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直言的最後結果還是對自己不利,所以建議你還是不要直接說的好,尤其是不要當著當事人和眾人的麵說。
有的人覺得,嘴上不直說,在表情上體現出來總可以吧。這樣也不可以。很多人在遇到自己不滿意或者不讚同的情況時,就會情不自禁地表現出來,比如蔑視的眼神、不耐煩的腔調或者不耐煩的手勢等。這樣和直言的結果沒什麼兩樣,都會給彼此帶來難堪。
還有的人說,真正大度的人會接受別人的指正和建議。其實,大部分人是不會的。即使表麵上接受,但從內心深處來說,他們也是不樂意的,相比之下,他們更喜歡婉轉的提醒。因為你的直言否定了他的智慧、能力和判斷力,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在別人麵前下不了台。如果有機會,他甚至會和你明爭暗鬥。
因此,在有些時候,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相互的關懷和理解,讓語言更加柔和委婉,會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總想通過高超的技巧來戰勝別人、征服別人、壓製別人,結果經常是事與願違,會讓身邊的人都紛紛離我們而去,不再與我們做朋友。況且,在很多時候,一句或許在自己看起來無關緊要的話卻可能在聽者的心田劃開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一位蘋果園園主種植的高原蘋果色澤紅潤,味美可口,供不應求。有一年蘋果即將成熟的時候,一場冰雹突然降臨,滿園光滑如玉的蘋果被砸得傷痕累累,最後隻得低價賣給了一位經銷商。
經銷商發現,這些冰雹打擊過後滿是傷痕的蘋果,看起來更像是刻刀雕刻過的工藝品,而且變得酸甜可口、香脆異常。聰明的他馬上換了個說法大做廣告:親愛的顧客,今年我們高原蘋果終於有了自己特有的標誌——高原冰雹吻過的痕跡。這是仁慈的上帝給我們的祝福。正是上帝的關愛,使蘋果有了一種獨特的香味。請記住,我們的正宗商標是——高原之吻。
結果,這批蘋果馬上成了名牌產品,很快銷售一空。同一種蘋果,換了一種說法,馬上就成了特別的名牌產品,不能不說是語言的魅力。
俗話說得好:“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商品要有新穎的包裝才會吸引顧客,女人要有漂亮的衣裳才能更顯現出美麗的風姿。而說話也要像商品和衣服一樣,需要經過良好的包裝才能讓人接受和信服。這就是包裝的魅力。
有時候,女孩會遇到必須講的但是又有些難以啟齒的話,如果直接說,很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或者讓對方產生不快。這時不妨以委婉的方式表達,既不傷害到對方,自己的心理也不會有很重的負擔。比如同學吃飯聲音太大,不要當眾當時指出,而是在私底下嘻嘻哈哈地說:“吃飯聲音太大可不雅噢!”
會說話的女孩在給朋友提意見時,更多提供的是假設。聰明的女孩懂得,與其直接說“這樣不好”,不如說“如果……是不是更好?”為對方提供一些假設,一些建議,比生硬地提意見更容易讓人接受。同樣的意思,隻是換了不同的說法,結果就截然不同。
再比如說,會說話的人,在傳達壞消息時,要附加一句“令人無法相信”。因為傳達壞消息,心情總不會是輕鬆的,所以,這時候更需要一些技巧。有一位教師,他對成績退步的學生說:“實在難以置信,你考了這樣的分數。我覺得這不是你的真實水平。”這樣,同學一定會對自己產生更高的期望,會努力在下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總之,親愛的女孩,直言快語固然能讓人感覺爽快,但是委婉說話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委婉並不意味著太有心機,也不是故意遮遮掩掩繞彎子,而是體現出一個人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和體貼,體現出一個人交際的成熟風範。學會包裝你的語言,你會更惹人喜歡。
真心誠意,打動人心
