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雁一步一步地讓小雁接受各種令它們恐懼的體驗。
自然界的規律就是優勝劣汰,但是小雁還是要麵臨這種考驗。盡管小雁的生存訓練有時很危險——它們會大喊大叫,四處狂奔——但大雁們仔細檢查過它們周圍的危險和每一個障礙,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對小雁喊叫,什麼時候應該保持沉默。小雁學會克服恐懼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越來越難的,它是專門針對團隊設計的,同時又是強製性的。
公司的管理者要想鍛煉自己的勇氣並培養員工的勇氣,他們首先必須意識到,在日常充滿歡笑的工作場所背後隱藏著恐懼。他們擔心失去一份重要的合同、工作甚至家庭。他們不僅必須和競爭對手展開競爭,而且必須和公司內部覬覦他們職位的員工展開競爭。在履行工作職責時他們也有所焦慮——不僅僅是日常職責,還有一些特殊的、有重大意義的任務,例如主題陳述或演講。
在小雁的成長中,每一項管理技能都是逐漸學會的,包括克服恐懼。它們經常進行信心訓練課程,雖然隻是訓練,但其強度之大,以至於安全時期的大雁隊伍無意識地就成了經驗豐富的雁群。對不可知事件的恐懼,最容易導致大雁們在作戰前的焦慮,“真槍實彈”的艱苦演習破解了一些神秘之謎。
除了生存能讓大雁隊伍重拾信心,大雁還確保不讓隊員們失望。大雁們知道它們在與其他動物競爭中會得到各種物質支持。雖然體力、食物和水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但是它們會不斷地找到。
由於對環境的適應,大雁的高度臨戰狀態也孕育出了勇氣。領頭雁不斷意識到,它們是打響戰鬥的第一人。在危險頻繁的地區,大雁形成了一種高度戒備狀態的習慣。當大雁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參戰時,大雁的心裏並沒有那麼恐懼。商業戰場上同樣需要勇氣,並且有時需要很大的勇氣。它雖然沒有硝煙,但有時候麵臨的恐懼足以摧垮人的意誌。通知客戶將大幅加價、發貨延誤以及產品有缺陷,都需要勇氣。管理公司進入未知領域需要勇氣,拒絕在不公正的訴訟案中讓步也需要勇氣。有的時候早晨起床去上班也需要勇氣。
最後一點,大雁營造的是一種崇尚勇氣的文化。每隻大雁的身體都很好——當隊員飛行數千公裏就氣喘籲籲時,大雁是很難有什麼英勇的表現的。人們也許會認為,大雁長期經受壓力的煎熬,將造就一副剛烈冷峻的形象,隨時準備好迎接下一個挑戰。但這種看法並不正確。作為一個團隊,大雁性格開朗、精力充沛。
實際上,大雁高昂的情緒是與它們所克服的挑戰成正比的。大雁們經驗越豐富,它們就越不覺得恐懼。它們越不覺得害怕,它們也就越高興。
公司管理者真的敢繼續加重心理負擔嗎?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的。
畢竟他和大雁都不是在同一個模式下成長起來的:他們開心、自信,因為他們已經學會如何控製恐懼。但是在他的下屬中,由於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地將自己置身於一些會給他們帶來焦慮的情境下,因此也就很少有人有意識地去克服他們的恐懼。與大雁的領頭雁一樣,管理者必須讓自己和員工經受各種極具挑戰性的信心訓練體驗。他必須使這些體驗成為一種強製性的團隊體驗,而且他自己必須帶頭。
當然,他們不需要飛行數千公裏,但是每一位下屬都會有一些對他們來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公司管理者不需要針對每一位下屬的特點確定勇氣訓練課程,他隻需要選出針對某種共有的恐懼的訓練方法。在通常情況下,嚴重的恐懼都已克服,輕微的也就不算什麼了。
在公開場合發言,也許是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恐懼。心理學家認為,除了對死亡的恐懼,它是工業化社會中人們最廣泛存在的恐懼症狀。那些曾經麵臨過並且已克服這種恐懼的人,他們發現在自己的職業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麵都能找到新的自信。在公司管理者組織召開的一周一次的會議上,員工逐漸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發言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者親眼看到了員工性格的重大變化。那些過去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上發言席的員工,現在不僅為自己感到驕傲,而且完全擺脫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