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王五,已是擁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經理,仍在遠程教育網上進修與業務相關的課程。趙六跟王五說,他想給王五做個助手:“朋友嘛,總有個照顧!”王五說:“來幹可以,我這裏同樣也隻問效益和貢獻,沒有朋友和照顧,要拿得出真才實學,到哪兒都會得到承認。光靠朋友和照顧,是對你以及我公司的失職,是永遠靠不住的。”
學習的機會無所不在,各種環境都有學習的機會。學校教育僅僅提供學習機會的一部分,學習場所更不是隻有學校而已。家庭、社區、企業等各種各樣環境與機構,都是終生學習機會的一環。記住: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學習過程中,即便是資質平庸的人,隻要用心專一,假以時日,必有所成;相反,那些自恃天資聰穎的人,如果心浮氣躁,用心不專,隻會辜負上天的厚愛,終究一事無成。
5.擠時間充電,才不會落伍
在老板看來,如果你是剛入公司的新人,勤於學習是必要的,因為有太多的專業技能、工作技巧、企業文化、人際關係等,有待你去熟悉知曉;如果你已是公司“資深”的員工,也不可以倚老賣老、妄自尊大,否則後生小輩很容易趕上你。
台灣知名音樂人黃舒駿在這方麵就感受很深,他說:“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舊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麵對推陳出新的唱片市場,唯有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不被拋出軌道,“我是個容易憂慮的人,每天都覺得自己不行了”,這樣的憂慮是進步的動力。
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職業專家指出,現在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須5年就會變成低薪。未來社會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知識就是力量”,持續的學習才是你百戰百勝的利器。尤其自感力不從心的時候,不斷學習是一條捷徑。
惠普公司CEO卡莉·費奧莉納女士,從秘書崗位開始職業生涯。她是如何提升自我價值,一步步走向成功,並最終從男性主導的權力世界中脫穎而出的呢?答案就是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
卡莉·費奧莉納曾經學過法律、曆史和哲學,但這些都不是她最終成為CEO的必要條件。她並非技術出身,要想在惠普這樣一個以技術著稱的大公司立足發展,她隻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才能夠達到。
卡莉·費奧莉納說:“不斷學習是一個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這裏說的不斷學習,是在工作中不斷總結過去的經驗,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變化,不斷體會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在惠普,不隻是CEO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公司有鼓勵員工學習的機製:每過一段時間,員工們就會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對方和公司的動態,了解業界的最新動向。這些小事情,是能保證員工們緊跟時代、在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的好辦法。”
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就能提高自己的實際能力。作為一個員工,不論處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任何時候都不能停歇,要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你的知識對於你所服務的公司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好好監督自己,別讓你的技能落在了時代的後頭。
當然,在工作中學習,不一定非要脫離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如果你想學習,在工作實踐中學也是一樣的;隻要用心,你就能學好。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隨時都能發現值得學習的東西,而這正是最有用的、最適合你工作的學習內容。
有的人對待工作,持一種錯誤的態度:“看似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東西,學它幹嗎,又用不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職場生涯上是沒有“一路綠燈”的通行證,充電是必需的。
曾經有人說,21世紀就業的3大基本技能是外語、計算機和汽車駕駛。這或許說得“邪乎”了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這三樣技能你樣樣精通,那就是好工作找你多一些,而不是你忙著去找好工作。所以,如今大街小巷的電腦培訓、外語學習班個個滿座,駕校也異常火暴。不過,也不要跟著別人瞎起哄,你最好選擇有實用價值、有針對性的技能去學習。
充電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的,閱讀報章雜誌、與同事探討、向有經驗者請教……都是你充電的過程。
“知識就是力量”,持續地學習才是你百戰百勝的利器。尤其自感力不從心的時候,不斷學習是一條捷徑。
6.專業過硬:努力學習的目標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技能過硬,是所有員工的立足之本。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據權威部門統計,中國已經有近1900種職業,並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每個企業對那些擁有專業技能、掌握精湛技術的人才求賢若渴。企業對員工的專業要求更加精湛,舊的專業技能不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專業技能。
除了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崗位技能、豐富的工作經驗外,具備高新專業水準將是競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專業資格認證、職場閱曆、知識水平、新潮觀念等因素都在影響一個人的職位和薪水,誰掌握了新的專業技能,誰就掌握了競爭的金鑰匙,用來開啟高薪、高職的大門。
富士通公司招聘的人員統一的要求是專業性,但專業性與專業背景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專業性是指對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應聘者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而專業背景可能指的是應聘者是否在大學裏曾經學過這一專業。相對而言,公司更在乎應聘者是否具有專業性,而不是他的專業背景。對於設計開發人員和非設計開發人員,公司均同樣強調應聘者精於此道,有發展的雄厚基礎和廣闊前景。
分工的精細化發展,要求每個在職人員工作必須要有“精業”精神,必須在某個領域具備一技之長,正如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所說:“一切價值都是由專業服務創造的。”當今企業裏,所缺少的並不是那種空而全的管理型人才,而是那些在某個領域有特別高的專業技能的人才。
一位思想家也曾經說過:“如果你能真正製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的確,在職場中,作為員工,有一技之長本身就說明個人素質及職業素質上超過一般人,如果能夠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就可以成為公司的骨幹,甚至成為老板們的得力助手。就價值而言,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含金量最高,是公司蓬勃發展的最大依托。
