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積極主動,武裝到牙齒(3 / 3)

李強自己這樣介紹說:“剛為老板工作時,我就注意到,下班後大夥兒都回家了,隻有老板一人仍然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才離去。為此,我下班後也主動留在公司裏。是的,確實沒有人要求我這麼做,但我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在老板需要時為他提供一些幫助……工作時,老板常會找文件、打印材料,以前這些事都是他自己去做。很快,他就發現我時刻在等待他的吩咐,以後逐漸養成召喚我的習慣。”

老板為何會養成召喚李強的習慣呢?原因就在於,李強主動留在公司裏,使老板隨時能夠看見他,並能隨時隨地為他服務。那麼,李強這樣做,能得到回報嗎?也許不能馬上得到,但他獲得了更多的展示機會,使自己受到老板的青睞,最終獲得了晉升的機會。

把“分外”事當做自己的事,你的初衷也許並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但其結果往往是獲得的更多——也許將來的某一天,你的老板會把一封升職信放到你的桌子上。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盡力去做一些分外的事,而不能像木偶戲中的木偶那樣,領導怎麼指令就怎麼動。一位成功企業家說:“除非你願意在工作中超過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則你便不具備在高層工作的能力。”

社會在進步,公司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會隨之擴大。不要總拿“這不是我分內的事”來推脫責任。麵對“分外”的工作時,不妨伸出你的手,並將這作為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機遇、一個鍛煉的機會。

一般而論,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成功的基石。而在做分內事的同時,再做點分外事,你更會贏得領導的青睞。

8.不要“拖延”要“落實”

富蘭克林有句名言:“不要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但是在工作中,人們卻經常看到一些人做事拖拖拉拉,總是在唱《明日歌》,上級老板交代的事情,他們總是推三阻四,不到“大事臨頭”絕不肯動手去做,這種人是最讓老板討厭的。當今老板重視的是工作效率高,而且絕不拖拉的那種人。

人們經常發現,浪費時間最多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看上去最刻苦、每天工作時間最長的人。他們看起來似乎很忙,但沒什麼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老板的信任,甚至還有可能丟掉手中的飯碗。

從許多方麵來看,羅伯特·第爾是個部門經理,他與雇員的關係相處得很好,但同事們發現,他那拖拉的習慣常常叫人受不了。即使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他也總是拖到明天。他的兩個下屬有時在辦公室外埋怨說:“他知道的那點事誰不知道,本來應該做決定了,可這家夥又讓我們重新幹一遍!”

第爾不是天生的優柔寡斷,隻是他養成了一種總是把事情拖到明天的習慣,特別是他遇到不高興的事時更是如此。他把這種壞習慣帶到了辦公室,工作效率自然不會高。其實,我們應該把事情分出主次先後、輕重緩急,不能夠什麼事情都拖,等待時機的到來。第爾把報告、書信和文件都堆在桌子上,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東西究竟在這裏放多長時間了。他這種拖拉的習慣終於讓他倒黴了,因為,老板要他看的信件,他卻遲了一周才給。結果,這下算是“太歲頭上動土”,被新任總裁給解雇掉了。

拖延意味著你總是被昨天的事情牽著鼻子走,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去做,其實是在為你自己“攢活兒”,你會覺得明天總是那麼忙。今天能幹的事就今天幹,今天是最可靠的、最寶貴的,絕不能拖延到明天!

有諺語說:“拖延是時間的盜賊。”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青睞,那你必須克服拖延這一毛病,振作起精神,從現在開始。

辦事拖拉是許多年輕白領常見的毛病。“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要想不荒廢歲月,幹出一番事業,就要克服拖拉這個習慣,讓你的老板看見你幹練的一麵。

拖延者一方麵夢想仙境中的玫瑰園,另一方麵又忽略窗外盛開的玫瑰。昨天已成為曆史,明天僅是幻想,現實的玫瑰就是“今天”。拖延所浪費的正是這寶貴的“今天”。這樣,他們的生活必然陷入焦慮,自以為“臨時突擊是完成任務的妙法”,結果,時間壓力給人帶來一個又一個的焦慮,天天在著急上火中生活。

那麼,如何向上級展現你改變拖延的決心呢?如何讓老板知道你是一個高效率的員工呢?在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僅供參考的建議:

(1)把大塊任務切割成小塊。善於化大為小,難題就好解決了。出成績的人大都懂得這種方法的價值。例如:你想寫一本200頁的書稿,每天寫1頁,不到7個月就可完成。想一下寫完,隻能被目標本身嚇倒。有了艱巨的任務,第一步分解它,化成一係列小任務,再一個接一個地完成。

(2)分析利弊。對目標有意識地加以分析,看看盡快實踐有什麼好處,拖延有什麼壞處,這對下定決心立即著手很有督促作用。

(3)立即動手。你的庭院該打掃了嗎?現在就去找工具。得交報告嗎?馬上拿出紙列上幾個要點。你要勒令自己,絕不拖延,有事及早幹。

(4)向人保證。提出保證,限定時間完成任務,會使人產生一種有益的焦慮和時間緊迫感,這會有效地克服拖延的壞習慣。

(5)每天做結算。“明天即在眼前,學會把每一天當做禮品來對待。”每天起床前要決心過好今天,還準備讓明天過得更好。把時間看做財富,你就不會再拖延了。

(6)要有實施的勇氣。勇氣是克服怯懦、付諸實施的能力。潛力之所以沒發揮出來,是因為自己限製了自己,突破膽怯的限製,就能充分發揮潛力。

最後,最好每天早晨問問自己:“我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今天打算把它解決到什麼程度?該做哪些事?”不要忘記,克服了拖延的習慣,你就會跑在時間的前頭。

有諺語說:“拖延是時間的盜賊。”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青睞,那你必須克服拖延這一毛病,振作起精神,從現在開始!

