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與領導友好相處的秘訣(3 / 3)

因此,下級應小心地跟在上級的後麵,尾隨前進,直到上級心滿意足地對你說:“行了,你走在我身邊吧!”

之所以要謙虛謹慎,是因為這是對上級的一種尊重。你隻有先尊重上級,上級才有可能尊重你、欣賞你。過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處處發言,往往會被認為是“目無領導”、“張狂”的表現。而上級最忌諱的就是下級對自己的權威的不尊重、不服從。

作為下級,要注意保持謙虛謹慎的低姿態,“夾起尾巴做人”,少說多做,這樣,才能為上級領導接受。

6.給老板留下好印象

在大公司裏,除了中高層管理人員,一般的職員是很難有機會接觸老板的,但是,一旦有了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它,以便給老板留一個好的印象。於是,你們下次見麵時,老板才會在眾多職員中,發現你這張“熟麵孔”。這樣,一步一步地加深印象,老板才會熟悉你,才會關注你。

日本大商賈夫富年輕時候,曾經做過服務生,那段時間,他常常受到老板的斥責,但他把此看做一次機遇,從中學習一些東西,改正一些錯誤。所以,他每次遇到老板時,不像其他同事那樣——老鼠見到貓那般地躲開,而是立即躬身施禮,並謙恭地打招呼:“我工作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礙於情麵,老板通常會以長者的姿態,指出夫富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夫富在旁邊洗耳恭聽,隨後立即按老板的指點去做。他之所以主動地向老板請教,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年紀較輕,沒有什麼資曆,工作又是最普通的,平時難得有機會接觸老板;而麵對麵溝通正是一個表現自己,讓老板關注他的機會。而他正是抓住了這一時機,並運用得恰到好處。

老板巡視工作的時候,也是考察自己的時候,這是借機請教的有利時機。一來,可以表現自己的好學;二來,可以借機自我推銷。所以,老板對夫富的印象逐漸加深。再經過三番五次之後,老板每次見到夫富,都能直呼其名;而其他職員,老板連名都叫不上來,有的老板甚至還不知道是廠裏的職員。

兩年後的一天,老板對夫富說:“經過我的長期觀察,我發現,你工作勤奮又好學,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所以我決定,從明天起,你就是部門經理了!”

就這樣,夫富在19歲那年就成了一名經理,薪水比先前漲了很多。

可見,為了讓老板記得自己,夫富抓住機會接觸老板,向老板請教,給老板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之後,又透過與老板為數不多的接觸,使老板慢慢地關注他,並發現了他工作勤奮、謙虛好學。而他自己也經受住了老板的考驗,最終得到了老板的青睞。

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在引起老板對你的關注時,要給老板留下一個好印象。否則,再改變你在老板心中的印象,是很困難的。

7.主動提升你的“價值”

你若要在職場上搭起成功的階梯,首先要能爭取到領導的器重。

要爭取領導的器重,得到領導的賞識,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有人認為“比其他人做更多的工作,例如超時工作”是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這樣!新一代的雇主可能有另一種想法:工作並不算繁重,卻要超時才可完成,這不太好!

你要讓領導對你另眼相看,最實際的是在工作上盡責外,還要學懂每一個程序的操作,了解公司的立場;注意你領導如何進行工作,怎樣與高層行政階級溝通,了解其他部門又擔任什麼角色。當你成為該行業的專家,領導又豈會忽略你呢?

你不要隻滿足於做好自己分內事,而應在其他方麵爭取機會,提升自己的“價值”,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勇於嚐試。你分析一下哪些問題才應勞煩領導。如果真有難題,請先想想有什麼建議,更不應投訴無法改變的條例。

不過,你在任何方麵都努力進取,容易招人妒忌。所以,你要小心別人的舌頭,平日最好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別離群獨自去吃午飯,有什麼好消息(如某公司、商店或超市大減價)請不要忘記告訴他們,這樣,就沒有人會針對你了。

其次,就是要在工作上能夠獨當一麵。

許多人夢寐以求有個好領導——凡事肯教導、凡事肯出頭,總之疼愛有加,偶爾還在私人時間裏請你吃飯消遣。可是,日子一久,你會發現自己在工作上全無進步,而領導似乎也無意讓你擔當更重要的職務,叫你好生納悶。

其實,一切皆事出有因。請反省一下:平日你是否有欠獨立?凡事依賴領導?事無大小,都不敢做決斷?就是私人消遣,也永遠請領導做主?

