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做好事,做對人——受青睞的職場法則(3 / 3)

最後拿到2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把錢埋在了地下。”主人斥責道:“又懶又缺德的家夥,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裏,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那份利息,然後再把它給有10兩銀子的人。我要給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使他們變得更富有;而對於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甚至他們有的也會被剝奪。”

這個仆人原以為自己會得到主人的讚賞,因為他沒丟失主人給的那2兩銀子。在他看來,雖然沒有使金錢增值,但也沒丟失,就算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務了。然而,他的主人卻不這麼認為,他不想讓自己的仆人順其自然,而是希望他們能夠變得更傑出些。

可見,墨守成規、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是得不到老板的認可的,隻有堅持把事情做到最好,才能成為老板身邊不可或缺的人。

假如你在做傳媒工作,那你是不是那個最敏銳的發現者?你是不是那個點子出來滿堂彩的媒體人呢?假如你是在事業單位工作,你是不是那“支”給上司寫發言稿而不用修改的“筆杆子”呢?是的,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假如你是一名司機,你要把車駕駛得非常出色;假如你是一名打字員,你必須把文件打印得又快又好;假如你是一名工人,你必須把產品加工得極其完美……

反求諸己,你在公司中的地位是否令你滿意?如果你要離開目前的公司,老板是否會挽留你?倘若回答是否定的,那麼說明你還沒有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你可以在很多方麵平平庸庸,但你必須至少在某一方麵很出色,這樣,你才可能成為企業中不可替代的人,即使遇上裁員也能處變不驚。

老板喜歡的,不是那些什麼都會一點兒卻又什麼都做不好的員工。如果一個人能勝任的事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麼,就意味著無論什麼時候什麼人都可以頂替他。要想不被人代替,你就要有一門獨家絕技。你有的資源別人沒有,這就是你在職場存在的理由,也是你能夠安身立命的資本。

工作中,唯有拿出業績來,才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如果你被認定是一個有重要貢獻的人,並能保持這些優點,你在老板心中或許已經是不可替代了。

8.不在公司拉幫結派

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又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處理得好,它會助人事業成功;處理得不好,則會阻礙人的才能的發揮。

當你在一個公司工作時,會發現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細密而敏感的大網,如果不夠謹慎很可能就會誤入“雷區”,造成人生戰略上的重大失誤,使自己在以後各種問題的處理上陷入被動。

人們常說人際關係難處,是因為組織內部“幫派”林立,都有著各自的思想觀點、利益需求和勢力範圍。這些關係在表麵上是很難看出來的,就像是地麵上的一棵棵樹,彼此都有一定的距離,但在地底下其根莖卻是相互糾纏、扭結,為獲得養分而相互爭鬥。因此,作為下級,一定要注意觀察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狀況,以免陷入“幫派之爭”。

當你卷入“幫派鬥爭”時,你可能並不清楚各派之間的力量對比,甚至不知道誰是這幫誰是那派,因此極易被人利用,成為“幫派鬥爭”的工具和犧牲品。你也可能既傷害了這一派的利益,又侵犯了那一派的利益。結果,被人利用又被人拋棄,成為沒人願意理睬的“孤家寡人”。

陷入“幫派之爭”,還會使領導對你產生反感。領導,站在統領全局的位置上,對“幫派之爭”是既利用又痛恨。之所以利用,是因為它可以使上級領導能夠“分而治之”,從而鞏固其權威;之所以痛恨,則是因為幫派間相互扯皮、相互爭鬥,影響工作實績,給上級領導帶來很大麻煩。在這種心態下,上級領導對卷入“幫派鬥爭”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卷入“幫派鬥爭”,會使你精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幹好工作。這會給上級領導留下一個不務正業、不安心工作的印象。

其實,最安全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辦法是實行等距離“外交”。

等距離“外交”,可以使你避免陷入“幫派鬥爭”,從而免受其害,為你的工作和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等距離“外交”,不等於不與人交往,工作上的交往、生活上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拉一派打一派”,搞“派係鬥爭”。那些搞“派係鬥爭”的人,往往不會有什麼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得到上級領導的青睞。

等距離“外交”,就是不偏不倚、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友不敵,盡量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盲目建立超乎工作之外的友誼,不給人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使自己保持在一種靈活機動的位置上。

在公司,領導對卷入“幫派鬥爭”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好印象。其實,最安全的人際交往就是等距離“外交”。

9.虛心請教,坦誠接受

在單位裏,社會上爾虞我詐、兩麵三刀的人時有所見。雖然不至於處處打別人主意,但對於別人可能用在你身上的計謀卻不可不防。“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有時候還是小心點好。

不要太輕信人,但也用不著惶惶不可終日;信人又不是,不信又不是,究竟怎樣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日多聽一些有經驗的前輩講“故事”。不要以為聽他們“講當年”是浪費時間,其實“故事”中擁有豐富的珍貴經驗。

知人知麵不知心,別人心裏想些什麼你根本無從估計。雖然可以從以往經驗中判斷,但也不十分可靠,最好不想那麼多,隻從手上有的情況去考慮。

隻要有利可圖,即使最值得信任的人也可能出賣你,所以不要輕易相信什麼人,隻信手上有的事實。任何傳言也不要輕信,因為既有利益引誘,自然會有人打歪主意。反過來說,如果不涉及重大利益,則不妨輕鬆點,放手讓別人去做,因為別人也不會因蠅頭小利而花精力去算計你。

多從過去經驗中吸取教訓,相信別人要根據實際相處的情況,這是對付職場中奸詐小人的較好方法。

對於公司內的新進職員來說,除了工作上的生疏之外,如何應付那些老職員也是讓人頭痛的難題之一。老鳥欺負菜鳥的情形屢見不鮮,更倒黴的是和那種喜歡倚老賣老、嘴巴又嘮叨的人同在一個單位工作,此時你該如何自處呢?

