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公司就是你的船——與公司共命運(3 / 3)

一個受歡迎的員工,有無監督一個樣,他都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因為他知道,工作並不是做給老板看的,他對自己的要求常常比老板還要嚴格。你的任何業績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你不能僅僅是做出樣子來給老板看,公司要的是實際業績和工作效果。

評價員工優秀與否的標準,就是工作的動機與態度。如果一名員工隻知道被動地工作,習慣於像奴隸那樣在主人的督促下勞動,那麼可以確定,他的工作效率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當然,這樣的員工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自動自發工作,能夠主動去做公司需要的事,是每一個優秀員工的共同特點。

把公司當做自己的產業,能夠讓你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是你的大好機會,它能夠使你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亮,培養出企業家的精神,創造出一番新的局麵。

8.公司利益優先

在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員工都能夠做到以公司利益為先,但是,當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當公司利益可能給個人帶來潛在損失的時候,你是否還能夠堅持公司利益優先?

對於一名時刻站在公司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員工來說,時刻以公司利益為先已成為他的一種高度自覺,可以說,他正是那些真正把像老板一樣思考的工作理念落到實處的人。

在公司,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本應當站在公司的立場上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或是你本應該從公司的利益出發來實施某些措施,然而,因為你的立場和措施可能會改變公司長期存在的一些習慣,甚至觸犯了他人的既得利益,所以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立場,取消措施的實施。甚至,可能你就是那個因為不願意改變現狀或不願意失去現有利益而反對某些好的措施得以實施的人。

無論是被動的妥協還是主動的幹涉,都不是一個優秀員工的所為。

一位曾經在某著名廣告公司任職的市場開發經理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一次,他召開經理級的業務會議。會上,他就最近聽說的部分職員謊稱完成客戶拜訪計劃的現象詢問眾人:“我聽說最近有些銷售員聲稱完成了客戶拜訪計劃,事實上卻沒有完成,這是不是真的?”

大家都怕得罪同事,影響到今後的人際關係和利益,雖然知道確實有人這麼做,但是沒有人敢直說。有的說“沒有”,有的說“這是謠傳”,有的幹脆低頭不語。

事實上,經理壓根兒就沒有期望有人站出來指正這樣的問題。沒想到,小孫站出來說:“的確是有銷售員謊稱完成了客戶拜訪計劃,並在銷售記錄上弄虛作假。業務一部的小趙上次聲稱拜訪的顧客我也拜訪過,對方稱近期並沒有本公司的銷售人員拜訪過他。”

大家聽後都為小孫捏了把汗。小趙是業務一部王主管親手提拔的,而王主管怕小趙的失職對自己不利,馬上辯解道:“我了解小趙的為人,我想此事隻不過是工作記錄的失誤而已。”

小孫還想說些什麼,見狀,經理把話題引開了,談起別的事來。其實,經理早就了解了事實真相,隻是不願把事情弄得複雜,才不再追問下去,但小孫的誠實和以公司利益為先的精神卻記在了經理的腦子裏,不久,公司業務發展急需管理人才,經理便提拔了小孫。

事實證明,時刻以公司利益為先的員工往往是發展最快的員工,上文中的小孫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下麵是一家公司員工《使命宣言》中有關公司利益為先的內容摘錄:

“我承諾,即使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相衝突,我仍然站在公司的立場,以公司利益為先。如果發現公司存在問題,或某項措施的實施有欠妥之處,我能夠及時將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而不是首先顧及這樣做是否會觸犯他人利益。

“如果公司中其他員工的言行客觀上觸犯了我的利益,隻要他的出發點是以公司利益為先,我將表示理解,並誠懇地采納相應的建議和措施。

“我願意積極推動各種有利於公司發展的變革,無論這些變革是否與我個人利益相衝突。我相信,首要的問題是公司應該向什麼方向發展,其次才是在這種變革中,我有能力獲得什麼樣的機會。”

對於一名時刻站在公司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員工來說,時刻“以公司利益為先”已成為他的一種高度自覺,可以說,他正是那些真正把像老板一樣思考的工作理念落到實處的人。

9.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

本傑明·魯迪亞德曾說過:“沒有誰必須要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可是,公司裏有的人就很不負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托馬斯哥倆在碼頭同給一位老板縫補篷布。弟弟人很能幹,活做得很精細。當他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都會隨手拾起,老板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天夜裏,暴雨驟降,弟弟從床上起來,拿起手電筒衝到大雨中。哥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笨蛋”。在露天倉庫裏,弟弟察看了各個貨堆,加固了被掀起的篷布。

這時,老板正好開車過來,隻見小托馬斯已成了一個“水人”。當看到貨物完好無損時,老板當場表示給他加薪。小托馬斯則說:“不用了,我隻是看看我縫補的篷布合不合格,而且,我就住在倉庫旁,順便看看貨物隻不過是舉手之勞!”

