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雁族群中,大雁族群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其次是大多數大雁的利益,再次才是領頭雁的利益。動物學家研究發現,正是遵循了“至高無上的大雁族群利益,大多數大雁的利益,領頭雁的利益”這樣一個順序原則,使大雁族群戰勝了來自多方麵的危險,最終繁衍至今。
1.職責、榮譽、族群
“職責、榮譽、族群”是大雁家族的生存信條,大雁族群特別重視對大雁成員品德的培養。它們反複強調,雁群僅僅培養管理人才是不夠的,必須是“品德高尚”的管理人才。為此,大雁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輸雁群的基本價值觀,即正直誠實和尊重他人的尊嚴。
至於尊敬同伴,雁群告誡每隻大雁,如果自己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就必須以同樣的尊敬和尊嚴對待別人。
大雁族群的榮譽教育則統領德育,是其道德發展方針的核心內容,有時甚至是全部內容。不僅如此,大雁族群的榮譽教育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並帶有強製性。榮譽教育可以激發學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可以化作強烈的內在動力,幫助每隻大雁完成自己的生存,取得成就,並進而影響每一隻大雁的終生,也為公眾樹立良好的領頭雁形象奠定基礎。
榮譽教育完善每一隻大雁的尊嚴,促進道德全麵發展。大雁族群培養的不僅是一隻合格的大雁,還是這個大雁族群的精英,這是在它與自然界較量的過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
榮譽是每一隻大雁的行為標誌,是每一隻大雁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成就創造榮譽,通過榮譽感取得更大成就,大雁族群對此堅信不疑,始終把榮譽教育優先予以考慮。
大雁一出生,就要首先接受“職責、榮譽、族群”的榮譽教育。教育主要用具體事例說明珍惜榮譽、爭取榮譽、創造榮譽、保持榮譽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以及榮譽感對一生的好處。然後,以不同方式將榮譽教育係統地貫穿於大雁生存學習生活的始終。目的是讓每一隻大雁逐步樹立起一種堅定的信念:榮譽是大雁族群的生命。
在雁群中,榮譽製度和紀律規定相比似乎前者更引人注目,更有權威,也更嚴厲。背離榮譽準則的處罰一般也要比違反紀律的處罰來得嚴重。
在雁群中,大雁們必須用榮譽體係來規範自身的一言一行。大雁成員把榮譽和責任看作是立身之本。榮譽體係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數百隻身強力壯、雄心勃勃的年輕大雁嚴格按照大雁族群的規章製度和道德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維護大雁族群的形象。
大雁族群特別關注的是夜晚,因為這時沒有集體活動,有一些大雁可能溜出大雁集體區,因此,製度規定,天黑以後,大雁成員隻能到指定的安全地方。
榮譽製度保證它得以貫徹實施。由執勤大雁監督執行的規章和榮譽被用來保證大雁成員晚上留在自己的崗位上。任何一隻大雁如果在晚上被發現跑到自己的崗位以外的地方,它就會被趕回自己的崗位,在晚上,大雁是不允許離開自己的崗位的。
利用榮譽製度來強製推行難以貫徹的規章製度的方法還有很多,它們千奇百怪,不可勝數。榮譽製度同整個大雁族群體係緊密相關,成為大雁族群體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雁有一種合作的本能,它們飛行時都呈“V”字形。這些大雁飛行時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大雁在前麵開路,能幫助它兩邊的大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發現,大雁以這種形式飛行,要比單獨飛行多出12%的距離。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據統計,諾貝爾獲獎項目中,因協作獲獎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占41%,而現在則躍居80%。分工合作正成為一種企業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們能把容易的事情變得簡單,把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很容易,我們做事的效率就會倍增,合作就是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的一個關鍵,世界正逐步向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於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產物。
一個由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若幹部分組成的整體,經過優化設計後,整體功能能夠大於部分之和,產生1+1>2的效果。
“大雁飛在天上,要有一個班長,就是領頭雁。這個領頭雁啊,不能飛得太快,脫離雁陣,就起不到頭雁的作用了;可也不能飛得太慢,混在雁陣裏,就失去了頭雁的作用。”這是張大清的“雁陣法則”,也是公司領導應當掌握的“雁陣法則”。道理樸素簡單,但要真正做到是多麼的不容易!
“領頭雁飛得太快,就會脫離雁陣,起不到頭雁的作用”。由雁及人,其意是說,作為公司總經理,要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從員工的意願出發,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而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利,好高騖遠,急功近利,脫離實際,把個人利益淩駕於員工利益之上。否則,必然拉開與員工的距離,失去員工的信任,領頭雁就會變成“孤雁”。
“領頭雁飛得太慢,混在雁陣裏,也會失去領頭雁的作用”。其義更加明了。領頭雁要起到“領頭”的作用,就要比一般公司領導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和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時時處處衝在員工的前麵,身先士卒;就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有前瞻性、預見性,用發展的、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辦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