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或爬樓是一種全身運動,運動量較大,可明顯提高心肺功能,並有強筋壯骨的功效,除了力量的鍛煉外,還有機體的相互協調和配合。一般來說,老年人不宜爬樓鍛煉,因為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損傷。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倘若老年人訓練有素,登樓多年,身體情況良好,那就按照他個人的規律來健身,有什麼不好呢?
老年人不要參加對抗性競賽項目,也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散步、慢跑、門球、廣播操、太極拳、太極劍、氣功,是最合適的健身方法。步行鍛煉身體,方便可行。科學家研究報告,一個人每天堅持走400米,可多活6年。步行有緩步、快步和逍遙步之分,每分鍾行走60步左右為緩步行走;散步是且走且停,閑散不拘形式,適用於身體較好和病後康複者;至於快步行走(每分鍾120步左右)隻適合於中年上班族。步行時要求從容和緩,呼吸平靜,方可使周身氣血調達平和,百脈流通,是其他劇烈運動所不及的。
5.對症健身鍛煉
對症健身鍛煉可以改善症狀以健身,以下略述幾種。
(1)便秘。首先,進行半小時左右的戶外有氧運動,休息10分鍾,然後身體自然站立,全身放鬆,舒展雙手,以每分鍾10次左右頻率,從上至下,輕輕按揉腹部,約10分鍾。此外,要注意一日三次瓜果蔬菜的合理搭配,加上良好的排便習慣,才是通便的最佳對策。
(2)高血壓。少吃鹽和經常性鍛煉,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控製血壓。散步、騎自行車等動態的等速性運動,令全身肌肉反複伸縮,引起血管的舒張和收縮,促使血壓下降。其中以每天進行4次,每次10分鍾短距離散步的降壓效果最好。
(3)肥胖。散步、慢跑、遊泳、騎自行車、體操等鍛煉方式,有助於減肥。慢跑被譽為人類最好的醫藥,即使對於形體稍胖的女性也很理想,因為它不會加重關節負擔,還可以緩慢消耗脂肪,每天活動一次,每次10~20分鍾。慢跑一分鍾,可以消耗41.8千焦熱量。要想取得持久減肥效果,還應合理控製飲食,遠離高脂肪、高糖飲食。
(4)糖尿病。經常鍛煉身體可以有效控製血糖水平。輕型糖尿病患者隻要堅持體育鍛煉,並注重飲食控製,即能緩解病情。而病程較長的病人,堅持運動也有助於降低血糖,增強體質。步行或慢跑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佳輔佐方法。
(5)緊張性頭痛。精神過度緊張和工作壓力大是引起緊張性頭痛的兩個主要原因。練習太極拳,全身放鬆,靜中有動,能夠有效的調節人體的身心和諧,平衡內髒器官的生理活動,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可以有效減輕緊張性頭痛症狀。
6.注意循序漸進
培養運動好習慣。一定要擺正工作和健康的關係,不要強調工作太忙,沒時間鍛煉,應該把吃飯、睡覺和運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吃、不睡不健康,不鍛煉也不健康。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天應安排固定時間健身,慢慢形成身體需要運動的條件反射,任何一種習慣都要求有4周時間的持續反複才能形成,讓運動成為好習慣,健康永遠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健身須量力而行。開始健身時運動量不可太大,動作不要很猛,以免給身體造成傷害。每次鍛煉時間以10~20分鍾為宜,每周5次,隨著身體的適應,逐漸增加至每次30~60分鍾,養成鍛煉習慣之後,可以延長活動距離和時間。
什麼是適量的運動?如何衡量健身處方?這些都離不開實踐檢驗。而掌握合適的運動量是健身鍛煉中的關鍵性問題。
適宜運動量的要求是:運動後適度出汗(出微汗或剛出汗),食欲、睡眠良好,或有肌肉酸痛,輕度疲勞感,但經一夜休息可消除,次日即體力充沛,精神飽滿,表示運動量適當。
運動過度的表現是:運動使全身出汗,胸悶、氣短,停止運動後15分鍾,脈搏尚未恢複正常,次日仍感精神疲倦,周身乏力,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晨起時脈搏增加,血壓升高,表示運動過量。
運動量過小的標準是:運動後不出汗,脈搏變化小,運動後1~2分鍾脈率即恢複到安靜時的水平。說明運動量過小,達不到運動鍛煉的目的。
結合愛好興趣。健身項目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變換運動形式,如騎自行車、跑步、遊泳……健身鍛煉興趣第一,有了興趣容易堅持下去;沒有興趣的鍛煉,練起來枯燥乏味,和養生的意義是背道而馳的。但必須指出,不要趕時髦,隨大流,別人練啥我練啥,今天練這個項目,明天練那個項目,應慎重製定健身規劃,認真積極執行,否則竹籃打水一場空,談何健身。
(四)分清有氧、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低、中強度運動,如散步、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做健身操、打太極拳、非比賽遊泳等。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中斷少,持續時間長,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分解體內糖分而提供能量,並可消耗部分脂肪,故稱為有氧代謝運動,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調節身心健康。一句話,是不是有氧運動,衡量的標準是心率。
無氧運動是指高強度、超強度的劇烈運動,如打籃球、踢足球、百米衝刺、舉重等。其特點是速度特快,爆發力過猛,心率超過150次/分。活動時人體內的糖分未經氧化分解就提供能量,故簡稱為無氧代謝運動。無氧運動時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總之,有氧運動是能夠提供人體代謝能量的運動,一般不出現呼吸急促,功在健身防病。無氧運動是不能有效提高人體代謝能力的運動,常見胸悶、氣短、上氣不接下氣,旨在競技、比賽。
(五)運動的時間選擇
可選擇在自己方便的任何時候進行鍛煉,如早晨或進餐後半小時、睡覺前等。一般來說,每天鍛煉一次,每次活動15~30分鍾,每周不得少於5次。根據體質、適應情況可作出相應的增減調整。
1.清晨健身有講究
大多數人喜歡晨練,因為適當晨練可使人全身充滿活力,頭腦清醒,但晨練是有一定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