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9,\"start_container_index\":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5},\"quote_content\":\"《論語》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要學會選擇值得交的朋友
友誼對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這點我們都深有體會。可以說,它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麵麵,不管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甚至是心情、心態等。隻要你還想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你就不會和它脫離關係。
美國一個心理學家說,一個人如果能夠隨口說出五個朋友的名字,那麼,他就是幸福的人。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這些都說明了朋友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經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朋友,可以成就一生的輝煌;而不好的朋友,可能貽害我們的一生。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選擇朋友呢?《論語》給出這樣的答案。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這種朋友為人真誠,坦蕩,正直,人格朗朗,沒有馬屁之色。這種朋友的人格可以影響你的人格,可以將其看做是好朋友。
第二,友諒。《說文解字》說:“諒,信也。”信,就是誠實。這種朋友為人誠懇,與這樣的朋友交往,我們的內心是妥帖的,安穩的,我們的精神能得到一種淨化和升華。
第三,友多聞。這種朋友見聞廣博,閱曆豐富。朋友的知識、經曆可以成為自己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
《論語》告訴我們,值得交往的朋友是: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知識淵博的朋友。孔子認為,朋友應該是在精神上、人格上、內涵上使我們得到豐富的人。同時又說有三種人不值得我們同他交朋友,即“損者三友”,也就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指喜歡拍馬屁的人;善柔,指兩麵派的人,也就是那些在你麵前讚美你,在別人的麵前狠狠踩你,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的人。便佞,指的就是言過其實、誇誇其談的人。
既然有益友和損友,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交到益友呢?
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壞朋友,需要兩個前提:一是意願,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念裏,前者叫做“仁”,後者叫做“知(智)”。
所謂“仁”,在孔子看來就是“愛人”。真正愛他人就是仁;所謂“知(智)”就是“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有智慧。
然而,知人之難,雖不能說是難於上青天,可很多人卻沒有解決好這個難題。究其原因,一個難點在於人心隔肚皮,難以將其徹底看透。有的人外貌溫厚和善,行為卻驕橫傲慢;有的人貌似長者,其實是奸人;有的人外貌圓滑而內心剛直,表麵上像一盆火,背地裏卻握著刀;臉上露著笑容,腳底下卻使絆子。
因此說,要想分辨出好朋友和壞朋友,必須要留心觀察朋友的言行,從小事上去預測大事,那些在小事上不能做到“誠”、“信”、“義”的絕不能共議大事,必須要盡早從朋友的行列中剔除。這方麵,呂元膺從小處識人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據《玉泉子》一書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隻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隻是沒有說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
呂元膺以一棋子認人,可謂識人於微,毫厘不爽。這裏麵有什麼玄奧的道理嗎?沒有,古人說:“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一個人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如何,並不一定要等到這個人犯了大錯誤才顯示出來,其實從這個人對很多細小問題的處理上就有所反映。
識人本應於細微處,但現實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忽視這一點,以致犯下用人失察的錯誤。比如宋朝的蔡京,在王安石執政推行新法時,他積極響應,從而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提拔。當王安石失勢時,他便很快投身到保守派一邊,反對改革。其實蔡京這個人向來就愛耍兩麵派,而王安石卻疏於對其進行細微處的考察,以致上當受騙。
總之,親愛的女孩要記住,交朋友很重要,但是隻有交到好朋友才能讓自己也獲得進步和提高,要是交到損友的話,你也會跟著損友變質。所以,從開始交朋友時,就要學會分析,學會分辨,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友誼之花需要用真誠去澆灌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朋友的人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可以與他分享快樂,也不會有人與他共擔風險。他的心靈會在一天天的沉默和封閉中枯萎,不能夠感覺到快樂和溫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需要朋友的。很多時候,朋友帶來的真誠慰問,總是能夠拂去你心中不快的陰影,讓你感受到春天陽光般的溫暖。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經寫過一封別具一格的信,而這封信為他贏來了一段平淡卻長久的友誼。海涅曾經收到過一封來信,寄信人是一位很久沒有聯係過的朋友路易,信封裏裝的是一大捆厚厚的白紙。海涅耐心地將一層一層緊緊包裹著的白紙打開後,裏麵有一張小小的紙條,上麵工整地寫著一句話:“親愛的海涅,好久沒有和你聯係了,我很想你。最近我的身體很好,胃口也特別好,請你不要掛念!你的路易。”
海涅看後非常高興,立即給自己的朋友回信。可是路易收到的回信卻是一個大箱子,於是不得不請人幫忙抬進來。打開箱子後發現,裏麵裝的竟然是一塊大石頭,石頭旁邊有一張卡片,上麵寫著:“親愛的朋友,很高興聽到你身體健康的好消息,一直壓在我心上的大石頭終於掉了下來,現在我把它寄給你,當做紀念吧!”
