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女孩要懂得,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是用真心去與交往朋友的最佳途徑。要用我們對待自己的標準去對待朋友,讓朋友感覺到自己備受尊重。隻有這樣,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才能讓自己的朋友享受到和自己交往的快樂。
不做自私女,享受分享帶來的快樂
有人說,人和人之間能否和平共處,就看能否分享美好的東西。
分享是一種美德,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一起分享,一些零食也好,一次愉快的經曆也好,當你選擇與別人分享,就是把他們放在了你心中重要的位置,想到快樂就會想到他們。
分享是一種需要,誰都不可能擁有世上所有的美好,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想法,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那麼每個人就都有了不同的想法。同理可知,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分享,那麼我們就可以擁有自己原本沒有的東西,讓自己和他人都更加幸福。
人的天性是樂於分享的,想想你剛出生的時候,作為嬰兒的你不就與父母分享了自己的微笑和天籟般的呢喃嗎?隻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影響,受到了太多的傷害,學會了把自私當做一種自我保護。
相信在你周圍,就有很多自私的女孩,但是你千萬不要向她們學習,因為自私會讓你感到失落,自私會讓你遠離快樂。
自私的女孩對自己的東西格外“珍惜”,她們覺得隻有自己的東西才是來之不易的,要想讓她們付出哪怕是一點點,她們都會覺得難以忍受,這樣做,也就體會不到分享的快樂。那些心胸狹隘的自私女孩,因為自私、貪婪,她們並不懂得分享的美好,總在與其他的自私者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爭鬥,結果越爭鬥越自私,陷入了一個可悲的循環。自私的女孩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她們不會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更談不上去尊重並重視對方了。
在自私的女孩看來,自己的東西永遠屬於自己,要想讓她們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拿出來與他人分享,簡直比登天還難。她們最擅長於自己的小算盤,因為自私,她們不可能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私心隻會讓她們成為一個生活的失敗者。
然而,沒有分享就不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功,更不可能贏得別人的喜愛。所以,你必須懂得分享,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共同分享生命中的美好。
一天,有個女孩在機場候機,在起飛之前她還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她買了一袋鬆餅後找了個地方坐下,拿出一本書專心致誌地看了起來。她沉浸在書裏,卻無意中發現坐在她旁邊的男人,竟然從他們中間的袋子裏抓起了一塊鬆餅。真是無恥。她想了想,覺得還是算了。沒想到,那個人又拿起了第二塊。
當那個“偷餅賊”繼續拿走她的鬆餅的時候,她越來越氣憤。她每拿一塊餅,他也跟著拿一塊。當隻剩下一塊時,她猜測他會怎麼做。他的臉上浮現出笑意,並且略帶拘謹,小心翼翼地抓起了最後那塊甜餅,分成兩半,遞給她半塊,自己吃了另一半。
女孩從他手中搶過半塊餅,想:“這個家夥還算是有良心,但他確實很無禮,為什麼連感謝的話都不說一句?”她賭氣似的吃完了半塊餅。這時,她的航班開始通知登機,她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門口,連一眼都沒有看那位“偷竊而且忘恩負義”的人。她登上飛機,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打算繼續看書。
當她把手伸進行李包時,竟然摸到了那一袋鬆餅。原來自己才是偷了別人的餅吃卻沒想要道歉或者感謝的忘恩負義的人,而那個先生,為了保持一個女孩的自尊,免得她窘迫不好意思,毫無怨言地與她分享了自己的鬆餅。
在現實生活中,與家人分享不難,與朋友分享也不難,難就難在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分享。因為你們之間沒有任何涉及付出與責任的關係,彼此的生老病死都不在另外一個人所關心的範圍之內,因此,一個能夠毫無怨言地與陌生人分享食物、分享快樂、甚至隻是分享一個微笑的人,必定是一個心胸博大、熱愛生活的人。胸懷博大的人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他們能夠善於克服自己的自私的一麵,至少能夠表現出比別人少一點的自私自利。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左右逢源,廣受歡迎,能夠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發現真善美的原因。
