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積極主動,武裝到牙齒(1 / 3)

積極主動是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具備的一種正確心態。對待工作也是如此,那些積極主動的員工,同事們樂意與之交往,老板和領導格外喜歡他們。

1.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職場上,你的能力不見得低,可是,若你永遠等著上司安排任務,就會處在“不挪不走”的狀態。沒有哪個老板喜歡這樣的員工,真正有“職商”、升遷迅速的員工,是絕不會這麼做的。

在現代社會,雖然聽命行事的能力相當重要,但員工的主動精神更應受到重視。許多公司都努力把員工培養成積極主動的人。不過,有些人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在工作中不太熱情,往往被動地應付工作。他們遵守紀律、循規蹈矩,能夠機械地完成任務,但缺乏創造性、主動性精神。

而那些主動積極的員工,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並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示超乎尋常的工作表現。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有個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職員。他外出住店,總要在登記簿的簽名下方,再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的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他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當洛克菲勒卸任時,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署名下方再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洛克菲勒並沒有給他交代這樣的任務,但阿基勃特卻主動地做了。也許在阿基勃特看來,身為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員,職位無論高低,自己都有為公司聲譽盡責的義務。

和阿基勃特一樣,大凡具有主動精神的人,有些事老板不必交代,他心中都明白——這就是“我要做”的。

幾年前,某公司一同雇了兩個年輕人,兩人的底薪最初是一樣的。可是,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名叫李四的小夥子扶搖直上,而那個叫張三的人卻仍在原地踏步。

張三耿耿於懷,覺得老板很不公平。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跑到老板那裏發牢騷。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李四之間的差別。

“張三”,老板開口說話了,“你到早市上去一趟,看看今天早上都有什麼貨?”

張三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今天早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張三趕快又跑到早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無奈,張三又一次跑到集市上問價格。

“好吧。”老板對張三說,“現在請你坐下,不要吱聲,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李四很快就從早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每公斤1.8元,質量很不錯。”李四還帶回來兩個土豆,讓老板看看。

他又告訴老板說,昨天那個農民的西紅柿賣得很快,據說庫存已不多了。“我想,如此便宜的西紅柿您肯定想購進一些,所以我不僅帶回了兩個西紅柿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叫了過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著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張三,說:“你現在肯定知道為什麼李四的工資比你高了吧?”張三啞然無語。

工作需要主動性。主動的員工,將獲得更多的獎賞和回報。無論是“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還是向老板彙報菜市信息,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但都要求員工具備一種“我要做”的主動態度,都需要一種力求把工作做好、對自己使命負責的責任精神。

我們看到,像張三那樣的員工,隻會做老板交代的事。有時,連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大打折扣,在一再地催促下才能勉強做好。這種被動的工作態度,自然會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一再被催促的工作,也未必能夠做好。

沒有人會告訴你做事情的方方麵麵,這就需要你主動去思考。在主動工作的背後,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熱情、責任感、想象力和創造力。當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發展規劃和你的工作職責,你就能預知該做些什麼,並且立刻著手去做,不必等到老板交代。

大凡具有主動精神的人,有些事老板不必交代,因為他心中都明白——這就是“我要做”的。

2.主動:職場中的重要法則

積極主動地麵對工作,你才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即使你麵對的是毫無挑戰、毫無興趣的工作,隻要你足夠地積極和主動,最終你依然會得到回報。

詹姆斯是個毛紡織品批發商。他手下有個雜工,名叫喬瑟夫。喬瑟夫每天早早地來到辦公室,在大家到來之前,他已經把整個辦公室打掃得幹幹淨淨了。公司裏有位董事罹患腸胃病,喬瑟夫白天就來回給他送熱水。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年輕而又瘦小的喬瑟夫主動請纓,想做一名業務員,公司同意了他的請求。

那個冬天,公司所在地突降暴風雪。業務員大都在快到中午時才姍姍來到辦公室,他們圍坐在火爐旁盡情地聊著這場罕見的暴風雪。

下午四點半,大門打開了,冒著寒冷刺骨的北風,晃著幾乎凍僵了身軀,喬瑟夫走進了辦公室。“是董事先生來上班啦!”正在火爐旁烤火的幾個業務員挖苦地說道。

“我把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喬瑟夫說,“像這樣的暴風雪,競爭對手也少,我應該更加積極一些,所以給客戶們看了不少的樣本,我今天得到了43份訂單。”

老板知道此事後,非常滿意,立即給喬瑟夫轉了正——他成了正式的業務員,工資隨即也提高了。因為喬瑟夫的努力與堅持,後來他成為了世界上知名的地產商人。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你積極主動地去做。而事實上,公司中也有很多好的職位在等待著你,關鍵是看你工作積極不積極、主動不主動。

伊萊恩·趙曾是美國聯合航運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8歲那年,她從台灣來到美國。由於她不會講英語,她就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每個字都抄了下來,回家後讓爸爸再給予指導,並加以消化。在她16歲時,她的英語已經講得很流利了,在班上的成績也名列前茅。盡管爸爸希望她姊妹倆好好念書,但在那年暑假,她還是去了一家法律事務所做圖書館員助理。

上班的第一天,爸爸陪她去事務所,並對她說道:“積極主動工作,多學些本領!”