這樣熱情和真誠的友情實在令人感動和羨慕。女孩,如果在你的生命中也能夠擁有這樣的朋友,那真的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和幸福。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隔著的不是銅牆鐵壁,而是一道一捅就破的紙牆。不管這個人怎麼孤傲,也依然需要朋友。對於女孩來說,朋友比閨中密友廣泛。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可以不分性別,不論年齡的,真正的朋友之間的情誼也應該是互相支持,互相鼓勵,還能互相幫助的。
然而,又時常聽到女孩子們感歎,要結交到這樣純粹的朋友很難,要結交很多這樣的朋友更難。其實,大多的原因是,我們沒有把握住結交的機會,或者是我們自己根本沒想要去結交。
要想擁有真摯的友誼,就必須要真心誠意地關心別人。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隻要真心對別人感興趣,在兩個月內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你如果真誠地對待自己的朋友、同事或陌生人,他們同樣也會以真誠來回報你。
所以,親愛的女孩,你必須付出你的真誠,用關愛和信任去維係你們的友情。你要知道,一個態度缺乏真誠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老人靜靜地坐在一個小鎮郊外的馬路邊。
一天,一位陌生人開車來到這個小鎮,看到了老人,停下車打開車門,向老人問道:“老先生,請問這個城鎮叫什麼名字?住在這裏的人都怎麼樣?我正在尋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頭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說:“你能不能告訴我,以前你居住地的人們都怎麼樣嗎?”
陌生人說:“別提了,那正是我想搬到一個新環境的原因。那些人毫無禮貌、待人一點兒都不真誠,我相信任何人住在那裏都難以忍受,反正我從來沒有覺得他們可愛過,也沒有感受到多少快樂……我希望這裏的人都是好人。”
老人回答說:“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這個鎮上的人和他們完全一樣。”
陌生人怏怏地開車離開了。
過了一段時間,另外一位陌生人來到這個鎮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住在這裏的人們怎麼樣?”
老人同樣反問他:“以前和你居住在一起的人怎麼樣呢?”
陌生人回答:“哦!他們都非常友好,非常善良和真誠。我和家人在那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是,我現在換了一份新的工作,不得不離開那裏,我特別希望能找到一個和以前一樣好的小鎮。”
老人說:“幸運的年輕人,這裏的人都和你們那裏的人一樣友好而真誠,他們會非常喜歡和你相處的。”
親愛的女孩,你知道為什麼這兩個年輕人的問題一樣,得到的回答卻截然不同的原因嗎?
其實,並不是老人有意欺騙了他們中的誰,而是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你能禮貌地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對待你;反之,如果你的態度惡劣,別人對你也不會怎麼友好。
親愛的女孩,朋友之間相處也是如此。你要明白,真誠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交際品質。我們每個人在交往中最喜歡的人,其品質往往是真誠的。隻要把真誠的心交給他人,就會收獲真誠的果實。
所謂真誠,就是在他人麵前表現出本真的自己,不用誇張的辭藻對自己進行修飾和美化。犯了錯誤的時候,也不要為自己辯解,而是主動地承認錯誤並加以改正。真誠的人,往往還有其他的好品質。比如,懂得尊重他人,注重禮節,講究信譽等等。擁有了這樣的好品質,身邊自然會有很多朋友。
親愛的女孩要記住,人與人之間交往,要想達到和諧友好的境界,就必須以互相真誠為前提。如果你自以為聰明,耍心計去算計朋友,那麼朋友必然會棄你而去。
信任,結交摯友的黃金法則
公元前4世紀,在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觸犯了國王,被判絞刑,在某個法定的日子要被處決。
皮斯阿司是個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
國王感其誠孝,決定讓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皮斯阿司必須找一個人來替他坐牢,否則他的願望就不能實現。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是不可能實現的條件,似乎沒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但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願意幫助他達成心願。
達蒙住進牢房以後,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訣別。人們都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時光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已至,皮斯阿司也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皮斯阿司的當。
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幸災樂禍,嘲笑他的愚蠢。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麵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有膽小的人嚇得閉緊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但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皮斯阿司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真是人世間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在夢中,但事實不容懷疑。這個消息宛如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聞聽此言,也以為這是癡人說夢。
國王親自趕到刑場,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優秀的子民。最終,國王萬分喜悅地為皮斯阿司鬆了綁,並親口赦免了他的罪。
梭羅曾說:“偉大的信任產生在偉大的友誼之上,友誼是信任的基礎。”親愛的女孩,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你要學會信任別人。因為信任別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信任別人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信任別人可以為友情加溫。
據說古代有位宋元君,聽說了一位石匠的趣事。那位石匠幫人家幹活,他的一個朋友的鼻子上沾了一滴白泥灰,薄如蟬翼。當然,此時洗一把臉就可以抹掉,可石匠的朋友嫌費事,拉過石匠來幫忙。隻見石匠掄起大斧子一聲呼嘯,白泥灰被削得幹幹淨淨,鼻子卻連根汗毛都沒損傷。
宋元君聽得津津有味,決定見識一下石匠的技藝,於是就派人將石匠找來。這位宋元君給自己的鼻子上也抹了一塊白泥灰,並要石匠幫他把白泥灰砍下來。
“這怎麼能行?”石匠大驚失色,“斧子掄起來,有萬鈞之力,差之毫厘,就會出人命,請問國君真的相信我不會失手嗎?即使我不會失手,難道你真的自信你麵對大斧子能一動不動嗎?”這些話宋元君卻一點沒有料到,傻愣愣地呆坐在座位上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