分享代表著一種氣度、一種胸懷。隻有心胸開闊,才能容得下世間萬物;如果心胸狹窄,連一粒沙土都容不下,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成就的。
在生活中,懂得分享就是把朋友和家人放在自己心中的重要位置上,當你快樂時,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他們;當你取得成績時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與他們分享。同樣,當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在你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時,也會把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於是彼此的情感就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懂得分享的女孩,你的快樂也會帶給別人快樂的感覺,你的幸福也是愛你的人的幸福,你的悲傷會有關心你的人給你安慰,你的心痛會有人給你安慰和擁抱。當快樂從一個人傳遞到兩個人再到更多時,世界也就快樂了起來。把你的快樂告訴別人,你也將得到別人的快樂。將生命中的點滴幸福和快樂與人分享吧,因為生命因為分享會變得更加美好。
朋友之間也要注意批評的方式
對任何人來說,批評都使人難以接受,所以,在社交場合就要盡力避免。當然,我們說盡力避免,並不是說完全不用批評這種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仍然有需要批評別人的時候。比如知己朋友之間,都有批評和相互糾正缺點的義務。因此,要做到絕對不批評別人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好好研究該怎樣進行批評。
歌德在批評雨果的劇本《瑪利安·德洛姆》時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看出一個優點,就是作者對描繪細節很擅長,這當然還是一種不應小看的成就。”看上去這似乎是一種稱讚,其實是批評了雨果在描繪細節上花了太多的工夫,而行文不夠簡練。
我們在勸慰和批評別人的時候,總是加上一句“忠言逆耳”,好像除了傷害才能幫助他之外我們無計可施。其實,即使是批評,也可以用動聽的語言,用巧妙的方法,並不一定非要“逆耳”。
忠言不必逆耳,良藥不必苦口,人們津津樂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藥,其實都是笨人的方法。所以,有些話不能直接說,尤其是逆耳的忠告。當需要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時候,不妨拐一個彎,用含蓄的方式來告訴對方,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先表揚後批評就是一個很好的迂回之策。
親愛的女孩要知道,人無完人,你的朋友也會犯錯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會犯錯誤。麵對朋友的錯誤,你可能要忍不住大發雷霆,因為你覺得批評朋友可以毫無顧忌。狂風暴雨過後,你可能會沮喪地發現,你的“善意”並沒有被對方所接受,甚至,換來的結果可能讓你追悔莫及。批評對誰來說,都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但是如果你能夠掌握適當的批評技巧和方法的話,相信你和朋友之間的交流能更順暢些。
親愛的女孩,對朋友的批評,你能否做到:是良藥,而不苦口;是忠言,卻不逆耳呢?當朋友犯了錯誤時,你不批評她,說明你沒有盡到朋友的責任。但如果你的批評過分,難以讓朋友接受,不但不能讓朋友領會自己的一番心意,反而會給朋友造成誤會,甚至傷害你們之間的友情。所以,親愛的女孩,一定要注意批評的方式。
可以說,你的批評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采用的態度。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不要相信“聞過則喜”。如果你一味地指責別人,你會發現,除了別人的厭惡和不滿外,你將一無所獲。然而,如果你能夠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來解決問題、糾正錯誤的,而不僅僅是來發泄你的不滿,你將會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僅如此,對朋友的批評最好在隻有你們兩個人的情況下進行。畢竟,被批評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沒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評的時候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所以,為了朋友的“麵子”,在批評的時候,要盡可能地避免第三者在場。不要把門大開著,不要高聲叫嚷,似乎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這種時候,你的語氣越柔和,越容易讓人接受。