老板見小托馬斯如此地有責任心,也如此地為公司著想,不久便讓他到自己的另一個分公司去當主管。小托馬斯上任後,決定招聘幾個有能力的業務員。

哥哥得知後,對弟弟說:“給我弄個好差幹幹!”小托馬斯深知哥哥的工作態度,就說:“你不行!”哥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弟弟說:“不行,因為你不會把活當成自己家的事幹。”哥哥急了,罵弟弟:“你真是傻帽兒,又不是你的公司,幹嗎總是要想著公司呢!”

幾年後,小托馬斯已經成了一家公司的總裁,而他哥哥卻還在碼頭上替人縫補篷布。這是以工作態度使然,弟弟做事以公司為出發點,想公司之所想;而哥哥呢,缺失責任心,隻急自己的小利益。

小王是一家大型滑雪娛樂公司的普通修理工。一天夜裏,小王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這時,他看到造雪機噴出的不是雪而是水,憑著以往的工作經驗,小王知道,這是造雪機的水泵開關出了問題。

在不負責任的人看來,這又不是他小王的班,他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不管不顧,但小王並沒有這麼做,他沒告訴值班的修理工,而是急忙跑到水泵坑邊。用手電筒一照,情況十分危急,坑裏的水已經快漫到了動力電源的開關口,若不趕快采取措施,將會發生動力電纜短路。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將會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甚至可能傷及許多人的性命。

一想到這些,小王顧不得個人的安危,毅然跳入冰冷的水泵坑中,控製住了水泵閥門,防止了水的漫延。隨後,他又絞盡腦汁,把坑裏的水排幹,重新啟動造雪機。當同事們聞訊趕來幫忙時,小王已經把問題處理妥當,但由於長時間在冷水中工作,他已經凍得走不動路了。聞訊趕來的老總派人連夜把小王送入醫院,才使他轉危為安……

小王奮不顧身的所作所為,源於他對公司的責任感。在小王的心裏,危急時分,首先想到的是公司,視公司的利益高於一切;情急之時,首先考慮的也是公司,急公司之所急。這樣的員工,必將成為公司的稀缺資源。

對於員工來說,公司就是第二個“家”。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技術工人,身在同一公司,就有責任為公司做出自己的貢獻,有責任為這個“家”而努力。道理很簡單,隻有公司發展了,才能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才能更好地改善員工的物質精神生活。因此,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的職業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危急時分,首先想到的應是公司,視公司的利益高於一切;情急之時,首先考慮的也應是公司,急公司之所急。這樣的員工,必將成為公司的稀缺資源。

10.與公司同舟共濟

公司的發展意味著每個員工的發展。公司和員工之間是“唇齒相依、榮辱與共、命運相連”的關係。二者如同坐一條船,彼此相互依存、同舟共濟!

對於每個員工而言,公司不但提供了自己生存的資本,還提供了成長和發展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公司給了你培養各種能力、積累各種經驗的機會。這些對於你的個人成長,實現你的個人價值,都是非常寶貴的。你隻有勤奮努力地工作,才能不辜負公司對你的厚望。

真正明智的員工,懂得隻有依賴公司這個最好的舞台,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為自己開創一片天地。真正成功的人,總是與公司休戚與共,與公司共同發展。他們明白公司的發展與自身的成長是息息相關的,公司的存亡與自己的命運是緊緊聯係在一起的。為公司貢獻才智的同時,更是為自己的成長積蓄力量,為自己的增值努力!

2003年,小金和小陳畢業後一起去了沿海地區,同被一家軟件公司招入麾下,他們的工作是負責研發某種辦公軟件。坦率地說,這家公司規模很小很小,連同老板在內才七八個人。注冊資金不過區區的10萬元,剛夠法律規定的底線數額。

可是,這同學倆進入公司後才知道,恐怕這10萬元注冊資金都是“注水”了的,因為辦公條件實在太簡陋:一間廢棄的地下室,陰暗、潮濕、黴臭;天不下雨,天花板總在漏“雨”,電腦上都要罩著紙板;連個廁所也沒有……