真誠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擁有這筆財富的女孩將是這個世界上活得最自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說話不是敲擊鑼鼓,而是敲擊人的“心鈴”,而敲擊人“心鈴”的最好方法就是真誠的態度。真誠讓我們心與心交融。隻有用一顆真誠的心與人交往,才能換來彼此的心靈相通,驅除人為的隔膜,坦誠以待。
親愛的女孩,你要明白,說話的魅力在於真誠,真誠讓人心懷信任,不必總是揣測。人們喜歡真誠的人,因為他們讓人感到由衷的安全感。
其實,真誠的重要性很容易體會。有時候我們看電視或者乘坐飛機,主持人和空中小姐的微笑似乎總是那麼相似,它們看起來很完美,但過於職業和專業。
無數事實證明,真正打動人心的講話並不在於說得多麼流暢,多麼滔滔不絕,而在於是否善於表達真誠。最能推銷產品的人並不一定是口若懸河的人,而是善於表達真誠的人。
親愛的女孩,如果你能夠用得體的話語表達出你的真誠,你就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建立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對方也可能由信賴你的人進而喜歡你說的話,更進而喜歡你做的事情,答應你的要求。
某學院有這樣一個實例:有位教授寫了一本《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書,出版社讓他推銷1000冊。對他來說,這遠比講課要難得多。為了把書推銷出去,他在課堂上搞了一次演講,他說:“……當老師的在這裏推銷自己寫的書,總不免有些尷尬。不過,如今作者也很難,寫了書,還得賣書。出版社一下壓給我1000冊,稿費一分沒有,所以我不推銷不行。這本書寫得怎樣,我自己不好評說,不過有兩點可以保證:第一,這本書是我用三年的時間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結晶;第二,書的內容絕不是東拚西湊抄下來的,而是我自己長期思考的見解。前不久,這本書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社科類圖書的二等獎,這是獲獎證書。說實話,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覺得搞推銷比寫書還難,隻能硬著頭皮來找大家幫忙。不過,買不買完全自願,絕不強迫。如果覺得這本書對你有用,你又有財力就買一本,算是幫我一個忙。謝謝。”他的這次演講立即產生了效果,一次就賣掉了300多冊。
這位教授不是專職推銷員,但是他卻獲得了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成功就在於他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真誠,贏得了聽眾的信賴。這再一次說明,在講話中學會表達真誠要比單純追求流暢和精彩更重要。
在與人交談時,應該是真心誠意,忠厚老實,心口如一,不藏奸、不耍滑,不要在人生的舞台上披上盔甲、戴上麵具去演戲。做人坦誠,說話真誠,會令人如沐春風。唯有真誠,才能換來別人的真心,才能為自己開創一片天地。
所以,要想做一個會說話的聰明女孩,也首先要想到如何把你的真誠注入講話之中,懂得怎樣把自己的心意傳遞給對方。隻有當聽眾感受到你的誠意時,才能令彼此之間實現溝通和共鳴。
善用讚美語言,做聰明的“蜂蜜女”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人人都喜歡被讚美。正如心理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每個人都有渴求別人讚揚的心理期望,人一旦被認定其價值時,總是喜不自勝,眉飛色舞。
懂得讚美他人的女孩受歡迎,巧妙讚美他人的女孩最出色。會巧妙讚美他人的女孩不僅談吐得體,而且聲音動聽、動作優雅,讓人看了既喜歡又佩服。假如你是個容顏美麗的女孩,優雅動人的談吐可以使你更加迷人;假如你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得體大方的言談也可以讓你倍添光彩,受到別人的歡迎和重視。
既然讚美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女孩,你為什麼不做一個懂得讚美。人見人愛的“蜂蜜女”呢?
