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獨立的醜劇(3)(2 / 3)

由於組織得力,人們團結一致,這次罷工影響非常大,南非整個工業都陷入癱瘓狀態,當局再一次陷入困境。當然,南非當局不會任由罷工繼續,為此,當局逮捕了南非工會同盟和南非工會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

恰好在此時,從奧斯陸傳來消息,南非教會理事會秘書長、約翰內斯堡英國聖公會主教德斯蒙德·圖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在23年前,一直反對種族隔離製度的盧圖利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盧圖利去世之後,德斯蒙德·圖圖接過接力棒,一直貫徹支持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在各種場合語言犀利地批評南非當局的種族主義政策和鎮壓黑人運動的蠻橫行為。為了獲得國際上的支持,他曾多次訪問歐美國家,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南非的局勢,對南非實施政治和經濟製裁,以迫使其放棄種族隔離政策。

因為屢次與南非當局作對,他惹怒了南非當局。出於報複,當局多次撤銷其護照並一次次將他送上法庭,接受審判。盡管如此,他仍然毫不畏懼,勇敢地宣傳貫徹自己的主張。

1984年,當諾貝爾委員會宣布授予德斯蒙德·圖圖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傳出後,大大鼓舞了國際社會的反種族主義運動。在感恩節前夕,“爭取南非自由”的示威者在南非駐美國、英國、法國等大使館前靜坐示威,在世界範圍內促成了一場抗議活動。

允許與陌生人接觸

世界範圍內的抗議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南非國內的抗議活動,罷工運動不斷發生。

1985年3月,南非黑人發起紀念沙佩維爾25周年的活動中,與警察發生衝突,最終導致19名黑人被殺,激起了更大的抗議浪潮。

根據統計,3月至4月,南非共發生大大小小1500多起騷亂,半數以上發生在東開普地區。當然,這些衝突在國際範圍內引起更大關注。

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德華·肯尼迪在聯合國發表演說,要求對南非實施製裁。隨後,他親自前往南非,要求會見曼德拉,但遭到拒絕。幾經輾轉,他見到了溫妮,對她進行了專訪。

在這篇專訪被公之於眾後,很多人質疑南非當局拒絕愛德華會見曼德拉的行為,並猜測曼德拉是否遭到了虐待。處於尷尬境地的南非當局為了證明曼德拉並未遭到虐待,允許英國保守黨人貝塞爾進入波爾斯摩爾監獄會見曼德拉,並批準兩人進行會談。兩人的交談很愉快,尤其是曼德拉的狀態和淵博的知識,給貝塞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隨後,美國人戴塞爾也被獲準訪問曼德拉,戴塞爾是國際人權同盟理事會高級理事,當時正在南非參加關於刑事罪犯量刑的研討會。

他是第一個獲準會見並訪談曼德拉的國際人權組織的人,他詳細記錄下與曼德拉會談的整個過程:

(一直在報道中關注曼德拉的消息,卻從未見過本人)他很高很瘦,麵部輪廓棱角分明,滿頭銀發,精神飽滿,根本看不出是經過23年牢獄生活的人。他穿著藍色卡其布囚服,精力充沛,神態自若,聲音洪亮,而且舉止莊重,這和我印象中的曼德拉形象大有不同。的確,在我過去對他的理解中,我認為他應該是電視中常出現的遊擊戰士或者激進的理論家的麵孔,而不是如今的慈祥的老人,或者說是國家元首。

……

我一時之間語塞,甚至不知如何開口,對這樣一位擁有特殊經曆的人,我不知道該恭喜他還是安慰他,總之,我覺得我有點緊張。

“你好!”他說。我甚至有點多餘地說了下麵一句話:“你一定是納爾遜·曼德拉先生吧?”

他微笑著點點頭。

在意識到自己的緊張情緒後,我補了一句話:“我很榮幸,能夠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