環境雖然如此惡劣,但公司產品好像很有市場前景,不過,資金的瓶頸隨時都可能將美好的夢想化為泡影。最致命的是,沒有自己的品牌,於是隻好賒銷給客戶,致使貨款遲遲收不回來,經營性資金頻頻告急,好多時候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按時發放。說句實話,這樣的公司與那些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很難競爭。

3個月後,小陳信心動搖了,勸同窗的小金也不要幹了。小陳說:“世界上有的是好公司,幹嗎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股份?老板連他自己都無法自保,哪裏還有股份給你?”當初,兩人之所以願意去,一是背井離鄉,急於安身;二是因為老板許諾給他們股份。

其實,老板比他倆大不了幾歲,長得一副書生模樣,為人態度很誠懇。看到老板每天沒日沒夜地奔波和勞碌,兩人又不忍心開口說離去。誰不知道創業的艱辛!老板也是迫不得已。幾天後,小金過生日,老板在自己家裏為他設宴,並親自下廚做飯還說了很多抱歉的話,讓小陳和小金都不忍心走了。他們終於咬咬牙決定留下來,與老板一起創業。

幾年後,經過無數次市場風雨的打磨,他們公司的產品終於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意外的收獲和獎賞往往隻屬於那些堅持不懈的人。公司就是每個員工的船,能和公司一起乘風破浪、駛向彼岸的船員,能和老板風雨同舟的員工,必然能夠得到不同尋常的收獲。

為公司效力、為自己奮鬥,兩者實際上是相得益彰的,隻有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能締造公司與自己的共同輝煌。那些將個人私利淩駕於一切之上、無視公司大局的人,絕不會受到公司歡迎,這樣的人根本不可能獲得事業的成功。

作為一名公司員工,不能視自己為局外人,不但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而且隻要是關係到公司大局的事,就不能置身事外。要知道,對公司的發展而言,每個崗位都不能少。每個員工都應該全力以赴,成為確保公司順利前進的推動者,而不要做一個阻礙公司前進的人;否則,你非但不能與公司一起前進,反而會成為大浪淘沙後的落敗者。

東芝公司董事長土光敏夫對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為了事業的人請來,為了工資的人請走。”他認為:“能夠因為事業的價值聚集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業做大,即使當公司麵臨困境時,這些人也會和公司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有個年輕人,在他剛來到房地產公司的時候,公司經營一直都很好。當時,公司拿下了幾塊很有升值潛力的地皮,預計樓盤能給公司帶來極為可觀的利潤。不料,情況突變。半年後,公司因決策失誤,這幾個項目完全陷入了停滯狀態。發展前景暗淡,外欠款數目驚人,銀行不再給予貸款支持,資金鏈驟然斷裂。

見狀,許多人都另謀工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公司員工所剩無幾。隻有這個青年不願離去,當有公司高薪聘請他時,他說:“公司經營好的時候,給了我許多。現在,公司有了困難,我要與公司共渡難關。隻要公司還存在一天,我就要努力挽救公司!”老板也曾歉疚地問:“你為什麼要留下來?”青年微微一笑:“我既然選擇了這裏,就應該與公司同舟共濟、風雨共度!”

後來,老板多方求援,想盡一切辦法,終於得到某大集團的注資,成為這家集團的下屬公司,公司又重新地運轉起來。老板心裏清楚,危急時刻能夠與公司風雨同舟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人才。此後,在老板與青年的共同努力下,這家房地產公司發展得不錯。

如今,這個青年已經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他不僅實現了與公司同舟共濟的誓言,也因此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獲得了輝煌的人生事業!

公司需要很多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但更需要能與公司同患難的員工。要知道,員工與公司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正所謂“公司興我興,公司亡我亡!”因此,但凡公司的員工,都必須時刻心係公司的興衰,關注公司的發展,與公司共進退,將自己全部的才智和熱情融入公司之中。

當公司順利發展的時候,員工應該竭盡全力以推動公司更上一層樓,這自不必說。當公司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是為了公司,還是為了自己,你絕不能坐視不理。此時此刻,你要為公司獻計獻策,全力地排憂解難,用你的聰明才智與公司共渡難關。你這樣做,不僅是責任、義務,更是你的權利;不但有利於公司,更使你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隻要每個員工都做到與公司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公司就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也隻有這樣,才有每位員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隻有在公司這個大平台上不懈地奮鬥,你才能擁有員工自己的事業!隻有締造了公司的成功,你才能有自己的成功!

公司的發展意味著每個員工的發展。公司和員工之間是“唇齒相依、榮辱與共、命運相連”的關係。二者如同坐一條船,彼此相互依存、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