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已成為時尚,可是為什麼要運動?運動應注意些什麼?大家未必了解得很清楚。
(一)提高認識,積極鍛煉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健身。有一個大家熟悉的狼故事,說的是:森林裏有鹿群,也有狼群,人們為了保護鹿群,把狼給全部消滅了。鹿群生活安定,不用奔跑逃生,吃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運動量顯著減少,幾年後,軀體胖了,體質下降,病鹿越來越多,死亡逐漸增加,數量反而比原先的少了。人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鹿運動量的大小和其壽命是密切相關的。最後人們決定再把“狼醫生”請回來。狼一來就吃鹿,狼追鹿逃,慢慢地鹿群又恢複了生機。據報道,我國古代200多位皇帝的平均壽命不足40歲,盡管他們的死因很多,但終年養尊處優,出輿入輦,安逸少動,是公認的事實。
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如編輯、作家、電腦工作人員等,長期缺少運動鍛煉,體質水平普遍下降、患有種種慢性疾病的不少。不要輕視健身的重要性,積極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為健康長壽而努力!
(二)運動有益健康
1.調節心理,使人快樂
體育鍛煉能幫助人們調節神經活動,增強自我控製的能力,使容易急躁衝動的弱點得到改善,給學習工作帶來好處。經常運動健身的人,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它能使人愉悅快樂,故有人稱之為“快樂素”。運動產生“快樂素”,運動快樂,擺脫憂慮,心曠神怡。
2.增進消化功能
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胃腸蠕動,改善胃的排空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消化酶的分泌,可幫助消化,改善食欲,並保持大便的通暢。對消化不良、脘腹作脹、習慣性便秘、食欲不振的人,運動可以收到比藥物治療更好的效果。
3.幫助降脂瘦身
運動消耗熱量,可改善脂質代謝和調節體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動脈硬化危險因子)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有助於預防和消除肥胖,故運動也是防治糖尿病的必修課程。
4.改善睡眠質量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進行自我調節,儲備能量,迎接每天的挑戰。一夜不睡,會使體內的抗病毒細胞大量壞死,人的抗病力就下降。美國醫學家懷特指出:“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鎮靜劑和安定劑。”運動有助於消除焦慮和緊張情緒,使人感到神清氣爽,充滿活力,對防止神經衰弱和失眠有很大作用。
5.強壯肌肉骨骼
愛好鍛煉的人大多肌肉發達,骨骼強壯。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骨骼的物質代謝,提高骨骼的彈性和韌性;運動使肌肉的能量儲存充分,人們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堅持鍛煉不僅能增強肌肉,減少肌肉萎縮,對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也起到公認有益的效果。
6.降低血液黏度
運動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和血管功能,使血管管腔變寬,血管容量增加,從而降低血液黏度,使血液變稀,血管阻力減少,改善微循環。適量運動還有輕度激活體內纖溶係統和降低纖維蛋白原的作用。因此,適量的鍛煉能延緩血管的退行性改變,對預防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起著一定的作用。
7.提高免疫能力
運動能提高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堅持係統的健身訓練後,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會增高,白細胞介素增多,進而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有效對抗瘡疔病毒、感冒病毒的侵襲,減少感染機會,預防癌症的發生和發展。這樣生活更健康。
8.延緩衰老進程
實驗研究報道,鍛煉可延緩細胞衰老。與平常不愛鍛煉的人相比,愛鍛煉的人擁有更年輕的細胞。這再次表明,堅持運動鍛煉確實能幫助人體延緩衰老,輕身益壽!
(三)健身要有規劃
人人都在運動,也知道運動的好處,然而對於健身的方法、項目和力量訓練等,卻了解得不多。因為運動是一門科學,健身大有講究。
1.明確運動目的
運動鍛煉的目的不外乎三種,一健身,二康複,三競技。健身性運動主要適用於腦力勞動、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以及基本健康的中老年人。康複性運動主要適用於疾病的康複治療和預防,如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競技性運動主要適用於各種體育比賽、體能較量,如田徑、遊泳、球類比賽。
2.了解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有以下四種:耐力鍛煉——主要是心肺功能,如爬山、登樓、跳繩、遊泳;力量鍛煉——主要是肌肉功能,如啞鈴、擴胸器等;韌性鍛煉——肢體協調、拉伸運動,如轉體訓練、瑜伽等;速度鍛煉——主要是反應性活動,如打球、田徑等。以上是理論上的劃分,其實很難截然分開,因為力量訓練是多方向的,如跑步就是力量、耐力、速度的綜合表現。
3.選對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有高、中、低之分。低強度運動有防病健身的作用,適合於中老年人及體虛多病者。長期堅持低強度運動的中老年人比不參加健身鍛煉的人死亡率降低2.5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複發率也明顯減少。中強度運動,具有增強體質的作用,適用於中年人和體質較好的老年人。高強度運動具有競技、角力的作用,適用於青壯年人。高強度運動往往超過生理的極限,不屬於健身運動。根據實際情況,運動強度可以調整,情況良好的可由低調中,感覺欠佳者可由中改低。
4.因人而異運動
健身鍛煉應結合個體的年齡、職業和體質的不同,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青少年應將鍛煉身體作為自覺的行動。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關係到一生能否健康幸福地生活。如打球能預防近視。尤其是打乒乓球時,眼球緊跟著小球而不斷運動,局部血循環增加,視神經機能提高,起到消除眼疲勞、改善視力、預防近視的作用。彈跳運動健腦益智。適合青少年的運動有跳繩、踢毽子、舞蹈等,使大腦的思維與反應更為活躍敏捷。跑步有助於生長發育。日本醫學家觀察到,經過一年長跑訓練的青少年,身體發育正常,身高、體重的增長,還略高於一般青少年。
中年常運動,年老多健康。步入中年,每周進行有規律的運動,不僅有助於保持體重、維護心髒健康,還能減少老年癡呆病的發生。跑步、打球、騎自行車、步行上班、登高爬樓,是最普遍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