美國福特公司的一台機器某一次發生故障,各方人士檢查了3個月,竟然束手無策,最後無奈請來了德國著名工程師斯坦門茨。他經過研究和計算,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說:“打開電機,把畫線處線圈減去16圈。”照此做了,一切恢複正常。福特公司問要多少酬金,他說要1萬美元。人們驚呆了——畫一條線竟然要這麼高的價錢!斯坦門茨坦然地說:“畫一條線值1美元,知道在哪個地方畫線值9999美元。”這就是專業技能帶來的可觀價值。
作為一名員工,要想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自己的專業技能上有過硬的本領,這樣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並受到同事的欽佩,從而奠定自己業務骨幹的地位,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洛克菲勒最初在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曆,又沒有技術,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最枯燥的工序。每天,洛克菲勒看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罐蓋轉一圈,再看著焊接好的罐蓋被傳送帶移走。半個月後,洛克菲勒忍無可忍,他找到主管請求改換其他工種,但被主管拒絕了。沒有辦法,洛克菲勒隻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這個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說。
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實際隻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經過反複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改進出了“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1滴焊接劑。就這1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了幾百萬美元的開支。
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做得足夠好,自然有利於抗衡同類的競爭,免於慘遭淘汰的境遇,還會獲得豐厚的回報。洛克菲勒就是憑借不斷完善的專業技能逐步成為了世界石油大王。他所具有的善於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把工作流程和專業技能完美化的精神與能力,是他為自己的人生打開成功之門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員工不能適應本職工作,就是因為他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與工作要求不相符。對於這一點,解決的辦法就是:在本職工作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工作技能。這要求每一名員工除了要有堅強的毅力外,還須掌握科學的方法和具有足夠的自信心。
總之,精湛地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是員工的本分,也是最為企業看重的員工所應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員工要把“精業”作為學習的目標,不斷激勵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在工作中追求盡善盡美,從而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之中,讓自己脫穎而出,成就更輝煌的事業。
把“專業過硬”作為學習的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工作中追求盡善盡美,從而在職場競爭中,讓自己脫穎而出,成就輝煌的事業。
7.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在一個單位,你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應當精通它,掌握所有的業務技能,力爭比其他人都精業。在工作上,如果你是個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業務,你便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你也就握住了成功的“上方寶劍”。
《飛向成功》有個寓言故事,很值得一提。動物大家族創辦了一所學校。開學那天,來了許多動物“小朋友”,有小雞、小鴨、小鳥,還有小兔子、小山羊、小鬆鼠等。而學校為“小朋友”開設了5門功課——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當老師宣布當天上跑步課時,小兔子興奮得跳了起來,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再看看其他動物“小朋友”,有拉著臉的,有撅著嘴的。放學後,小兔子回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太棒了,我特別愛上學!”
第二天,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學校。老師說,今天上遊泳課,小鴨子興奮得一頭紮進了水裏。天生害怕水,更不會遊泳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動物“小朋友”更沒了招。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第五天是跳舞課,以後幾天發生的情況,你都猜到了,學校裏的每一天課程,動物“小朋友”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這個寓言的寓意深遠,它詮釋了一個很通俗的道理,那就是“不能讓豬去唱歌,讓免子學遊泳”。若要成功,小兔子就應跑步,小鴨子就該遊泳。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主要是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
很多人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為什麼卻遠遠落後於他人?不要疑惑,也不要抱怨,而應該先問問自己:
——是否真的走在前進的道路上?
——是否像畫家仔細研究畫布一樣,仔細研究過職業領域的各個問題?
——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麵,或者為了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是否認真閱讀過專業方麵的書籍?
——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
如果你對這4個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麼,這就是你無法取勝的原因。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確的,那麼就大膽而盡職地去做;如果它是錯誤的,幹脆別動手!
要想成為公司中的權威人物,要學會自我施壓,把工作中的壓力轉變成學習的動力。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個毛手毛腳的新手,那第二年、第三年呢?要想成為“老資格”,非得主動加壓不可。
如果你擅長寫作,初到報社,你或許隻能做做校對或者給讀者回信的工作,但隨著上司對你工作的認可,為什麼不寫些報道,朝記者的方向發展呢?情況熟了,版麵廣了,為什麼不以版麵編輯的職責來嚴格要求自己呢?主動施壓,任何努力都有回報,或許在你默默地“表現自己”的時候,你的上司已在一旁微笑著注意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