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能說會道——與領導溝通有訣竅(3 / 3)

你也應該善用這些技巧!

釣魚的人沒有辦法把魚鉤放在魚的口中,但卻有辦法使魚自動把鉤放入嘴裏——用餌引誘魚兒上鉤。把計劃推銷給別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這份構想不露痕跡地移植在他的大腦裏,讓他以為這是他自己的構想。

7.把握技巧,成功申辯

領導對下屬的認識和評價,往往起著“一錘定音”的作用。這可是影響到下屬前途的大事。一般的領導是嚴謹的、慎重的,評價下屬注重全麵、客觀,但領導是人而不是神,難免也有疏忽的時候。如果領導對你有不公正的評價時,你該怎樣進行申辯呢?一定要把握住以下幾個要點:

(1)問題應具有價值

對一個人的認識或對一個事實的評判,不可能與實情完全相合。小差誤或細枝末節的問題,不值得大驚小怪,沒有必要鄭重其事地向領導申辯。就是說,自己遭受了不公,受了委屈,也應瀟灑以對,大度處之。隻有那些大是大非、意義重大,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才應認真申辯一番。

(2)內容應切中要害

反映同樣的問題,不同的申辯顯示的價值各異,所引起的重視情況不一。所以,申辯之前,不能對問題隻停留於一般的感受,而應有一種深刻的把握。認清實質,既有利於對問題做出準確的評價,也有利於引起領導的充分重視。如果囉囉唆唆一大堆,漫無中心、不得要領,是不會引起領導重視的,又豈能達到申辯目的?

(3)語言要簡明得體

領導公務繁忙,與普通下屬又有上下級之分,一般的申辯未必如你所願,引起領導足夠的重視,讓他有特別的耐心。這不能不考慮語言組織和陳述技巧:一是要求簡潔明了,不囉唆不含糊,讓領導一聽即明;二是要求穩妥得體,不急不躁,不冒失不衝動,讓領導聽之入耳。簡潔又得體,是應該采取的正確方法。

(4)態度要謙和誠懇

申辯是對領導的否認和否定,經過力陳事實,達到重新肯定自己的目的。它是讓自己得到認可和肯定,而不是給人以自我標榜、自吹自擂的印象,也不是胡攪蠻纏、強詞奪理。所以,盡管是要申明事實、辨清是非,也應以謙虛為本、誠懇為懷,這是一種美德和姿態,也會讓申辯得到接受。

(5)方式應據情求實

說到底,申辯是讓領導改變對自己既有的態度和結論,弄不好也許會傷及他的自尊。因此,在申辯的具體方式上一定要靈活,隻要能達到申辯的目的,就是成功。一方麵要弄清具體情況——場合、情境如何?領導性格、脾氣怎樣?都要心中有數。另一方麵要分析這些實情,尋求具體實在的方式,讓申辯在最佳時機下進行。

(6)表態應容人思考

當你經過合理的申辯,且真相昭然時,總希望領導能給予及時明確的答複,改變對自己以往的看法和認識,給以客觀、準確、理想的評價,但事實是,領導總是不動聲色,遲遲不表態。此時,你不能急躁,要予以包容和理解。領導表態總是很慎重的,他要反複考慮、慎重思考,不能輕易推翻一個決定,隨便改變一個認識。你要留出時間,容他三省而後定。

(7)冷靜麵對結果

據理力爭、據情實說都是應該的,但畢竟也是一麵之詞,也會因考慮欠周、核查不實而出現差誤,這是申辯時應該考慮進去的。如果領導對你的申辯是十分重視的,經過認真的反省,最終卻未能接受或未能完全接受你的申辯時,你當表現什麼樣的態度呢?

能對結果予以容忍和理解,要守住方寸,認真分析和反思,對正確結論謙虛接受;對不公正的結論,保留再申辯的權利,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8)事後應既往不咎

經申辯之後,問題得到了解決,也就萬事大吉,一切都結束了。信奉“既往不咎”,與有隙的對方自然交往,表現出厚道的做人態度。正常地處關係、做工作,而且吸取往日經驗教訓,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並以此顯示和表白自我。

向領導申辯時,要把握住以下幾個要點:(1)問題要有價值;(2)內容應切中要害;(3)語言要簡明得體;(4)態度要謙和誠懇;(5)方式應據情求實;(6)表態應容人思考;(7)冷靜麵對結果;(8)事後應既往不咎。

8.善於領會上司的反語

職場上,也許有這樣的情景:你完成一件工作後,領導拍了拍你的肩,說了聲:“這臭小子!”作為下屬的你,真的“臭”嗎?非也,領導開始喜歡你了!

就如同戀愛中的女孩對男孩說“傻”相似。真的是“傻”嗎?不是!要善於聽出其中的反語。如果你會錯了意,反倒造成很多誤會。學會識別反語,領會上司的意圖,你就會明白所謂的“臭”啊“傻”啊,其實是好事情。

如果領導說你還“湊合”,那就意味著,你還可以繼續為他效力;如若他說你還“可以”,那是他覺得你這人還不錯。當領導說你“不錯”時,其實離你升遷的日子也就不遠了。不過,這意思並不能絕對化。

有道是,“打是親罵是愛”,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鑒於此,有的時候領導批評你,你大可不必耿耿於懷,反倒可以得意地一笑。因為,領導批評你使他“恨鐵不成鋼”,等你汲取了教訓,改正了錯誤,就要重用你了;否則,幹脆開除你算了,何必費那口舌呢!