所以,你的形象必須改變過來。遇上一些小問題,大膽地出主意吧!別以為凡事稟明領導是尊重他,你能夠在某些方麵表現得體,他會更開心的。此外,不要永遠被動,主動去承擔更多工作,遇到難題請領導提意見,但仍由你自己去決定執行的方法,讓人家看到你獨立的一麵。

最後,要攀上成功階梯,必須與領導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與領導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對你的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做錯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責任。解釋並不能改變事實,承擔了責任,努力工作以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這才是上策,同時你還得學會接受批評。

要令領導信任你能準時完成工作。你記住,做任何事都要檢查兩次,確認沒有錯漏再交到領導麵前。謹記工作時限,若不能準時做好,應預先通知領導,當然最好不要這樣做。必須處處表現獨立,圓滿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領導告訴你應怎樣去做,大膽、小心地循序去做,從中就可學到不少東西。

不要逃避困難。接到一件工作,先詳細想一遍,把預見的問題列出來,再想想挑戰的策略,最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以防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

與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這種技巧十分微妙,給領導簡潔、有力的報告,切莫讓淺顯和瑣碎的問題煩擾他或浪費他的時間,但重要的事必須請示他。

不要逃避困難,把問題擺出來,想想迎戰的策略。

不要永遠被動,大膽出主意,遇到難題,由你自己去決定執行的方法。不隻滿足於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而應在其他方麵爭取機會,提升自己的“價值”。

8.積極歡迎新領導

領導換人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一個有能力的下屬,懂得在這個時候施展他的才華。在這個時候,新任領導對新單位的工作,一定沒有自己熟悉。所以,今後你是不是能在工作上先發製人,是不是可以跟新領導的關係搞得很好,就要看你首先所采取的做法了。

“今後您就是這裏的負責人了。我們一定會聽從您的指揮,請放心施展您的才華吧!”也會有人對新上任的領導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總之,麵對新領導,有好幾種做法,問題就看你采取哪一種了。

自信有本領的人,通常會采取前者那種態度來麵對新領導。不管是誰,都會對自己擅長的工作有著執著的追求與自信,在領導還沒有習慣這個環境的時候,總是會有先發製人的衝動。如果和以前的領導又處得很好的話,當然會對這個並不熟悉的新領導抱有敵意,不喜歡他的頤指氣使。如果和以前的領導意見不和的話,這回不正逮著了機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展所長了嗎?這些都是一般人會有的反應。

可是,請稍等一會兒,這種事情一定要冷靜地考慮。的確,新領導剛上任,一定會對內部的工作不太熟悉,應該有的資料也不太齊全。可是,一般來說,職位越高的人,就越容易收集到信息。而且,一旦當他坐上了頗有分量的職位,他便會充滿使命感,拚命將工作上所有的重點在短期間內全部消化。說不定在同事與部屬之中,也會有人大獻殷勤,來討新領導的歡心。

如果有人評論說你的領導和部屬相處不好的話,你這個部屬所得到的評價也不會好到哪兒去。所以,最好的做法還是和新領導建立良好的信賴關係,提供領導工作上所需要的信息,使領導的工作能夠早日走上正軌。領導還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暗地裏幫他的忙,讓他早成氣候。

這時,絕不要拿前任領導和新上任的領導比較。每個人登上新職位的時候,都希望和前任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如果你仍抱住前任領導的模式不放,去責難新領導作風的話,那就不太明智了。

即使你和前任領導處得很好,也不應該拒絕建立新的人際關係。這和夫妻一樣,即使你討厭,也不能說換就換。可是,請放心,公司有時候還是會幫你調換工作夥伴的,以此保持工作的新鮮感。所以,當新夥伴來的時候,不妨麵露笑顏歡迎他們。

當公司的管理層有調整時,對你來說,上上之策就是盡快與新領導之間建立好關係。

9.將友誼滲入上下級關係

有些領導喜怒不形於色,讓下屬產生畏懼,怕被碰得一鼻子灰。事實上,此類領導可能心地善良,隻是怕自己表現得太過親切,會縱容了下屬。他們的內心比下屬更懇切地渴求和諧的賓主關係。