無論是接電話,還是幫助讀者挑選書,她都積極且富有耐心。在請求館員幫忙前,她總是盡自己所能去做。她主動而勤奮地工作,總搶在別人請求或吩咐之前行動。暑假過去了,事務所主任希望她明年暑假再去幫忙,她也高興地應允了。

成功的機會總是在尋找那些能積極主動去工作的人,老板和上司也同樣在尋找這樣的人,並以實際的表現來犒賞他們。

絕大部分領導都鍾愛那些主動的人,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把“主動性”當成首要法則。

3.把“立即執行”當成座右銘

從事每一項工作,不論是做營銷、搞研發抑或是創作,都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來執行。

企業主管在聘用重要職位的人員時,都會先考慮下麵這些問題,然後才決定是否錄用:他願不願意做?他會不會堅持把事情做徹底?他能否獨當一麵,自己設法解決困難?他是不是有始無終、光說不做的那類人?

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設法了解那個人是不是立刻執行計劃的實幹能手。

我們知道,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實執行並且持續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因為,前者會貫徹始終,後者卻前功盡棄了。

曼爾登先生是個了不起的商人,他是白手起家的。他時常說:“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話,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我現在就去執行,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執行”。

想不想寫信給一個朋友?如果想,現在就寫。有沒有想到一個對於生意大有幫助的計劃?如果想到了,就馬上去執行。時時刻刻記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執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為了避免“萬事俱備以後才開始行動”,這裏有幾個建議可以作為參考:

(1)要預料種種困難

因為每一個冒險都會帶來許多風險、困難與變化。假設你從美國芝加哥開車到舊金山,一定要等到“沒有交通堵塞、汽車性能沒有任何問題、沒有惡劣天氣、沒有任何類似意外”之後才出發,那麼你什麼時候才出發呢?你永遠走不了的。當你計劃到舊金山時,先在地圖上選好行車路線,檢查一下車況,盡量排除意外的隱患。這些都是出發前需要做的事情,但是仍無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

(2)發生困難時,要勇敢地麵對現實

成功的人物並不是行動前就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遭遇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克服。不管從事工商業,還是解決婚姻問題或其他任何活動,一遇到麻煩就要想辦法處理,正像遇到橋梁時就跨過去一樣自然。

我們無論如何也買不到萬無一失的保險,隻有下定決心去實行你的計劃。

(3)馬上就開始行動

幾年前,有個很有才氣的教授想寫一本傳記,專門研究“幾十年以前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人物的逸事”。這個主題又有趣又少見,真是很誘人。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筆又很生動,這個計劃注定會替他贏得很大的成就、名譽與財富。

一年過後,有人碰到他時無意中提到他那本書,問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

實際上,他根本就沒寫,他猶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慮怎麼解釋才好。最後,他說自己太忙了,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任務先要完成,所以自然沒有時間寫了。

他這麼辯解,其實就是要把這個計劃埋進墳墓裏。他找出各種消極的理由,他已經想到寫書多麼累人,所以不想找麻煩,事情還沒做就已經想到失敗的借口了。

每天都有幾千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取消或埋葬掉,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你現在如果想到了一個好的構想,就請立刻去執行。

現實生活中,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當老板給了你某項工作後,你就應該抓住工作的實質,當機立斷、立刻行動,隻有這樣,成功才會最大限度地垂青於你。

很多時候,你如果立即進入工作的狀態,會驚訝地發現,如果拿浪費在“萬事俱備”上的時間和精力處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綽綽有餘。而且,許多事情你如果立即動手去做,就會感到快樂、有趣,加大成功的幾率。一旦延遲,愚蠢地去滿足“萬事俱備”這一先行條件,不但辛苦加倍,還會失去應有的樂趣。

比如說,一個藝術家行走在路上時,某種靈感如同閃電般閃現在他的腦海裏。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執筆,把那個靈感畫在紙上,必定會有意外收獲。可是,這個藝術家一定要等回到了畫室,展開了畫布,調好了顏料後,才執筆捕捉。結果,待一切就緒後,無論他再怎麼苦苦思索,美好的靈感火花卻早已模糊,難覓其蹤了。

難怪有人譏諷地評判做事奢求“萬事俱備”的人,是最容易被失敗俘虜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講,“萬事俱備”還是個“竊賊”,它會竊取你寶貴的時間和機遇,讓你的工作不能迅速、準確、及時地完成,從而毀掉你成功的機會。

你如果希望自己能以“積極者”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發芽,那麼就趕快鞭策自己擺脫“萬事俱備”的桎梏,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隻有“立即執行”,才能挾製“萬事俱備”的“第三隻手”,把你從“萬事俱備”的陷阱中拯救出來。

一旦你成為做事迅捷的人,你也就成為老板心中的一塊“寶”。因為,對於凡事立即行動的人,老板在布置工作之餘,無須再辛苦地鞭策督促。