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美國人食管癌發病率上升,與碳酸飲料人均消費增長密切相關。
我國國家質量監檢局抽查顯示:中小企業的碳酸飲料產品抽樣合格率較低,黴菌超標,質量問題較多。
由於碳酸飲料無營養價值可言,加上部分產品的不衛生,不安全,以及有致癌的潛在危險因此碳酸飲料已被視為垃圾飲料。
5.功能飲料——逢場作戲無妨
功能型飲料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軟飲料。通常是在飲料中添加了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植物(如人參、銀杏)等成分,按一定比例配置的能夠改善體能,供給營養,補充水分的保健飲料。
目前,學齡兒童是功能飲料的消費主力,約占80%,部分運動員也多飲用功能飲料。市售的運動型飲料,屬於功能飲料的範疇。運動員、出門旅遊登山徒步遠行者,應首選運動飲料。因為它的持水性很好,一次喝下500毫升運動飲料,半小時後,你不會感覺有尿意,依然有90%的水分被保留下來。由於運動型飲料中的糖、鈉等成分有固水作用,既維持體液的充沛,又可以減少排尿量,所以出門旅行的人不妨試試運動飲料。
不過,運動飲料也有禁忌:高血壓病人、糖尿病人均不適合喝運動飲料,尿路結石病人,也不建議喝運動飲料。
功能飲料中往往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固然是人體所需,但需要量很少,少喝了無益。缺乏時,補充的是否合適,補過了有害。因此,功能飲料,不適合給孩子常喝。至於某些含補藥的飲料,更要持謹慎態度,如含人參的飲料,有升高血壓、促進過早發育的副作用,原則上不宜給孩子喝。
此外,還有果味型飲料,大多數所謂的果汁飲料,其實都是果味型飲料。果味型飲料是由水、糖、乳化果味香精,及相應的色素製成。有些果味型飲料也會加入少量的原果汁及防腐劑,但經過製造、運輸、儲存過程,其中的維生素、氨基酸早就大量損耗,已沒有什麼營養價值。
條件許可的話,自製一些果汁,如草莓汁、西瓜汁、橘子汁,現製現喝,是既經濟又實惠的果汁飲料。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嗜飲甜飲料的兒童體格發現兩極分化,要麼過瘦,要麼過胖。由於甜飲料中糖分含量多,妨礙正常進食,長此以往,造成對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必然影響體格和智能發育,出現身體消瘦。對某些食欲旺盛的成人和兒童來說,從飲料中獲得過多糖分,熱能堆積,從而導致身體肥胖。
甜飲料可以喝,但不要天天喝。
(十)吃有吃的規矩
飲食習慣絕大部分是在無意中或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心態和行為。日常生活中不良飲食習慣給健康帶來的負麵影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遠離垃圾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十大垃圾食品,我們應該引起警惕,並在生活中少接觸。
(1)油炸食品。含有較高的油脂、氧化物質和一定量的致癌物質。
(2)罐頭食品。維生素極少,蛋白質常變性,糖分較高。
(3)醃製食品。鈉鹽量超標,醃製過程常產生致癌物質。
(4)火腿腸類食品。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鈉鹽過量,添加防腐劑,著色劑。
(5)肥肉和動物內髒類食品。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6)奶油類食品。高脂肪,高糖。
(7)方便麵類食品(含快餐)。具有三高(高熱量、高鈉、高脂肪)和三低(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低纖維素)特點。
(8)燒烤食品。含有強致癌物質三苯四丙芘等。
(9)冰凍類食品。較高的奶油、糖分,溫度過低刺激腸胃。
(10)果脯蜜餞類食品。高糖、高鹽,添加防腐劑、香精,並含有亞硝酸鹽。
以上食品沒有必要禁食,偶爾食用未必就是垃圾,如果任意多吃必然有害,天天都吃的話就成了垃圾食品。
2.少吃有添加劑的食品
由於利益的驅動,一些商家為了食品的適口好吃,外觀好看,防腐好放等原因,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
在食品中常加的非食用物質包括: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硼酸與硼砂、工業用甲醛、罌粟殼等17種之多。
在食品加工中濫用的如:西點月餅餡中超量使用乳化劑(蔗糖脂肪酸等),糕點月餅中使用膨鬆劑(硫酸鋁鉀等)過量,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劑(磷酸鈣等),肉製品和鹵製熟食超量使用護色劑(硝酸鹽等)。
