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輕鬆宴客有妙招四(3 / 3)

熏菜原料必須是無色或本色的,因為熏的特點就是色美,如果原料帶有比較重的顏色再進行熏製,成品就會發黑。

熏料中糖是關鍵,糖的投放量一定要恰到好處,糖放多了色重,存放後發黑,口感有些發苦;糖少了色澤、顏色不好看,口味也沒有煙熏的香味。

烤是一種特殊的烹調方法,過去應用的不多,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味的變化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烤菜開始走上了快車道,現今已成為一種時尚,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一個亮點。

炭燃燒後不要急著烤製食品,先將鐵網烤一下,待炭全紅,就是完全燃燒後再開始烤。燒烤時注意人不要站在下風口,一來煙大,二來飛出的火星很容易燙傷人。

宴客菜的原料選擇

我國烹飪原料品種繁多,開發和運用有著悠久的曆史,並且不斷發現和引進新品種,培育出新良種,加工出新製品。經過不斷的篩選,發展至今,烹飪原料已經積累了相當的數量。中國烹調素以擇料嚴謹而著稱,而美味佳肴的製作取決於廚師烹調水平的高低,而烹調水平的發揮,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於菜肴原料的正確選用。

烹飪原料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按原料性質可分為動物性食材、植物性食材和人工合成食材三大類;按食材加工與否可分為鮮活食材、幹貨食材、複製品食材三類;而其中我們最為常見的是按食材的商品種類分類,可分為蔬菜、家畜、禽蛋、豆製品、水產品、主食等。

蔬菜

蔬菜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按照主要生物學特性、食用器官的不同,可分為根菜類、甘藍類、芥菜類、綠葉類、蔥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薯芋類、水生蔬菜類、多年生蔬菜類、真菌類、藻類等。

葉類蔬菜含有比較多的草酸,這是一種腐蝕性很強的物質,可影響人們對鈣、鎂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烹製時要先放入沸水中稍燙片刻,再用冷水過涼後再烹調製作菜肴,此法可除去葉菜大部分草酸,且能保持葉菜的營養成分。

黃瓜、芥蘭、菠菜、韭菜等綠色蔬菜色澤翠綠、脆嫩鮮美。用這些原料做菜時,不必放醬油。用醬油調味,綠色蔬菜會變得色澤暗淡黑褐,失去原有的顏色。而且濃重的醬油味,也會遮蓋蔬菜的清淡、爽嫩口味,影響了菜肴的整體質量。

不論幹鮮食用菌,食用前都要用清水浸泡,洗淨雜質,放入沸水鍋中焯燙後,再加工製成菜肴。浸泡時需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營養素流失、影響口感。

新鮮的菌藻,其表麵常常帶有黏液,所以會有少許泥沙在上麵,不易洗淨。因此在烹調菜肴前,可以將鮮菌藻浸泡在淡鹽水中10分鍾,這樣泥沙就很容易洗掉。

在清洗鮮菌藻之前,一定要將其菌柄底部帶著較多沙土的硬蒂去除,因為這個部位即使用鹽水泡過也不易洗淨。

禽蛋

禽蛋是指人類為了經濟、飲食或其他目的而馴養的家禽(如雞、鴨、鵝)和一些未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名錄的野生鳥類(如珍珠雞、野鴨)的肉、蛋及其製品。禽蛋的主要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

燉雞時為了保持雞皮完整不破裂,可先用針在雞身上紮些小孔,放入鍋中燉煮時要蓋上鍋蓋,由於傳熱和蒸汽壓力均勻,雞皮就會光滑不破裂。

為了更方便剝去蛋殼,有些人喜歡將煮熟的雞蛋撈出來後放在涼水中冷卻,這種做法很不科學。因為雞蛋的蛋殼內有一層保護膜,但雞蛋煮熟後,膜就會被破壞。當煮熟的蛋放入涼水中,雞蛋會發生收縮,蛋白與蛋殼之間就形成了一層真空縫隙,水中的細菌、病毒就很容易被負壓吸收到蛋內這層空隙中。如果在煮蛋時放入少許食鹽,煮熟的蛋殼就很容易剝掉了。

豆製品

豆類的營養組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豆,根據皮色可分為黃豆、青豆、黑豆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糖類的含量相對較少;另一類是除大豆以外的其他豆類,含有較高的糖類,中等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豆製品是以大豆或其他雜豆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的,按生產工藝可分為發酵性豆製品和非發酵性豆製品。

豆腐、豆腐幹等豆製品,往往有一股泔水味,在烹製豆製品前,可將豆製品放入淡鹽水中浸漂,以去除異味,並且能使豆製品色白、質地堅實。另外,也可將豆製品放入冷水鍋中焯煮片刻,撈出後用冷水過涼,也可去除豆腥味,並可以使豆製品不碎。

畜類指人類為了經濟或其他目的而馴養的哺乳動物。畜類的種類很多,但作為肉用畜肉

畜類,我國主要有豬、牛、羊三種,此外還有兔、馬、驢、騾、狗、駱駝等,但應用不很廣泛。畜類在人們的飲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生長發育、細胞組織的再生和修複、增強體質等有重要作用。

豬肉的質地較為細嫩,筋膜較少,切製時如果橫刀切成絲、片,炒熟後的肉會變得淩亂散碎。如果斜著刀來切,既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也不會塞牙。而牛肉要橫切,牛肉的筋腱較多,並且順著肉纖維紋路夾雜其間,如果不仔細觀察,隨手順著切,許多筋腱便會整條地保留在牛肉內,這樣炒出的牛肉很難嚼爛。

要使肥肉不膩且可口,可將肥肉切成薄片,放入鍋中煸炒後加入調料燒燴,與此同時,按500克肉一塊腐乳的比例,將豆腐乳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溫水攪成糊狀,再倒入盛有肉片的鍋中續燒幾分鍾即可。用這種方法做的肥肉,吃起來不膩,味道鮮美可口。

水產

水產是生活於海洋和內陸水域,野生和人工養殖的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生物種類的統稱,分類上主要包括魚類、軟體動物、甲殼動物、藻類等。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主要是魚類、蝦類、蟹類、貝類和藻類。

有時候我們買來活魚,宰殺後不知道要放血,烹製後味道往往不如人意。原因是活魚隻有放血後再烹調,吃起來才會更加鮮嫩。殺魚放血的方法很簡單,隻要在魚鰓下橫拉一刀,控一下血就可以了,然後再除去魚鰓、魚鱗及內髒,洗淨後製成菜肴即可。

魚的腹腔內壁上長有一層薄薄的黑膜,它是魚腹中的保護層,若被人食用會引起中毒,所以必須清除幹淨。

主食

主食一般意義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糧食。

主食按照用途和植物係統分類,可分為穀類、豆類等。穀類包括小麥、玉米、小米、高粱、大麥、蕎麥等;豆類包括大豆、綠豆、小豆、蠶豆等。

我們平時在家中熬製米粥時,常常在淘完米後連同淘米水一起倒入鍋中熬煮,可怎麼熬也不好喝。這是因為在熬粥時一定要等水沸後再下入米,因內外溫度不同,會使米粒表麵形成許多微小裂紋,所以米粒易熟,且米中的澱粉易於溶入粥中,這時米粥就變得黏稠了,不僅好喝,還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