況且,除了讚美別人,我們在成長中也會得到別人的讚美,接受這些讚美,相信會對你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天,一位心理學教授的谘詢室來了兩位客人。一位中年婦女,身後站著一位衣衫淩亂、蓬頭垢麵的女孩子。中年婦女告訴教授,女孩是她的女兒,她整天都不修邊幅,做事情漫不經心,得過且過,虛度光陰。她想知道自己的女兒為什麼會這樣消極頹廢。
教授聽完這位母親的訴說之後,對她說:是否可以跟她的女兒單獨談幾句。中年婦女同意了。
教授與那位女孩單獨在一起,他發現女孩長得清秀美麗,隻是她那糟糕的外表掩蓋了她的自然美。教授想起了一句話: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是美麗總會綻放的。
於是,教授對女孩說:“孩子,你真的是個美麗的女孩,即使你沒有打扮自己,也依然非常美麗。”
“您在開玩笑吧!”女孩說話的時候不再像剛進來時那樣顯得漠不關心,並且,眼睛也明亮了許多。
“孩子,你真的非常漂亮。不過,你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教授的話裏帶著一絲惋惜。
“教授,謝謝您。您知道嗎?在您誇獎我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所有的自卑都沒有了,我感到自己找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自信。”
“真的嗎?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教授鼓勵她把這種感覺說出來。
“真的。在我來您這裏之前,在我的生活中全部是負麵的東西,一切都不盡如人意。母親罵我,異性同學鄙視我,同性同學諷刺我,我感覺自己整天都生活在自卑的氣氛之中。我覺得自己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沒有希望,沒有理想。”
“那麼現在,你找到了什麼感覺呢?”
“我覺得自己找到了自信,我再也沒有自卑感了!”女孩子非常自信地說。
教授發現,眼前這位女孩具有非凡的領悟力,今後一定會有所成就,於是,對她說了許多鼓勵的話,並且還給了這個悟性很高的女孩一些非常好的建議。
從此以後,這個女孩不再輕視自己,不再虛度光陰。擺脫了自卑感的糾纏,她好像重新換了一個人,處處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她開始發憤學習,挖掘自己的潛力,表現得就像一個成功者。結果,她當然是成功了,不僅學業有成,畢業後在工作上也很有成績。這一切的轉變,也隻是因為她曾經接受了別人的讚美。
所以,我們每個女孩子既要真誠地讚美別人,也要坦誠地接受別人的讚美。在別人讚美你時,請不要拒絕,也不要覺得難堪或不自在,不要一笑了之,更不要心存懷疑。而把別人的讚美當做一份很美妙的禮物接受下來,並表達出自己的快樂和感激,相信自己的確配得上這樣的讚美。要記住,隻有能坦誠地接受和給予別人讚美,才能做一個人見人愛的“蜂蜜女”。
磨平言語鋒芒,不要做刻薄的女孩
許多人能言善辯,時常在人群中占據上風。為了顯示自己的口才有多麼了得,她們更樂意尖酸刻薄,習慣帶有挑釁意味,似乎這樣會顯得伶牙俐齒,不好惹、有個性。很多善於辯論的人因為不懂人際關係的維護,目中無人,爭強好勝,什麼都想比別人高出一截。別人說一句話,她也會從中挑刺,非要讓別人同意她的觀點,甚至不惜辯論一番決出勝負。卡耐基對此說:你可能贏了辯論,可是你卻輸了人緣。因為任何諷刺挖苦都是帶有攻擊性的,即使是友善的嘲弄,有時也會讓你失去友情。
其實,交談和溝通是彼此之間交換信息、想法與感覺的過程,並不是辯論賽,沒有必要分出高下。沒有人喜歡總是被人駁倒,喜歡被強壓在人之下,如果你隻是為了逞一時的口舌之快,非要置人於失敗之地,恐怕會得不償失。贏了一場辯論,失去一個朋友,這又何必呢?
所以,為了與他人有更好的溝通,請你克製住自己爭強好勝的個性,隱藏住自己咄咄逼人的高超口才技藝,舍棄這種競賽式的談話態度,而換用一種隨性、不具侵略性的談話方式。這樣,當你在表達意見時,別人就比較容易聽進去,就不會產生排斥感。另外,對別人的意見,你也不妨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是不是也有道理,即使你真的無法表示同意,也要拿出寬容接受的姿態,畢竟這個世界上持不同意見的人有很多,你不同意他,並不代表他就是錯的,你隻需要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就夠了。
謙虛謹慎、寬容平和是交往的一大要點,所以,切不可感情用事,沒有城府,一衝動就口不擇言。有些話可能也算不得錯,可是用極端的方式表達,就會惹眾人惱怒。
公共汽車上人多,一個年輕女孩不小心踩到了一位老大爺的腳,老大爺脾氣不好,張口就說:“你說你這麼大一個姑娘,欺負我這麼大歲數的人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