相反,不知什麼時候,領導對你變得客客氣氣,那你可要留神了,他可能已經看你看得眼眶都發青了。因為,對你客氣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沒有把你當做“自己人”。

學會聽反語,還要能聽出領導的“激將”之意。領導幾乎都懂得“請將不如激將”的道理,並時常加以運用。你如果不明白其中之意,就會造成許多誤會;領導明明是激你的將,你不明其意,就會成為懦弱之兵。

斯瓦伯是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公司的首任總裁。他發現這家鋼鐵廠的產量總是落後,於是,他來到生產車間,找到了白班領班後,問道:“你們今天煉了多少噸鋼?”

“6噸!”領班回答說。

斯瓦伯一言不發,在地上寫了一個大大的“6”字,就離開了車間。

夜班工人接班後,見到地上這個“6”字,問明原委,就明白了總裁的意思。於是,努力生產,他們交班時,把“6”字改成了“7”。

次日,白班工人知道這個“7”字的來曆後,更加努力了。這樣,白夜班工人不斷競爭,終於使這家鋼鐵廠的產量上升到了一個新台階。

試想,如果不明白這個“6”字的含義,該廠的工人也許很快就會將它淡忘,鋼鐵產量或許永遠都保持在6噸的水平線上。

善聽反語,領會領導的意圖,你才會明白領導的話中之話,以利於你們之間的溝通。

9.讀懂領導的肢體語言

與領導打交道,要注意察言觀色。其中,有很多的信息是靠觀察肢體動作得到的。因此,與領導溝通時,應注意他的肢體語言。

首先,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最能表達情感的器官之一,是人際之間最能傳神的語言。仔細觀察人的眼神,可以獲得不同的信息。特別是你與領導共同拜訪客戶有些話不能明說時,就要注意領會上司的眼神,體會上司不同眼神的含義。

其次,眉毛一般是配合眼睛的動作來表達其含義的,但是,單看眉毛也能觀察出人的許多表情。當領導驚喜時,眉毛就會上揚,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喜上眉梢”;當領導不滿意或氣惱時,眉角就會下拉或倒豎;不讚成、不愉快或是表示關注時,領導可能會表現為皺眉……

再次,嘴巴也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狀態。領導注意傾聽你的彙報,嘴角就會稍稍向後或向上拉;如果嘴角向下拉,則說明不滿……

最後,人都有喜怒哀樂等情感,這些表情大部分都會表現在臉上。如果你發現領導的臉色不好,或是若有所思時,暫時不要向他彙報不好的信息。

在與領導打交道時,要觀察他的一些動作。一般來說,人的動作包含著各種信息。比如說:

——領導叫你到辦公室,並順便關上門,則說明有重要的事情或是不想讓他人知悉的事情,此時你要顯得重視一些;

——你跟領導彙報工作,領導不時地看著手表,但還是十分關注著你,則說明領導有事情要外出,此時你不妨長話短說;

——領導手托著下巴,則說明他態度誠懇,鼓勵你繼續說下去;

——如果領導不注視你,一邊聽你說一邊做其他的事情,說明領導對你所說的不感興趣,你最好盡快離開他的辦公室。

平時,你隻要注意觀察,領導的肢體語言會豐富地呈現在你的眼前,你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信息。

讀懂領導的肢體語言,領導不僅會認為你是個十分聰明的下屬,還會對你們的溝通起到良好的“潤滑”作用。

10.職場用語四“禁忌”

原本想要稱讚對方,卻不料引起反感;或想要道歉,反而讓對方生氣……這些經驗相信大家都有過。平常的用語,日積月累會為你帶來“他真有一套”與“恐怕不太可靠”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尤其在公司調整領導班子時,本來無傷大雅的用語,可能一變成為決定你去留的關鍵因素,因此千萬大意不得。

以下幾組對照的用語,你會選擇哪一種來為自己多留點餘地?

——“不知道做不做得到,有點沒自信。”“清楚了,不懂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教。”

——“我先做做看,不過可能會花點時間。”“或許會花點時間,不過我還是先做做看。”

——“您突然交代這件事,沒辦法馬上辦好。”“沒問題,可是能不能再多給點時間?”

語言的表達方式能傳遞許多信息,強調正麵的說法,顯現出說話者積極樂觀的心態;強調負麵的說法,則會給人留下消極悲觀的印象。因此,在職場對話中,你應該在用字遣詞時注意下列要點:

(1)不要讓人覺得你很驕傲

常用“我……”,會讓人覺得你很自負,不輕易妥協,容易產生反效果;常用“總之”、“反正”,則會讓人覺得說理的開場很笨拙,太快下結論;常用“那麼……”會讓人覺得有被迫解決與非這麼做不可的壓力。

(2)不要讓人覺得你沒有自信

結尾的語氣不堅決,常用“總覺得……”、“……等等”,會讓人覺得你在為自己準備後路,造成對方不安;常用“我認為……”、“我覺得……”會讓人以為你想逃避責任;常用“再怎麼說,都……”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會讓對方覺得你在試探他的做法與反應,留下優柔寡斷的印象。

(3)不要讓人覺得你很頑固

常用“雖然……”、“可是……”,會讓人覺得你很堅持自己的看法,是個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見的老頑固,惹人討厭。此外,“說得沒錯……”這種用語,會讓人覺得“你好像如釋重負”。

(4)不要讓人覺得你不夠成熟

現在的年輕人經常使用“酷”、“炫”等較強烈的字眼。這些字眼比較傾向於自我中心,會讓對方覺得你隻是在表現自己的情緒,或是說話幼稚。

一句簡單的話,就能凸顯自己與同人的差別。懂得說話的人,能給別人好印象,在職場一定會受歡迎。

語言的表達方式能傳達許多信息,強調正麵,顯示說話者積極樂觀的心態;強調負麵,則會使人留下消極悲觀的印象。因此,在職場對話中,應該注意用字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