另外,在批評朋友之前,要首先批評自己,把自己放到低處,讓朋友認為其實自己和他們一樣,也都犯了錯誤,這樣一來,朋友也比較容易接受。
比如,可以試著說:
“哎呀,是我沒有好好叮囑你,要不然你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我一直忙著自己做功課,沒有時間督促你,結果你的功課都落下了。都怪我。”
“這件事不能全怪你,也怪我。如果我當初好好跟你商量一下,也不至於到今天這個地步。”
這樣的忠言,既起到了批評的作用,又不逆耳,自然能讓別人樂於接受,從而達到通過批評而改正錯誤的目的。
總之,親愛的女孩,就算是和朋友之間,你也要注意批評的方式,不要讓不恰當的批評方式傷害了你們的友誼。
學會與異性朋友相處
親愛的女孩,十幾歲的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朋友的區別。朋友是分很多類型的,要區分對待,才能讓自己從友情中收獲更多。而在朋友的分類中,同性朋友與異性朋友是一個最泛但也最實用的分類。
異性朋友往往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幫助,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兩性心理有“異性相吸”的作用。異性朋友之間的交往不同於夫妻或戀人之間的交往,但由於對方是異性,當事人便比較容易緩解內心的緊張和焦慮,這也是人際交往中異性朋友所起的作用之一。
其次,兩性性格有“互補”作用。由於性別上的差異,男女在心理上存在著明顯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男性剛強、勇敢;女性細心、溫柔。在困難麵前,女性希望能得到男性的保護與幫助。因此,異性之間的友誼,常具有同性友誼所不具備的特殊的“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的特點。
第三,兩性交往有“異類群體”作用。人們常常願意向自己同類群體之外的交往對象打開心扉,因為兩性各自分屬不同的性別群體,因而比向同性朋友袒露心跡更為安全些。
親愛的女孩,年紀輕輕的你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產生煩惱,希望能夠傾訴出來。要知道好友的勸告與撫慰,有助於使你煩惱煙消雲散。此時,傾訴也許並非期望尋求什麼辦法,解決什麼問題,而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表達和心靈慰藉的需求。所以,此時傾訴者往往不是尋求一個好參謀,而是想找一個好聽眾。那麼,與同性相比,異性當然是更好的聽眾。因為,異性朋友有時候能夠給你意想不到的幫助,幫助你走過難關。
娜娜是個內向的學生,由於小時候的男女授受不親的教育和自己內向的性格,從小就不和男孩交往,一和男孩說話就臉紅心跳,看見男孩子在一起就躲得遠遠的。這樣的性格讓她吃了不少的虧。其實,她內心還是很羨慕那些口若懸河的同學的,也嫉妒那些學校明星似的人物,想要有一天和她們一樣。
但是由於自己養成的這種性格,她還是不能和男孩子打交道。有一次,她父母吵架,吵得很厲害,而她自己能做的就是獨自鬱悶。到了學校,老師忙著去做自己的事情,誰也沒注意到娜娜的心事。這讓娜娜很是鬱悶,覺得世界沒有什麼希望。
正在獨自鬱悶的時候,一向以開朗心細的生活委員小剛卻看在了眼裏,悄悄給娜娜寫了張紙條,委婉地勸了一下,下課等沒人的時候叫她一起出去。娜娜看見男孩和自己說話,臉一下子就紅了,但是小剛沒有放棄,他以前也嚐試過和娜娜接觸,都失敗了。但是他知道這次可以讓他們建立朋友關係。就憑著小剛的細心,娜娜發現和男孩子說話也沒有那麼難。
慢慢地,她被大家帶出去玩,帶著參加各種活動,她開始發現異性的思維是那麼的不同。同時她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改正了很多的思想,也明白了很多以前自己不能明白的東西。
和娜娜一樣,青少年時期的女孩,很多都開始慢慢接觸到異性,從異性那裏學到很多的東西,改換自己的思維方式,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改變。
由此可見,異性朋友有時候比同性朋友更容易溝通、更容易理解對方,因此也能夠給彼此更多的幫助。但是,畢竟十幾歲的你剛剛開始人生的曆程,有時候交朋友,尤其是異性朋友,沒有把握好度,就很容易產生問題。
首先,廣交朋友是對的,多交幾個性格、興趣迥然不同的異性朋友,隻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人和人之間的純潔友情,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其次,要分清友情和愛情的界限。友情和愛情雖密切聯係,但在性質上是不同的情感和概念,異性朋友可以進行重疊交叉的交往,而愛情則是專一的、排他的,愛人隻能有一個。朋友間隻要雙方在某一點上投合,即可建立友情,而不必受年齡、職業、性別的限製,愛情則要求雙方誌同道合,性格合得來,情感默契融洽。男女之間的友誼深了,有時會轉化為愛情,但友情和愛情畢竟不能等同。
親愛的女孩,如果能夠在廣泛結交異性朋友的同時,把握好尺度,那麼你將擁有更多的資源,收到更多的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