這些添加劑對人體健康不利,長期使用傷害內髒,製造病端,還存在致癌的危險。
建議盡可能食用天然、綠色食品,采用自製膳食,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3.愉快吃飯不分心
按時進食才能使身體及時獲得維持健康的養料,以養五髒,以旺氣血,在進食時還應做到:
(1)吃飯要集中思想。要把吃飯當回事,認認真真地對待,一心一意地吃,這樣才會有好食欲,消化液分泌多,胃腸蠕動強,消化吸收就快,才能充分發揮營養效益。相反,如果一邊吃飯一邊做事,特別是吃飯時看書、閱報或思考問題,大腦負擔加重,流入消化器官的血液就會減少,使消化液的分泌不足,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減弱胃腸功能。
(2)吃飯要有好情緒。吃飯時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很有裨益。倘若情緒不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食欲就會減退,不利於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例如有人喜歡在吃飯時訓斥小孩,弄得一家大小都不愉快,使消化液分泌減少,大家都沒有胃口,對大人小孩都不利。
4.糾正偏食的壞習慣
偏食(含挑食)是隻喜歡吃某種食物(或某幾種食物),對不喜歡吃的不進口,偏食的結果是導致營養攝取不平衡,使有些營養素缺乏,出現體質下降,身體疲倦,頭昏腦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等情況,還會引起貧血、肥胖、骨質疏鬆等病症。兒童會影響正常發育和健康。有一幼兒園的小孩,3歲開始就喜歡吃蝦,不吃蔬菜,父母過於溺愛每天都買給他吃,3年下來,小孩的個頭比同齡人矮,經常感冒,體質差,讓人驚駭的是,乳房發育增大,這才引起大人的重視。經專家多次檢查,最終診斷為:蝦類激素含量過高,長期過多攝入,促使過早發育。經糾正偏食,積極治療半年多,早熟現象才得以控製。家長後悔異常。
糾正偏食要從多方麵入手:①學習一點營養知識,了解太過和不及的利害關係,注意膳食多樣化;②家長要言傳身教,自己首先應該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葷素搭配,樹立好榜樣,隨時講些有關的營養知識;③改變挑食壞習慣,要有決心、耐心、恒心,不要期望一舉成功,堅持下去,必有成效。
5.飲食過冷過燙不利健康
飲食太燙會使口腔黏膜充血、潰瘍,並損傷牙齒、牙齦;還會強烈刺激灼傷咽喉、食管、胃黏膜,使黏膜氣血過度活躍,局部灼熱,發炎。長期吃過燙的飲食,反複的黏膜燙傷,炎變,潰瘍,修複,會引起黏膜發生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為腫瘤。食管癌的發生與經常吃燙食的關係很大。研究發現,喝極燙的飲料,可以使患癌症的危險性增加4倍。
飲食過冷會傷害人的胃氣,使內髒,尤其是胃腸血管處於相對收縮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胃氣受傷後,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免疫能力降低,可引發多種疾病。所以脾胃虛寒的人不可再進過冷飲食,尤其要避免早晨空腹喝冷飲,否則會加重症狀。
飲食的最佳溫度,以寒冷適中,不熱不涼為度。日常喝水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20~45℃。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不可馬上就喝,等待片刻稍涼後飲服為好。口腔、食管黏膜非常嬌嫩,隻能耐受50~60℃的食物。平時進食要掌握好這個溫度,違者自討苦吃。嬰兒喂食時,家長先用嘴吹食物至微溫,再用口唇接觸感覺有一點溫而不燙後再喂,這個溫度是最合適的溫度。同樣適合於成人。
6.保健品不能代替平衡膳食
人們關注生命,盼望健康,於是市場上的保健品(含營養補充劑)應運而生,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有考生保健品、增高營養劑、美容保健液、生命因子等。廣告宣稱“能迅速逆轉遺傳細胞中的矮子基因”“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說詞很有吸引力。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希望考出好成績,買來種種保健品讓其服用,致使過度興奮,影響睡眠,考試成績反而低於原有水平——補得事與願違。
