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女記者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您失去太多了嗎?”霍金微笑著,用還能活動的手指叩擊鍵盤:“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女孩,如果你想走好人生之路,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吧。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滴水之恩到湧泉相報,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感恩文化,這種文化也深深地滋養著一代代的人。這一美德應該世世代代傳下去,而且應該越傳越好。
感恩,是人們拚搏奮鬥的動力。人們在強烈的感恩之心的驅使下,會刻苦地學習,勤奮地工作,會熱心於善事,會執著地追求,無私地奉獻,自覺地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些恩情。
感恩,是人間的真情。如果人人都有了感恩之心,人間就有了陽光與溫暖,就有了博愛與善良,就有了真心與忠誠,就有了團結與融洽,就有了寬容與諒解,就有了協調與和諧。
作為成長中的女孩,隻要將感恩之心時時相隨,我們就可以平心靜氣地麵對許多事情,我們就可以認真踏實地做好每件小事,我們就可以真正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就可以正視錯誤、互相幫助,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集體的環境裏感受著大家的溫暖……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碰到曲折坎坷,總會有挫折失敗,總會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再次揚帆遠航,駛向幸福的彼岸,此時你能不心懷感恩嗎?如果你有了這樣的一種心態,並將感恩之心永遠放在心裏,那麼,當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請及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他們渡過難關,相信在看到他人幸福快樂的微笑時,你也可以感受到來自心底的快樂。
親愛的女孩,如果你能讓感恩之心時刻相伴,就能更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創造更為融洽的關係,更為團結的環境和相互理解的機會……常懷感恩之心,給別人掌聲,自己的周圍也會有掌聲響起。在我們不斷感恩的過程中,就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和境界,成為眾人所尊敬、受人稱道的優秀女孩,就可以為你的幸福人生添磚加瓦。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一個人的自身尊嚴受到他人的維護和滿足時,會心情舒暢,產生獨立、堅強、自信及有成就感等;反之,當自身尊嚴受到他人的傷害或侮辱時,會產生痛苦、憤怒、反感等抵觸情緒,產生自卑、軟弱、無助的感覺。
有一個女孩子剛畢業參加工作。在單位她表現得非常活躍。有一次,在單位,她突然聞到一股臭臭的味道。當她跟身邊的一個同事說話時,發現原來是同事的口臭。於是,她大聲說:“你今天刷牙了嗎?你的口臭都快熏死我了,像死魚的味道。”她一邊說,一邊遞給同事一塊口香糖,“快吃一塊吧!”
其他的同事都看著她們,有幾個男同事還發出了笑聲。這個同事的臉突然漲得通紅,沒有接她的口香糖,摔門就走了。從此以後,同事對她的態度非常冷淡。這個女孩子還覺得有點莫明其妙,覺得自己不過是開了個玩笑提醒一下,真是好心不得好報。
從言語表達上來看,這個女孩說話太直白,不會表達,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她在想幫助別人的時候,卻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不知不覺地傷害了同事的自尊心。
要知道,一個人的自尊主要來自自我價值感的體驗,而自我價值感又來源於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來源於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別人的肯定會增加人們的自我價值感,而別人的否定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自我價值感。所以,人們對來自人際關係世界的否定性的信息特別敏感,別人的否定會激起人們強烈的自我價值保護的傾向,表現為逃避或否定別人,以維護自己的自尊心。
一個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於憐憫,他塞給那人一元錢,不一會兒他返回來又取了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記取筆了,然後又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也有東西要賣。”
任何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們在同別人交往時,必須對他人的自我價值起到積極的支持作用,維護別人的自尊心。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威脅了別人的自我價值感,那麼就會激起對方強烈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引起人們對我們的強烈拒絕和排斥情緒。此時,我們是無法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而且已經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也可能會遭到破壞。
曾經就有一個女孩因此而失去了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她的高中同學,是一個內向的女孩。那時,她們是同桌,同桌的學習成績非常好,性格十分隨和,女孩也很喜歡跟她交往。當時,她們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同桌的家在農村,家境不好,因此她的內心總有一些自卑。
有一次,學校要調查一件事情,需要家住城市的學生們一起開個會。當時老師叫女孩的時候,同桌不在座位上。後來,同桌進了教室問這位女孩:“我需要去開會嗎?”
之後,女孩無意中說了一句話,深深地傷害到了她,女孩說:“你又不是城裏的,去幹嗎?”其實,女孩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實屬無心,沒想到這句話卻在同桌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桌非常敏感地問女孩:“你是瞧不起我們農村人,對吧?”
