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練習書畫能夠審美愉悅,陶冶情操。書畫是作者感情變化的自然流露,或以情作書,或寄心於畫,有時會進入忘我的境界,隨心所欲的創作激情是一般人欽羨而享受不到的。

必須指出欣賞古今名人的墨跡繪畫,或自己的作品,隨著對書楷瀟灑流暢、丹青山水浩瀚的理解,深入其境,觸景生情,也能獲得心曠神怡,審美愉悅,促進身心健康。

3.參與聊天閑談

聊天是一門學問,閑談也有講究,它的好處有:

(1)增進感情,加深了解。閑暇無事,清茶一杯,幾個知己相聚一起,聊聊家務,互通情況,天南地北,東拉西扯。話題不著邊際,或側身靜靜地傾聽,或淋漓盡致一吐為快,落個高興盡興,加深了朋友之間的親情和友誼。

(2)融洽人際關係,消除隔閡。生活中充滿著矛盾,人與人之間相處免不了會發生誤會、矛盾,有了隔閡,可主動約會對方,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聊一聊,互相溝通一下,隻要推心置腹,坦誠相見,矛盾和隔閡,是會煙消雲散的。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31萬人(曆時7.5年)的社交和年齡等信息後報告:善於社交而擁有良好社會關係者平均壽命比極少社交者略長,平均多活3.7歲。

(3)摯友相聚,聊天一樂。聊天乃人生一樂,聊天要有摯友,摯友相聚又樂在聊天,敞開心扉交流,無拘無束閑談,將心頭煩惱泄盡,讓腹中激情蕩出。聊天在情趣相投、氣氛自然中進行,使人感到心情舒暢,輕鬆愉快。

(4)緩解疲勞,輕鬆減壓。聊天談心,可有效地緩解因生活和工作帶來的疲勞和緊張。下班歸來、茶餘飯後、休閑節日,擠點零星時間,親鄰好友歡聚一堂,講點新聞軼事,談笑風生,盡興而侃(切忌談不愉快的事),壓力在無形中消除了,緊張和疲勞也被洗滌一空。

(5)善言開導,調整扭曲心態。人生就像航海,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生活裏起伏著酸甜苦辣,給人們帶來不小的煩惱和憂愁,一旦心態受到扭曲,便會引發疾病。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此時可換一個環境,到知心朋友家去坐坐,聊聊天,訴說一下心中的疙瘩和苦惱,再聽聽朋友的勸告和安慰,心平氣和地思考一下“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含義,心裏就會覺得好受一點,通過聊天談心慢慢地可調整心理的失衡狀態。

(6)交流信息,擴大認知領域。聊天中進行著思想交流,信息傳遞,無形間能增加許多新鮮知識,或提高認識。有時在片言隻語的啟迪下會悟出人生道路,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此外,老年人交流,感慨人生的坎坷和創業的艱辛,以及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青年人聊天,暢談理想追求和事業上的拚搏奮鬥。忘年閑聊能使老年人忘記年齡,萌發童心;青年人學會待人接物,穩重老練……

聊天是一門學問,需要注意內容、對象和場合。聊天內容要文明高雅,積極向上,給人以一種愉快和希望的感受,才有益於人的健康,反對低級趣味,消極腐化,有損身心的話題。一種環境一種心態,聊天要選擇在清靜幽雅、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周圍有鬆柏等樹木的地方進行,以提高聊天的效果。聊天要分場合,要看對象,不能見人就嘮,隨便閑扯,否則誌趣不投,話不投機半句多,反而自討沒趣,落得不歡而散。

聊天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是金錢不能替代,功名無法比擬的。沒有聊天,生活就沒有活力,就會感到空虛和寂寞。

陶冶情操的方法很多,還有“海、陸、空”,也能很好的養心怡情。“海”是指養魚、養龜以及垂釣,其中自有情趣在;“陸”是指栽種花卉、盆景,常向花卉覓康壽,花卉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調節人的情緒,起著有益的保護作用(對某種花卉過敏的要回避);“空”是指聽鳥聲、看鳥動、審鳥飛,自己養鳥或觀察自然界的鳥兒,婉轉清脆的叫聲,跳躍飛翔的姿態,使人專注神往,置身於美的感受之中。

適時旅遊寄情山水,大自然被譽為人類心靈深處的歸宿,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心靈自然平靜安穩,和諧快樂。

還有資料剪貼、看看球賽、做手工、寫作、彈琴等,培養一種或數種業餘愛好,自導其樂,自尋歡樂。你也可以借此認識誌趣相投的朋友,將快樂與人“分享”。

總之,怎麼最讓你覺得怡情舒服,就怎麼去做,以此豐富生活內容,營造快樂健康。

(七)自尊自信

良好的心理必須擁有自尊自信,因為:

1.自尊是人類崇高的節操

自尊的人必然尊敬人,不會去冒犯別人,並且受到人們的尊敬。自尊自信並不是傲慢自大,而是經常從謙虛中取陶冶。

自尊是人格的標準。每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一定是自尊自謙的。擁有一種真正的美德,如勤勞、正直、自律、誠實,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們的尊敬。