兒童性早熟是吃出來的。其中除飲食結構不當,營養過剩、失衡外,濫用補品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經常讓孩子服用蜂王漿、花粉、牛初乳、雞胚等,這些東西裏含有較多的性激素。此外,如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補充劑,也含有相關誘發兒童性早熟的物質——補出了麻煩。
服用營養滋補品以求強身,是花錢買健康,想抄近路走捷徑。不妨回顧一下滋補保健品的市場,大量的營養補充劑,你方唱罷我登場,有哪一樣能維持10年以上的。隻有飲食營養能獨領風騷千萬年——強身沒有捷徑。
大量的營養補充劑,一大把的藥片膠囊,按時囫圇吞下去,不要多久,腸胃不堪負荷,藥物傷中,會出現上腹作脹,噯氣不適等症狀——還是食養好。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很多,沒有任何一種營養劑、保健品可以滿足得了這種需要,如果違背這個生理活動,主觀的給予一種或幾種營養補充劑,需要的不給,不需要的多給,就會導致營養上的失衡。同樣,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具備人體需要的種種營養素,這就要求我們堅持膳食的整體營養,成分均衡的普通飲食,這就是最好的營養。而超市和菜市場裏的那些最普通食物,完全能夠提供。
7.改善膳食是最好的藥物
合理的膳食可以改善體質,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既能防病也能有效減少或控製有毒物質的不良影響,並在養生防病中逐漸地發揮治病的作用。
(1)五穀雜糧養好五髒真氣。大米潤肺養胃,補中益氣;小米健脾滲濕,鎮靜安神;小麥養心益腎,補虛除煩;玉米潤中開胃,寧心排毒;大豆健脾補氣;黑豆善於補腎解毒;蕎麥健脾開胃,消積寬腸。五穀雜糧還有好多,各選幾種,旨在說明穀類營養同中有異,不要老盯著一種吃,要經常配合著,輪換著進食,才能有效地補養五髒真氣,正氣充沛了哪來疾病,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不用藥物而勝似藥物,可見五穀雜糧也是藥。
(2)蔬菜助養並能有效排毒。人的生命過程就是獲取營養,排出廢氣的過程,通過排便、排尿、排汗、排氣(呼氣、矢氣)排出一定毒素。蔬菜、水果既助營養平衡,還會疏通壅滯。隻要在膳食上稍加注意,並做適當調整,就可幫助自身排毒功能的正常運行。
有較強排毒和解毒功能的蔬菜,如胡蘿卜、黃瓜、白菜、黑木耳、魔芋、蘑菇、大蒜、海帶、綠豆、芹菜、苦瓜等。
有較強排毒和解毒功能的水果,如櫻桃、葡萄、蘋果、草莓等。
蔬菜排毒簡便有效,但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心選擇,有過敏現象或吃後有消化道反應者,要及時更換調整。
8.食養防病寓有治病功用
葷食的養護作用功不可沒,動物性食物在飲食中,同樣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魚肉是人們喜歡吃的水產食品,魚肉含大量優質蛋白,脂肪少,熱量大,營養豐富。還有以下作用:可改善心情,減少抑鬱症的發生;能保護心髒,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可降低女性乳腺癌的發生率;幫助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肉食(豬肉)對人的一生都很重要,與人的精力、體力、免疫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拒絕吃肉,會引起嚴重貧血,體力下降,適當吃肉仍然是均衡營養的重要保證。
隻要搭配合理,葷食也可以產生養生防病的好處。
巧選食物可防病。充分利用食物的天然性質,來進行防病和治病的醫療活動,簡稱食療。有些食物在空腹時食之為食物,而在患者食之就為藥物。食療有助於使已經被扭曲的健康恢複原來的自然狀況,達到改變體質,增加體力的效果。例如:
薑蔥湯:蔥白25克,生薑25克。加水煎服,適用於輕傷風、鼻塞、頭痛、惡寒、咳嗽等症。此外在換季的時候,多吃些大蒜頭可幫助你應對感冒。
紅棗湯:紅棗20枚,掰開。加水煎服。適用於麻疹、過敏性紫癜等症。
泥鰍燉豆腐:泥鰍100克,豆腐100克。泥鰍除去內髒,洗淨,加適量黃酒和水,與豆腐一並置入鍋中,慢火煨煮(或隔水燉),待湯成乳白色,加入調味品即成,喝湯吃肉,適用於陽痿、早泄(前列腺炎伴發性功能下降者尤佳)。
食療貫穿於日常生活中,一般來說,有些慢性病宜少用藥物,多用食療。合理的膳食造就全方位的健康,對某些慢性病有益的營養,對全身健康同樣有益——食物是最好的藥。
進行食療,要根據自己的體質辨證施食,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可參看辨證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