因為這件在女孩看來不起眼的小事,同桌有一個星期沒跟女孩說話。後來,女孩也記不清她們是怎麼和好的,但是她們之間卻仿佛豎起了一道玻璃牆。同桌不再主動地給女孩講習題,女孩也說不清為什麼不再跟她輕易說話或開玩笑了。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而且自尊和自卑是一對雙胞胎。處理不好,很容易給人造成打擊,或許從此就留下陰影。那個被你傷害的人要麼遠離你,要麼憎恨你。因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特別是麵對一些“臉皮較薄”、敏感的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他的自尊心。
有一次,一個清潔工到雇主家打掃衛生。主人給她布置完工作後,突然問她:“我能夠吸煙嗎?”這個清潔工吃了一驚,說:“你是在問我?”在她看來,這是雇主自己的家,他想幹什麼都可以,為什麼還要征求她的意見呢?雇主回答:“是啊,我想抽支煙。”
清潔工露出不解的神情,反問雇主:“這是你的家呀,抽煙是你的事,為什麼要問我呢?”
雇主說:“因為我認為吸煙會妨礙你,當然該得到你的允許。”
清潔工聽到這句話後非常感動,連連說,“你以後不用問我,盡管吸好了!”雇主這才拿起一根煙,把它點燃。
那一天,從雇主家出來,清潔工非常高興,心情特別好。想起以前她在別人家做小時工的時候,大多是看主人的臉色。現在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主人家得到了尊重,盡管自己是一個清潔工,但她並不是比別人低一等,而是一個跟主人一樣平等的人。
以後,每次到這個雇主家幹活,她都熱情飽滿,即使事情再多,她也感到很快樂。
因為被尊重,所以,清潔工熱情飽滿,並覺得很快樂。原來,尊重別人的結果是這樣美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維護他人的自尊,讓他人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重視,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了。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你要注意,凡是弱點、缺點、一切不如別人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他人所忌諱的,因此,你千萬不要去踏這些“雷區”。隻要這樣,才不會傷害到他人的自尊。
親愛的女孩要明白,尊重他人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而實踐起來卻很難。但如果實際去做的話,得到的更多的將都是別人的掌聲和讚賞。
女孩要培養自己的知性美
我們常說,女孩要具有知性美。知性美是指內在的文化涵養自然發出的外在氣質,說白了就是讓人一看就覺得此人有文化有內涵的氣質。具有知性美的人懂得“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的規則,她們憑借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之優勢,盡現至善至美,而能達到這種韻味,則被稱之為具有女人味。
在今天的社會,在茫茫人海中,讓人著迷的已經不是單純漂亮的女孩子,而是那些得體優雅、懂禮儀有教養的女孩子。是那些積累了知識,散發出氣質,是那些將尷尬化為幽默的女孩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在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中,都會儀態萬千,舉止優雅的女孩子。
在細雨水鄉的烏鎮舉行的新娛樂華語主持人群英會上,中央電視台的董卿被評為“最具知性風範”的女主持人。當你看著她從青澀中走來,日漸成熟且嫵媚時,你會知道什麼叫知識的力量。這個酷愛讀書的女主持人,機敏聰慧,從初涉熒屏到現在,逐步形成了清新大方、親切自然、文化氣息濃鬱的主持風格,無論是主持專欄節目還是大型晚會,都能體現出良好的個人素養和專業水準。人們不得不欽佩董卿完善的知識結構、強烈的人文關懷、靈活的控場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這四位一體使她在主持中表現出了一種特有的淡定、自信和機敏,形成了強烈的“場”效應,那含蓄內斂的氣質賦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氣和沉穩,那一份積澱了淡定與自信的美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親愛的女孩,現在的你因年齡、閱曆等原因,也許還不能做到知性,但是你可以向知性的方向發展,因為你現在已經站在了自我發展的起點,你有權利選擇做一個知性的人。
要成就自己的知性美,你要學會變得有品位。要知道,每一個女孩都是特別的,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品位,可能很多女孩會覺得品位與時尚或奢侈品是掛鉤的,其實不然。品味是一個人去觀察事物時的態度,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的眼裏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而物品本身的價值與品位的高低是沒有關係的,女孩要用自己的眼光去欣賞一件東西,用自己的品味去挑選東西。
要成就自己的知性美,你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女孩已經開始慢慢地接觸社會了,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可以說談吐與修養是最能征服別人的。一個不喜歡看書的女孩,是不會充滿智慧的。閑暇的時候,到書店逛逛,認真挑幾本可以提升自己素養的書籍買回家閱讀,不管是名著還是理財方麵的或是激勵方麵的,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書籍可以讓人們的生活豐富,也可以讓人們的思想改變,甚至可以說,選擇閱讀一本好書,勝過一個優秀的輔導老師。每一本書裏都有著很大的智慧,閱讀過的書籍都會成為女孩社交中的資本,因為沒有人會喜歡與一個膚淺的女孩交往。選擇合適的書本,它能讓人領悟到很多哲理,能讓你學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痛苦或快樂。
