勢力!”

博塔的建議激起了南非人民團結一致的決心,他們建議南非當局采取行動,釋放政治犯,取消對非法組織的禁令。然而,就在很多南非民眾以為事情會有新的進展時,博塔在一些冒進官員的建議下,對津巴布韋、讚比亞和博茨瓦納境內的非洲人國民大會的目標進行了襲擊,並逮捕了聯合民主陣線重要領導人,以及再一次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當局出爾反爾的行為,讓南非人民再一次認清了政府的真麵目。

1988年7月,在曼德拉70歲生日這一天,全世界都響起了“釋放曼德拉”的聲音,尤其是南非國內,許多人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當局則派出大量警察打斷了這些慶祝活動,在警察清場的活動中,發生了小部分騷亂。由於南非當局三番五次出爾反爾,更大的騷亂隨時都可能發生。

然而,一個壞消息很快出現。8月13日,曼德拉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經過手術,肺中的液體被清理出去,曼德拉轉危為安。據主刀醫生介紹,曼德拉迅速痊愈,這歸功於他有著強壯的體魄,而這得益於他二十幾年如一日的鍛煉。痊愈之後,曼德拉被轉移到維爾斯塔監獄,住進一間舒適而又安全的房子。

此時,整個世界要求釋放曼德拉的呼聲更為高昂。

總統與犯人的會麵

強大的呼聲下,南非總統博塔作出一個決定——邀請曼德拉到他位於開普敦的總統官邸喝茶,曼德拉很高興地答應了,時間定在1989年7月5日晚上。

在記者會上,當記者問起關於博塔總統邀請曼德拉一事時,外交部發言人用很含糊的辭令表示“僅僅是一次禮節性的訪問”。至於總統為何要邀請一名犯人,兩人會談些什麼等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外交部的發言人則表示無可奉告。

關於南非當局這一非常規的舉動,曼德拉回憶說:

在見到總統之前,我被迫做了很多工作,被迫穿上新西服、新襯衫、襪子、領帶和新靴子。當然,我也主動做了一件工作,我準備了一份5000字的聲明,如果有機會,我會將這份聲明交給他(可惜的是,由於博塔的不合作的態度,這份聲明並沒有立即出現在報道上)。我感覺總統要邀請的不是一個犯人,而是一個企業家或者身份更高貴的人物。我本意上十分抗拒,我被你們送進監獄25年,作為你們眼中的犯人,卻不允許我穿上囚服,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事實上,這僅僅是一次普通的會見而已,我準備的談判內容無一條被提及。看得出來,博塔還是不樂於合作。

事實上,博塔總統這次約見曼德拉的行為並未征得同僚的同意,相反,他們對博塔總統的這次行為頗有微詞,認為他隻是為創造一點轟動效應而已。

1989年8月13日,72歲高齡的奧利弗突然中風,被送到倫敦診所救治。一時間,很多人都在期盼奧利弗能夠恢複健康。

南非當局內部,由於同僚不滿博塔總統的“強硬”行為,強烈要求他辭職,並且對外宣布博塔因為健康不斷惡化已不再適合高負荷的工作,而博塔則是利用一切機會激烈地反對要求他辭職的行為。以德克勒克為首的內閣大臣,對博塔總統的抗議行為根本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