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3 / 3)

有些課文在過渡環節上采取了一筆帶過的寫法,教師便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補寫。如《豐碑》一課,軍長得知穿著破舊單衣凍死在風雪中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書上沒有過多的交待。教師啟發學生想象軍長此時此刻的心情,讓學生思考:他會怎麼想?他想到了什麼?並且以“軍長想到了……”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有的課文對人物或事情的經過寫得十分簡略,就指導學生做擴寫練習。如學習《語言的魅力》一課,啟發學生想象人們看到詩人在盲人寫的“我什麼也看不見!”的後麵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後,會聯想到什麼?並且以“我看到‘春天來了’”為題寫一篇文章。

有些課文的結尾言已盡而意無窮,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延伸情節。在教《狼和小羊》一課時,幻燈片映出凶惡的狼向小羊撲去時,孩子們都為可憐的小羊被狼吃掉而惋惜,讀到課文最後一句“狼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總覺得課文還沒有結束,因此順著幻燈片的意思,把圖意和課文延伸下去,讓兒童發揮創造思維,進行創造想象:“小羊最後被狼吃掉了嗎?如果沒有,小羊是怎樣得救的?”啟發大家想辦法。學生們說出了八九種不同答案,說出的辦法既巧妙又實際。在學生們說的基礎上老師又要求以“小羊得救”為題,寫一段話。

進行擴寫、加寫、改寫、續寫練習,就是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體驗問題情境中的特定“角色”,這種“角色”的新鮮感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們變被動為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展開創造性的聯想,寫出有特色的作文,使學生大膽想象,各抒己見,202創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培養。

2.聽音樂想象作文

想象是一種立足於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它能突破材料的局限,橫向發展,縱向延伸,創造出嶄新的形象。

古人說:“視思明,聽思聰。”在想象性作文訓練中,學生接收信息離不開視聽,如果一旦離開看和聽,學生的思維活動就無法進行。因此,可以利用音樂來開拓他們的思路,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課堂上老師有時給學生播放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樂曲或兒童歌曲,例如給學生聽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裏》,聽第一遍後,讓學生根據各人的感受和情緒記憶,交流一下聽後所想到的。然後再播放第二遍,讓學生獨立作文。在學生由樂曲展開聯想,描寫自己想象中的畫麵過程中,由於學生對樂曲理解不同,想象中的情景也不相同,求異思維得到發展。

3.聽故事續結尾

小學生最愛聽故事,他們在聽故事時,感受到有不是聲音、詞語,而且仿佛看到了畫麵。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經常進行“聽故事續結尾”的練習。一次,教師給學生講《龜兔賽跑》的故事,故事講到高潮時戛然而止,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情境的理解,結合自己的想象,續寫一段故事的結局。結尾續出後,還組織了討論,看哪一種結尾寫得好、合情合理。

由於學生各自的生活經驗不同,想象能力不同,他們所描寫的內容也是各式各樣的,但從聽到寫,又是一個知識的升華,創造的飛躍。

4.看圖、想象、作文

在指導學生看圖作文時,根據重點和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啟發學生通過畫麵展開合理想象,靠圖的刺激展開思維的翅膀,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補充、擴展、加工、改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設想,從而形成和創造新形象,使所描寫的事物豐富多彩。

例如:在一次想象性作文訓練課上,給學生出示了一幅圖。

學生看到這幅圖後很興奮,教師便借機向學生提出這次作文的要求:要合理地進行想象,使角色立體化。

圖中動物的形象是平麵的,動作是靜止的跳躍式的。要想象圖中“角色”活起來,老師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圖上畫的是什麼?在幹什麼?然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對“角色”的動作、外貌可以從圖中直接感知到,而語言、內心活動就要通過合理的想象,才能寫出“角色”的畫外之音,心裏之聲。同時,根據圖畫基本內容,按照畫麵發展的線索,在頭腦裏一幕一幕地閃現出“角色”活動的畫麵。就這樣“角色”有血有肉,景物有聲有色了,整個畫麵就生動了。

(二)推測性想象作文訓練

創造想象雖然也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但並不依現成的語言描述,而是在意識中獨立創造出新的客體形象,並推測其結構、特性及其發展變化的思維過程。

在想象性作文訓練中,要求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事物的未來發展作創造性的想象和推測,以此訓練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而“求異”正是創新的本質特征。

幻想是想象力的升華,其特點是擺脫了現實的束縛去塑造未來。人類的創造性活動總是伴隨著幻想,幻想往往是發明創造的先行者,是人類活動的巨大動力。小學生喜歡幻想,童話故事常常使他們浮想聯翩,抓住這一契機,設計富有啟發學生思維的作文題目,可以把學生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重新組合、加工,創造出一些新形象。我們以《孩子星球》為題,讓學生做了一篇想象性作文,學生幻想出的孩子星球真是讓人羨慕不已:巧克力的樹木,蛋搭的房子,奶油製成的汽車,十二歲的孩子是他們的校長,他們的學校坐落在大森林中。

各大報紙對天外來客UFO炒作火熱時,班中同學也積極參與了討論,對外星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老師便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寫了幻想作文《我登上了月球》《外星來客》。學生在翻閱了大量的有關的材料,對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對宇宙生活進行了大膽的想象,並在寫作中將自己對未來世界的美好憧憬表達出來。同時,這個過程也激發了學生探索未來世界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通過多向思維、多角度寫作,較好地激發了寫作的興趣,使學生突破了原有的思維模式,寫出靈活多樣的文章,他們由原來怕寫作文變成了想寫作文,寫作水平顯著提高。有的學生的作品見解獨特,還有幾位學生的作品發表在刊物上。如:馬方龍的《一張照片》《參觀大鍾寺》分別在《作文導報》《讀寫知識》報上刊登;陳四芳編寫的“環保三句半”在《小百科》發表;王慕翌的《感受兒童村》一文發表在《語言文字報》上。

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實驗班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