要成就自己的知性美,你要試著發現生活裏的美。女孩要逃離那些充滿灰暗色彩的小說,因為它們隻會讓大家與悲傷越貼越近,而生活並不是小說裏情節的翻版。不要總提醒自己回憶遇到的不幸,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你還不幸,隻要能夠抬頭看到陽光就是幸運的,那些生活裏的挫折比起一個人的人生,隻不過是一個再小不過的插曲。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就要有平和的心態。在患得患失的人生裏,我們時刻都在做著選擇,也被別人選擇著,我們應該有一點阿Q精神,要明白痛苦與快樂的生活都是我們選擇的,因此沒必要讓自己沉溺在痛苦中。
要成就自己的知性美,你要跟有思想的優秀人交朋友。在生活中,人際關係很重要,而你選擇加入的朋友圈也會對你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一些積極向上,心態樂觀的人,你也會被他們所感染;如果你的朋友是悲觀主義者,整天隻知道抱怨生活,卻不會腳踏實地地工作,時間久了,你同樣會被感染。
人在選擇朋友的時候很重要,因此說,有時候如果想了解一個人,也可以從他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來了解他的為人。
要成就自己的知性美,你要遠離泡沫偶像劇。電視裏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都是生活裏的男孩或女孩向往的,但他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很多情節就是為了讓人們的情緒出現波動,但它並不能與現實生活掛鉤,而是超越了生活本身的。所以,女孩子不應該再沉溺於這種造假的童話氛圍裏了,有時間多看一些能夠幫助自己的節目。所以,一個優秀的女孩,應該不會花大把的時間沉溺在偶像劇裏的。
親愛的女孩,從現在起就努力吧,讓思想指導你的行動,讓知性鑄就你的美麗。
欣賞他人,不要認為自己很優秀
刀和磨刀石是親密的夥伴,他們互相欣賞著對方。刀感慨地說,如果沒有磨刀石的打磨,自己就不會這麼鋒利;磨刀石說,要是沒有刀的光顧,它就感覺自己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可是好景不長,有一段時間,刀與磨刀石互不買賬,都說自己更有價值,更有作用。於是主人為了讓它們能夠團結共事,就把它們叫到了一起。
“你知道為什麼我喜歡用你嗎?”主人先問刀。
“因為我鋒利。”刀炫耀地說。
“你知道你為什麼能鋒利嗎?”主人問。
“因為都是有我啊!”在一旁的磨刀石忍不住插嘴說。
接著,主人又問磨刀石:“你知道為什麼我會看上你嗎?”
“因為我有用。”磨刀石高傲地說。
“你知道你為什麼有用嗎?”主人問。
“因為有我啊!”在一旁的刀也忍不住插嘴。
最後,主人對刀和磨刀石說:“你們一個被我重用,一個被我看上,是因為你們誰也離不開誰。一旦離開了對方,刀便成了一塊廢鐵,磨刀石便成了一塊廢石,難道你們甘願成為廢物而讓我扔掉嗎?”
磨刀石和刀聽後,恍然大悟,握手言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真誠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對方是否懂得欣賞他人,又是如何欣賞的。一個人如果視同道為冤家,看他人一無是處,那麼最終自己也將難有大的作為。隻有學會欣賞別人,才能為自己的發展提供和諧的人際環境,才會讓被欣賞的人鼓起信心和勇氣。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他四處打聽,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了他對作者的肯定與欣賞:“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估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苦悶而信筆塗鴉寫小說的,由於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他內心創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標,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了具有國際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欣賞他人,需要具有一種寬廣的胸襟和一種無私的勇氣,也可能是一種超然的智慧和一種勸人的藝術。欣賞他人,可以是出自愛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難、解人之惑。有的時候,這種欣賞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他人的命運。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賞。林肯有一次在信裏說:“每個人都喜歡人家的讚美。”威廉·詹姆斯則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如果一個人能由衷地欣賞別人,主動地關心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欣賞,就會得到別人的關懷,自然也就會感到幸福。可見,多一點欣賞,少一點挑剔,於人於己都是至關重要的。
不僅如此,欣賞他人,還會避免讓自己掉進自滿的漩渦。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廣招門生,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人的智慧。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是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看出,自滿有時會讓人陷入尷尬的境地,而謙虛則會讓人流芳千古,讚譽頗豐。自滿的人讓自己的學識止步不前,謙虛的人讓自己對知識孜孜不倦地追求。
親愛的女孩,也許你從小受到了家長諸多的誇獎,以至於你有點過分自信。自信對於你來說無疑是好現象,但是過度自信就是自負,你開始覺得自己是最好、最棒的,你的眼裏忽視了別人的優點,隻看到自己的優點,你開始目中無人。這樣的心態對你是不利的,因為自滿會讓你失去很多學習的夥伴,讓你故步自封。所以,親愛的女孩,要學會欣賞他人,任何時候都不要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