2003年4月,被伊拉克軍隊俘獲的美國女兵傑西卡·林奇,在伊拉克一家醫院獲救,美國政府別有用心地想樹立一個形象,以鼓舞士氣,把她神化成了一個高大威武的英雄——“她奮力抵抗,直到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於是媒體廣為傳播,大肆渲染。當今社會不少人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知名度就是金錢,知名度意味著榮華富貴。可是林奇卻“不識抬舉”,正式向媒體說出事實真相,“美軍不過是從當時已歸順的伊拉克醫生那裏接走她的”。勇於拒絕英雄稱號,勇於抹掉頭上不實的光環。林奇是可貴的,林奇的可貴就在於她的正直,在於她的誠實。

2.自尊是自信的基礎

有了自尊才能培養自信,自信要建立在自尊的基礎上,沒有自尊哪有自信,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這是自尊。

目前在社會上存在一種唯文憑化而非知識化的傾向,沒有文憑就失去升遷的機會,於是出現幹部混文憑——學習不上課,考試找人代,論文靠掛名,答辯打招呼;高校發文憑——糾纏於“權力文憑”“人情文憑”等交易。文憑主要用作提升的門票,學曆高了,職位高了,業務、知識照舊,弄虛作假,表裏不一,學術氣氛很不幹淨,沒有自尊,談何誠實,哪來聲譽,現象在下麵,根子在上頭。

商業、企業方麵的假冒偽劣情況也不少。例如:浙江金華火腿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本來是頗有誠信的,據報道,金華地區有25家企業在火腿製作過程中添加包括敵敵畏在內的違禁藥物。消息一經曝光,人民為之震驚,原來“敵敵畏火腿”在當地是公開的秘密,是在當地政府默許下進行的,是地方保護主義結出的惡果。誠信被玷汙了、毀壞了,企業做了不該做的事,政府沒有做該做的事——公正執法,當地市場被扭曲,好的壞的一樣對待,無法體現優勝劣汰機製。金華火腿在全國範圍內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暫時的淘汰、抵製。你不誠實,欺騙別人,失信於大眾,人們理所當然地會唾棄你,這就是辯證法。

3.抬起頭來,走自己的路

缺乏自信的人,常常自卑自責,對未來喪失信心,容易膽怯、害羞和臉紅,這類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怎麼看,不敢當眾表達自己,不僅自己活得很累,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對健康、事業都非常不利。

例一:劉某,大學畢業,生性膽怯,怕與陌生人打交道,開口講話就臉紅。年初單位搞競爭上崗,必須過“述職”,或者說是“施政演說”這一關,論業績、論專業技能她都是佼佼者,可她就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去顯露自己,最後隻好自動放棄。

例二:王某,一個為穿著而煩惱和痛苦的女性,她十分在乎別人對她穿著的注意和評價。別人說你這件衣服很貼身,線條流暢,她就很高興;同事們說不好看,她就棄之不穿。她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在逛商店上,錢也花在買衣服上,家裏有好多好多衣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尋求讚許的心理。而過分地尋求讚許,就會喪失自我,使自己的存在價值成了別人喜惡的附屬品,因此陷入煩惱和痛苦之中。

要克服膽怯、害羞和在乎別人議論什麼的不良心理,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首先對自己抱有希望。鼓起勇氣,信心十足,想象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不是懦夫,別人能夠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這樣會在大腦裏建立起新的自我形象,就會勇敢起來。

央視少兒頻道節目主持人蔣聰伶,身高1.25米,4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矮小症”,無藥可治。在母親的關愛、努力下,她按部就班地讀完小學、初中、特教職業高中。她個性開朗,愛唱愛跳,沒有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不自卑,不氣餒,在生活的征程裏,積極工作,奮發向前。經過央視主管部門的考試,她被錄取了,並開始體會到新工作的快樂,她深有感觸地說:“原來自己因為身高劣勢,總是被別人欺侮,但今天我的身高反而變成了優勢,小朋友都很喜歡我……”“生活終究要繼續,與其不開心的過,還不如開心地度過每一天,隻有殘疾的人,沒有殘疾的心。”

(2)行走時抬起頭來挺起胸,目視前方,步子邁得有節奏,有彈性。因為改變走路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心態。與人講話時看著別人的眼睛,不正視別人意味著自卑,正視別人則顯示出自信和誠實,抬起頭來,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用真誠、智慧勇敢地走好自己腳下的每一步路。

(3)看見熟人打招呼,眾人麵前顯顯眼。開會時有意從會場中間穿過,並選擇前排位子坐下,環顧左右,看見熟人要打個招呼、寒暄幾句,以此來鍛煉自己、突出自己,因為一切成功的都是顯眼的。

(4)克服自卑和羞怯的最好辦法是當眾發言。不要放棄每次發言的機會,積極展示自己,改變不開放心態。第一次演講或者新老師首次上課,大多會有膽怯、害羞、臉紅、心跳、自卑等緊張情緒,這是正常現象,經過多次鍛煉都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