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年,他又去了那家醫院上班。漸漸地,他愛上了醫護這份職業,幹得相當出色。
後來,羅比考取了紐約醫科大學。他的學習成績很好,畢業後,他擁有了自己的私人診所。馬克全家——包括羅比自己在內都沒有想到,就因為當年到醫院裏去做了幾年雜工,會培養他一生對醫護工作的興趣,並且一帆風順地取得了好成績,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讀完馬克一家的故事,有人會說,這是運氣。但這件事可以告訴你,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好機會。然而,好機會往往源於很普通的事情,即使普通得隻是發生在出租車上的一次談話。
偶然的一次打發無聊的談話竟鬼使神差地決定了孩子的前途,機遇的力量在這裏表現無遺。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大膽地假設,就會發現偶然也未必就是機遇。如果這位有心的爸爸沒有在醫生下車前的最後時刻,“冒昧”地提出他的請求,那麼,後麵一連串類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事情也不會發生。所以說,偶然的“冒昧”,偶然的冒險,甚至偶然的“冒失”,都有可能成為改變人生的機遇。
機遇的出現既出人預料,又在情理之中。在與機遇不期而遇時,如何抓住機遇,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準則可循,但過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親愛的女孩,請努力做好準備吧,學會在合適的時候表現自己,讓自己成為命運女神的垂青者。
吸取自己和他人的失敗教訓
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聽他人談成功的經驗、喜歡聽成功的事例,而忽視了失敗的關鍵。而成功的人則不同,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現在的成功都是基於過去的失敗,他們都善於從自己和他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所以,才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美國有一個叫羅伯特的人,用幾年時間收集了七萬多件“失敗產品”,然後創辦了一個“失敗產品陳列室”,並一一配上了言簡意賅的解說詞。這一展覽給我們以真實深切的警示。其實,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麵對失敗。如果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那麼失敗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成功。
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塊質地上等的大理石,他拿鑿子敲下一塊碎屑後,立即停下來,經過思索,他決定放棄雕塑。後來,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得到這塊大理石,並把它雕刻成曠世傑作——大衛像。細心的觀賞者指出大衛背上的一道明顯的傷痕,為其不能擁有百分之百的完美而惋惜。米開朗基羅糾正道:“那位先生的雕刻和放棄都是極其認真的,留下的那塊傷痕,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讓我的每一刀、每一鑿都千百倍地細心,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大意。”
米開朗基羅道出了他獲得成功的秘訣,那就是吸取別人的教訓,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其實,別人的教訓是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可使我們避免重蹈覆轍,更好地走向成功。
可以說,成功的道路並不平坦,沒有哪件事是唾手可得的,即使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或者由於經驗和知識的不足,對事物認識上還有一定的缺陷,或由於客觀條件的限製,也難免會造成失敗。所以,隻有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冷靜思考,分析失敗的原因,從中找到失敗的症結,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才會使自已“吃一塹、長一智”,為成功奠定基礎。
關於這一點,一位企業家曾這樣描述:這個沒什麼好評論的,我認為,等你什麼時候能看別人慘敗的經驗看得一身冷汗,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學習、吸收可以幫我們節省很多時間、精力——生命的“紙條”告訴我們,我們不能荒廢時間和精力。
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善於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經驗,避免同樣的錯誤發生在我們身上。善於總結前人失敗的教訓,也是走向成功的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認真對待他人失敗的教訓,也要吸取自己失敗的教訓。隻要為成功尋找教訓,並通過不斷的努力,我們最終都會走向成功。泰戈爾哲理詩中有句名言:“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就被拒絕了。”這話意味深長且發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錯誤與失敗也有不菲的價值。有這樣一個招聘文職人員的真實故事:
招聘過程十分簡單,就是讓每個應聘者講一則生活、工作中失敗的故事。應聘者當中不乏博士、碩士,但老板最終隻錄用了一位通過自學考試的大專生。
這位大專生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先前在一家鄉鎮企業做文秘工作。公司不是很大,隻有20多人。老板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個星期一早上要例行向員工講一次話。有一次,原先起草講話稿的秘書生病了,寫稿的任務就交給了她。她按照老板交代的思路很認真地寫了,而且在星期一早上準時把發言稿交到了老板的手上。可誰知老板念講稿時,讀錯了幾個字,引起哄堂大笑。老板很生氣,便將她辭掉了。
她雖然被辭掉,但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想為什麼老板會念錯字。經打聽才知道,老板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為此,她很自責,要是在那些難認的字旁注上同音字就好了。她說,她不怪老板辭退了她,她隻怪自己工作的主動性不夠,對老板的基本情況不了解,這是做文秘工作的大忌。
這位老板聽女孩講完後,很有感觸,他認為一個20幾歲的女孩,在失敗麵前不是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去找出原因,從失敗中尋找經驗教訓,這樣的人潛力無限,於是決定錄取她。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吸取教訓,關鍵在於培養用心做事的態度。用心,是一種積極、主動,科學的態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執著追求的優秀品格。有了這種態度,才能在做事中保持強烈的上進心,養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習慣,讓自己不斷獲得進步。
在美國,有個叫道密爾的企業家,專買瀕臨破產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在他手中,又一個個起死回生。
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愛買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呢?”
道密爾回答:“別人經營失敗了,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它失敗的原因,隻要把缺點改過來,自然會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幹省力多了。”
道密爾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懂得失敗價更高,別人不行的,他行,別人跨越不了的,他能跨越,把別人的失敗變成了自己的財富。
可以說,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取得成功的一生。親愛的女孩,不要盲目模仿所謂的成功,而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在每一個階段尋找最適合你發展的思路和方向。麵對失敗,需要的是沉著冷靜,理性對待。以失敗為鏡子,找出失敗的原因,勇敢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