對待這類領導,必須將懼怕情緒拋掉,說話切勿囁囁嚅嚅,這反讓他感到不快。愉快、親切、咬字清晰,才能給別人信心。切勿過於輕浮,敏感的領導會以為你不尊重他。

工作時,怎樣將友誼滲進上下級關係中?對下屬來說,可參考以下的建議。

(1)摒棄消極對策

遇上感到不公平的事,如果不打算向領導提出,就等於接受;切勿以懶散和不合作的態度工作,這隻會造成雙方更深的誤會。

(2)遠離是非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在辦公室工作的女性常有搬弄是非的習慣,領導一般將之列為淺薄的一群。

(3)分清公私時間

不要抱怨領導沒有人情味,不容許你接太多私人電話。沒有人強迫你在私人時間辦公事,因此上班時間最好也勿做私事,這是個人的原則和修養問題。

(4)定期檢討成績

大部分下屬均隻看眼前,無暇檢討過去。事實上,時刻檢討以往的過失,可加深印象,避免重蹈覆轍。

(5)說話有技巧

與領導對話時,必須分清上下,切忌恃熟賣熟,尤其在討論事項的處理等問題時,技巧地說話是必要的,太直白的話通常刺人耳膜。

(6)保密薪酬

不要公開個人薪酬數字,也不要探聽別人的薪金多少。如果硬要比較,事端就多了。

(7)辦事風格靈活

不要堅持“我就是這樣的”的風格,應看當時的情況及對象,略為改變個人風格,會使大家都愉快。

(8)樂意參加領導發起的聚餐活動

許多下屬怕跟領導吃飯,顯得非常拘謹。領導也是人,也希望與同事們有和睦的關係,下屬們的逃避態度讓他感到失望。將緊張的情緒拋開,樂意與領導進餐,加深了解和溝通,增加彼此的工作默契。

盡管你的領導無意與下屬建立超越賓主以外的關係,但你盡了本分,他會感受到你的努力。反之,你如果以冷報冷,雙方的關係不但不能改善,遇上難題時,將經不起考驗而激化矛盾。在商業社會裏,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要好得多。

10.禮尚往來,潤滑感情

平時,找不著理由向領導逢迎討好,逢年過節自然而然地成了自我表現的最好時機。

由於關係到個人的升遷,心理上不自覺地會要和人比個高下,絞盡腦汁,在禮品上大做文章,以求出奇製勝。全然忘卻了送禮的意義在於,表達對領導一年來照顧的謝意而已。

說得實際一點,領導不會因你一點點的好處就更富裕,或是因收不到禮物而無法生活。所以說,隻要誠意盡到,實在不必過於計較所送的禮品是否寒酸,以致無法討好領導。

比較之下,能力強而未送禮的甲和缺乏能力卻極盡巴結無能力的乙,哪個較為主管所器重?很明顯地,自然有實力的一方能夠博得青睞。反過來說,若是領導因為收了好處而破格擢拔毫無能力的乙,日後若乙欠缺表現,無法讓人滿意,那麼,基於私心而提拔他的領導反而被人譏笑“沒有識人之明”,終致危害到自己。身為主管者,相信無人願意冒此風險;身為其部屬者,也就不必白費心機,妄想以利誘達到升遷的目的。

如果僅僅是為回報領導平日的照顧或所給予精神上的啟示,所謂“禮輕情意重”,如此單純不求回報的禮尚往來,反倒具有正麵的意義。

如果過於期待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優厚的回報,恐怕會大失所望。抱持這種心態來送禮的話,最後隻有自取其辱,無功而返了。

撇開送禮的目的不談,光是部屬送的禮物處理起來,就讓人傷透腦筋。尤其是有保存期限的食品禮盒,吃不完也隻有糟塌,轉送人又怕轉來轉去物歸原主,挺讓人尷尬的。所以說,送禮時應該考慮清楚,禮券總比最後成為一堆垃圾來得實惠一些。

對有特殊目的的人來說,如何不讓對方察覺自己的企圖而遭拒絕,實為一門學問。如果平日能夠細心觀察領導所好,送禮時注意不要過於鄭重其事,以輕鬆語氣不讓人看出企圖。不著痕跡,不給對方拒絕的機會,就能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