原則上,對於資深同人應以敬重、客氣的態度待之,在大夥兒聚會時,別忘了趁機表示敬重之意。這麼做,對工作和人際關係都有好處。但是,不管對方的年齡多長、派頭多大,在公司裏終歸是同事關係,因此,必須與對待上司的態度有所不同。

在工作上,不懂的事情要與前輩商量,這是一般原則,不可因對方職位不高或生性老實而有失敬之意。

很多新進職員畏於資深職員的難纏,總是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反而應該積極地與他們接觸。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隻是滿肚子理論,一旦進了實務戰場,往往還不太一樣。就以報告書的寫法和資料的整理收集為例,便和課本上教的大不相同。更何況每家公司的作業都是自成一套係統,隻有老職員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既然上司不可能詳細指導,除了向老資格的人學習之外,別無他法。當然,其中不乏有人願意提攜後進,肯不遺餘力地傾囊相授,不過即使是遇到懶得主動答理新進職員的人,隻要你坦誠地向他們虛心請教,很少會遭到拒絕。

這樣一來,既可學到前輩的技術,又可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直接向資深者請教,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法。

在眾多資深同人當中,總會碰到大學同學、學長、同鄉或興趣相投者,若能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可從他們那裏獲得許多不同的建議與指導。而人際關係的好壞,不隻影響到在公司裏麵和同事之間的相處,更可擴大到公司外圍中與人的交往情形,所以必須小心處理。

但是在這裏必須注意的是,應該保持適當距離。意思是說,如果和某位特定的資深同人過於親近,結果很可能會影響到你和旁人的交往。因此在能力可及的情況下,應當盡量擴大你和同事間的交往範圍,采取平等往來的原則。

如果同樣是來自前輩邀約,而在時間上有所衝突,則應該優先考慮與你同一部門,屬於工作夥伴者。畢竟在公司內,一切都應該以工作上的關係作為首要的考慮對象。

“那種做法是錯誤的。”麵對來自老前輩的忠告時,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態度呢?

如果對方是你的上司,那當然成了業務上的指示和命令,無論如何必須遵從。假使是出於同人的忠告,難道就沒有遵守的義務嗎?

有些人會感到不服氣,認為老前輩的做法“錯誤”、“落伍”或“過時”,而不加考慮就提出辯駁,對於想要在公司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新進職員來說,這種行為似乎值得商榷。況且,就算老前輩提出的忠告內容有誤,但是他所給予你的其他建議卻可能極有幫助,若因此而傷了對方的自尊,豈不是因小失大了。

“坦然接受旁人的忠告”,不但可以減少你在工作上的錯誤,同時這也是高明的待人技巧。

10.善於“成人之美”

有的人信奉:“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個跌倒自個爬”、“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認為,幫助別人很傻,是自己吃虧。殊不知,到頭來受到傷害的,還是你自己。

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幫助你自己。需要的滿足是相互的,人際交往的目的是滿足彼此的需要。經常幫助別人,才能在自己危急的時候不至於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幫助同事,不僅能獲得同事的感激,還能獲得“施與”的滿足感,為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而高興。使別人得到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幸福的。幫助同事的人,得到的也必然是快樂!

《論語·顏淵》中有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意思是幫助別人實現其願望。現實生活中,當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麻煩時,要伸出援助之手,熱情地給予幫助。

當你專心於工作,但受到同事求助,需要你分出時間和精力去應付。如果你答應了同事,勢必會影響你正在進行的工作,你會覺得不甘心;如果拒絕同事,你也會感到不安,甚至還會遭到誤解,受到周圍人的冷淡,你也會覺得不舒服。你該如何做呢?

事實上,如果你的工作不是緊急,應該幫助他們,要善於“成人之美”。雖然表麵上是占去了你的時間,但你收獲的可能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或者對你將來的工作會產生間接的作用。經常與人方便,常替別人分擔解憂、幫助別人,日積月累在公司中辦事會四通八達,這將大大勝於你拒絕別人而省下的那一點點時間的損失。

當然,幫助同事不能勉強,要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去幫助他們。實際上,同事之間的工作總是相互關聯的,正如一台機器上的各個齒輪,彼此之間聯係緊密、不可分割,如果其中一個齒輪出了毛病,便會影響到其他齒輪的正常運轉,隻有保證各個齒輪的正常運轉,才能保證整台機器不出故障。同事之間的工作也是如此,要很好地完成一項任務,沒有相互之間的協同作戰是不可能的。因此,幫助同事不僅是同事間友好關係的表現,助人為樂美德的體現,而且也是做好工作的客觀要求,是大局觀念的一種表現。

試想,如果同事那裏的工作出了問題,你的工作還會那麼順利嗎?即使同事的工作對你沒有直接影響,起碼也有間接影響,這種影響總會或遲或早地表現出來。所以,當同事陷入困境時,要在可能的情況下,主動為他分憂,幫助他擺脫困境。

幫助同事總會得到回報!當然,我們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什麼回報,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古訓總是被人們自覺地遵循著。我們誰都不能說自己在工作中不會遇到麻煩,即使你很有才能,也難免有個意外,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同事便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幫你走出困境,而且他會很樂意這樣做,因為你也曾幫助過他。

在“成人之美”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能讓對方覺得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第二,要自然,時間久了,對方就會體會出你對他的關心;第三,幫助別人不要心不甘情不願的,讓對方覺得你很勉強。

伸出你熱情的手,大力幫助同事,使其功成事就,即“成人之美”,將來某個時候,對方也會回報你的。正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