9.消極怠工,不如積極麵對

作為公司的員工,有時難免會有情緒,但不應該消極怠工。從長遠來看,還是應該認真對待工作。因為,當員工不認真工作時,領導就會認為你是不稱職的,那麼,要如何才能讓領導滿意呢?

柴田和子被稱為日本的“銷售女神”,從事推銷保險工作並不是她最初的本意。

那時,她的孩子還小,她對保險銷售並沒什麼好感,再說她有一技之長,還不至於走上賣保險的地步。因此,就拒絕了保險業務員的工作,但當招聘官知道柴田和子有打字及珠算證書時,就對她說:“公司也正在招聘事務員,如果你對業務員不感興趣的話,可以來公司做事務員,月薪可能為10萬日元。”

柴田和子聽後非常興奮,不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每月還能拿10萬日元的工資,這對她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因為,按照當時的工資標準,月薪10萬日元可以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待遇了,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也不過三四萬日元。

柴田和子欣然參加了麵試。結果,公司以保險業務員的名義錄用了她,並聲稱:“你可以隻做會計工作,主要是企業年金及團體定期保險的計算。”這項工作對柴田和子來說,是很簡單的,於是她決定去這家公司上班。

然而,讓柴田和子沒有想到的是,公司壓根兒就沒有什麼會計工作,而且公司還通知她參加業務員的初級考試。直到這時她才明白,這是一個“騙局”,公司招聘的隻是保險業務員。該怎麼辦呢?是毅然離開這家公司,還是繼續留下,做這份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

對於很大部分人來說,他們可能會先責問公司,然後氣憤地離開公司,另找一份新的工作;或者是暫時留下,很不情願幹工作,每天牢騷滿腹。那麼,柴田和子是怎麼做的呢?

柴田和子經過短暫的思考,認為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與其消極地工作,不如正確地麵對現實——“既來之,則安之”,把推銷保險變成自己喜歡的工作,並為之努力。

正是持有了這個信念,她才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日本保險銷售史上的一個奇跡,成為保險銷售界的“銷售女神”。

這個例子給了我們啟示:工作之中,因種種原因產生一些情緒在所難免,但我們不能因此消極怠工,而更應當積極地工作。

事實上,消極怠工有百害而無一利!古人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消極怠工必然吃虧,唯有積極付出才會有回報。

10.積極工作,貴在始終如一

成功往往要持續地付出時間和精力。有的人付出了,也獲得了成功,但他們卻因為眼前的一點點成績而找不著北了,在欣喜之餘停止了努力,結果,已到手的勝利又悄然地溜走了。這不僅造成了失敗,還白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阿迪達斯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製鞋廠。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把一個小小的製鞋廠發展成鞋業製造大公司,並成為奧運會的指定用品。20世紀50年代後期,70%~80%的運動員都穿著阿迪達斯生產的運動鞋,直至70年代,阿迪達斯公司仍被看做是不可超越的。

他的成功與積極工作是分不開的。阿迪達斯先生除了處理公司的各種事務之處,還經常親自外出考察市場。在每次外出時,他總是要求員工為他準備很多的資料,以利用在路上的空閑時間閱讀它們。

有一次,阿迪達斯先生去英國考察市場,可火車延誤了將近3個小時,他便拿出手頭的文件,悉心地翻閱,並不時地在上麵做記錄。直到檢票時,他才不得不收起這些文件,旁邊的一位年輕人笑著說:“你真是一個好員工,在公司裏你一定會讓老板滿意的!”

阿迪達斯先生笑著說:“我在做我的事,哪管老板不老板啊!”

“你與老板的關係不好嗎?”年輕人又問。

“好,很好,我們就如同一個人似的。”年輕人對他的話不太明白,“那你是老板的親屬或是兒子?”

阿迪達斯有些忍俊不止,隻好說:“我就是老板!”

如果你也像阿迪達斯先生那樣,在出差的時間裏都能夠忘我地工作,必然會得到領導的讚賞。阿迪達斯貴為老板,還在如此積極地工作著,也正因為如此,才創造了公司的輝煌,也改變了自己的形象。可是,一旦停止下來,那將會怎樣呢?

公司業務繁多,生產經營規模不斷地擴大,這正是阿迪達斯先生繼續積極工作、努力付出的時候,但這時的他讓成績衝昏了頭腦,變得有些懶散了,不像先前那樣主動地工作,能拖就拖,實在沒辦法了才去解決。原來,經常外出考察市場的習慣也不複存在了。這造成了外部信息的堵塞,生產效率也急劇地下降。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人熱衷於運動,運動鞋的銷量驟然大增。當眾多的美國人相中阿迪達斯運動鞋時,它們卻供貨不足。這時,世界上的製鞋廠像雨後春筍般出現了。這本是它們充分施展的好機會,可是此時的阿迪達斯先生不願主動去了解市場信息,嚴重錯估了市場需求與競爭對手的實力,犯下了致命性的錯誤,其市場份額被其他廠商占據了。

如果阿迪達斯先生能像以前那樣,堅持積極地工作,那“煮熟的鴨子”就不會輕易飛走了。我們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工作主動積極,為公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可是,他們卻因此而翹了“尾巴”,認為是公司的功臣,對待工作的態度也不如從前那樣積極主動,在領導眼中所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也因此化為烏有,本來能夠升遷或加薪的,領導也不得不重新考慮。

社會上,很多人的確有本事,但就是不能夠始終如一。久而久之,領導必不敢委以重任,隻能交給他一些平庸的工作。這就是很多人碌碌一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